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1093)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不过就孙露本人来说,她是打心底里不愿意让女儿在18岁以前下嫁的。此刻为了平复女儿青春期的迷惑,她当下关切地低声询问了句道:“怎么了?觉得不舒服吗?”

“不是的,母亲。华儿没事。”杨念华咬着嘴唇摇了摇头。

“没事就好。那就让群臣见识一下朕的小公主最迷人的装容吧。”孙露柔声鼓励道。

其实杨念华至今还没有正式受封为公主。但这并不影响她拥有做一个公主的自觉。如果说这个时代大家闺秀的标准还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话,那作为中华帝国的公主,杨念华便身负着树立新闺秀典范、展示皇家仁慈风范的任务。为此她需要在祖父病危时陪伴左右。需要代表皇家出席京畿附近的公益活动,需要在百姓面前展现最具亲和力的笑容。这可能是她往后一生都将致力于的工作。于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杨念华随即抬起了头,脸上又恢复了先前的自信与端庄。

相比已然摆正心理位置的杨念华,同样进入青春期的杨禹轩却似乎总有着无尽的烦恼。三年守丧过后,杨禹轩再一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军校以完成他所剩余的课程。由于在守丧期间他并没有就此荒废相关的学业,因此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过后,而今的杨禹轩依旧被安排在了他之前的所在的那个班级。只不过相比当初刚进军校时来说,他对参军的兴致削弱了不少。当然这并不是说杨禹轩对军人这份职业不在敬慕了。而是在经过了这三年来的连续变故之后,年少的皇子对世事的看法也发生了诸多改变。

最初少年希望能成为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就能驰骋沙场开疆拓土。但当他的父亲被仇人杀死之后,他却只能待在若大的皇宫里等待从前方传来的零星战报。无论是他的母亲,还是他的老师都告戒他作为一个君王不能轻易地以身犯险,之后少年的祖父病危了,茫然的少年看着身边的大人们来来往往繁忙异常,却不知自己为何要突然改口称“祖父”为“外祖父”。直到身边的梅太傅循循善诱地向他解释什么是帝王之术,少年才明白原来在刀光剑影的沙场之外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如果这才是一个君王毕生都将奋斗的战场,那自己现在不是应该留在宫里向梅太傅他们学习治国御臣之术呢?

“殿下,明天要是交不出策论的话,教官可又要责怪了。”望着连续半个时辰都在朝窗外发呆却连一个字都没写的杨禹轩,一旁与他同住在一个寝室的陈虞尹不由善意地提醒道。陈虞尹乃是现任国会议长陈邦彦的么子。虽是庶出却是极受其父亲的宠爱。不过他本人倒是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原因而染上胯瓠子弟的不良习气。在他人的眼中这位拥有小麦色皮肤的少年总能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

“哦。”好不容易从石化状态恢复过来的杨禹轩努了努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反正在前方指挥千军万马的有军部的将军们,在后方运筹帷幄的有军务部的参谋们。至于我嘛,只要待在后方摇旗呐喊为前方将士加油鼓劲就行了。所以这东西写了又有什么用呢?”

听完杨禹轩如此一通“歪理邪说”,陈虞尹不禁为之气极。这也难怪通常情况下身为皇长子的杨禹轩总是给人以少年老成的感觉。却惟独在陈虞尹面前会表现出他那不羁的另一面。不过这一次陈虞尹可没有附和好友的意思。却见他表情严肃地进言道:“殿下,虽说为君者不能轻易以身犯险,但也总该懂得兵法才行。否则日后怎能调后谴将呢?”

“虞尹不要那么严肃嘛。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打仗的时候将军在前方,君主在后方。对于敌情、地形、我方士气等等因素自然是在前言打仗的将军比在后方坐镇的君王要清楚得多。试想两军对垒是多么凶险的一件事,在后方的君王若是在这种重要时刻对前方作战的将领指手画脚,这不是在存心捣乱吗。”杨禹轩理直气壮地说道。

杨禹轩的这番解释其实只说了一半而已。依照他从那些老夫子们偷偷私夹的“帝王专业课”上所学,一个君王在这种时候根本不应该去考虑具体如何作战,而是该盘算如何控制前方的将领。因为如何替君王打仗是臣子们的职责。而如何保住皇位及皇家的江山则是一个皇帝的职责。特别是在得胜之后怎样将属于臣子的功绩拦在自己身上,怎样防备臣子持才傲物,怎样削弱将军们在军队里的威信等等诸如此类的策略都是一个英明君主的必修之课。然而杨禹轩的天性终究纯良,再加之其年纪尚小,对于这些集中华“国粹”于一身的“黑厚”之学还不能全盘接受。因此就算心里清楚老夫子们的教导都是为了防止日后武将专权。杨禹轩还是不愿意去考虑那些在人背后使绊子的龌龊手段。

于是在发表完一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的大道理之后,杨禹轩随即便神色一凛,对着陈虞尹认真地说道:“虞尹,你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像韩信那样国士无双的大将军啊。因为我只相信虞尹你一个。如果是将帝国的军队交给虞尹你来指挥的话,那我就能放心的在京师静候佳音了。”

“殿……殿下……”被杨禹轩突然这么一请求的陈虞尹先是楞在了那里。随即在想明白之后,他当即便激动不已地向杨禹轩深深地做了个揖道:“殿下放心,虞尹在此对天发誓,他日殿下若有差遣,虞尹定效犬马之劳!”

眼见陈虞尹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地发了誓,杨禹轩在欣慰之余却也随即狡诘地一笑道:“其实不用等到他日,虞尹你现在就帮我把这篇策论给搞定吧。想两三个不同的作战方案对虞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吧?”

“殿下……你好诈啊。”

第342节 写策论皇子找枪手 剿土匪军部遣参军

拗不过杨禹轩的陈虞尹最终还是一人分饰两角写了两篇不同作战风格的策论交了上去,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两份策论竟在三天后竟被摆放在了军部的会议桌上。而此刻环座四周的除了有陆军尚书张家玉元帅、军务尚书甄旭升元帅之外,还有包括帝国陆军学院副院长黄得功元帅、京畿防务提督的杨魁中将、御林军总指挥使王芸花中将,以及暂时在京师享受闲职待遇的李耀斗上将、吴三桂上将等人。总之除了陪同女皇前往汤山的李虎上将,京畿中将以上级别的将领算是齐聚了一堂,至于开会的原因嘛,却同陈虞尹所接受的作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来这一次军校教官布置下来的作业并非简单的模拟作战,而是根据帝国目前在东北发生的一桩真实事件而设定的。众所周知为了东北是帝国目前最为重要的移民基地之一,为了让来自中原的移民适应当地严酷的生存环境,亦是出于压制当地原著部落的目的,总之朝廷一直以来对东北的枪械管理都持松懈甚至鼓励的态度。然而光有枪支并不足以保护移民们的人身安全。于是很快就有移民或是以宗族为单位,或是以同乡为条件在白山黑水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个武装堡垒。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堡垒山庄之中固然有遵纪守法配合朝廷不断扩张的良民,却也同样有持械割据不把地方衙门放在眼里的刁民,更有直接占山为王的马贼土匪。

上一篇: 石缝花开 下一篇: 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