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358)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这点请孙首相放心。我李淏在此可对天发誓,今日所谈之事若有半点泄露,天打雷劈之。”李淏连忙举手发誓道。

面对李淏信誓旦旦的模样,孙露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好,我相信世子的信誉。就让我们携手击败共同的敌人吧!”

眼见着最重要的共识已经达成,俩人有客气的寒暄一番后终于结束了这次秘密的会面。在范例送走李淏之后,孙露忽然朝身后的书架喊道:“你们几个可以出来了。”

孙露的话音刚落,从书架后的密室里立刻就走出了五个人。他们分别是萧云、陈邦彦、沈犹龙、陈子壮以及阎尔梅。原来这五人作为孙露最贴身的亲信幕僚一直便躲藏在书房后的密室之内。刚才孙露与李淏的谈话这几人当然是听得清清楚楚。却见此时的孙露正悠然的坐在太师品着龙井问道:“刚才的谈话你们都听到了。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回首相大人,看来这朝鲜世子是有备而来的。朝鲜人的野心不小啊。”陈子壮想了一下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老,你就干脆点说朝鲜人想要辽东吧。”如此直言不讳的话语当然是出自我们的萧参谋长。或许在他看来已经是明摆的事就不必再遮掩了。

“萧将军,言重了吧。那朝鲜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如何敢有这样的野心?”沈犹龙皱着眉头问道。

“沈大人,根据军情处目前所掌握的朝鲜情况以及今日朝鲜世子李淏的话语。我们可以分析出朝鲜这次对辽东是有企图的。”萧云点头拿出一份报告递给众人道。这份报告上详细的记述了李朝这两年的扩军情况。众人在传阅了一番后也纷纷点头起来。却听萧云继续补充道:“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李朝趁着清军与我军交战的这几年中迅速扩军。光是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就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并全部改编为骑兵。另在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这样的扩军或许在我们看来规模并不大。但对于朝鲜这样一个小国来说实属不易。”

“恩,萧参谋长你们参谋部功课做得不错啊。”孙露一边点头赞扬着一边将报告一合问道:“若是没有朝鲜的出兵对我军这次的行动会有何影响?”

“回首相大人,无论朝鲜出兵与否,也无论朝鲜是帮助我军还是拖累我军。对于我们这次的振虎行动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萧云严肃而又自信的回答道。对于这次的行动萧云与他的参谋部已经花了数年时间做准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到地理气候环境,小到士兵个人可能出现的不适他们都做了充分的预计。朝鲜当然也被作为一个不安定因素计算入了计划之中。

“既然首相大人已经预计到朝鲜人不可靠,刚才又为何要将我军的计划告知李淏呢?万一那李淏中途变化将消息透露给满清怎么办?”沈犹龙不解的问道。刚才在密室中听到孙露与李淏的谈话,他还真以为孙露会同朝鲜人合作呢。虽然孙露若是真这么做其他人也会表示赞同的。但听众人这么一分析他不由的又担心起来。

“我想首相大人是想混淆视听吧。无论我军是否真的会在山海关登陆,都够朝鲜人忙一阵子的了。就算是让清军知道了这消息,我想多尔衮还要先考虑一下朝鲜人的可信性。”五人中身份最低的阎尔梅微笑着分析道:“至于同李朝结盟也是为了先稳住高丽人。省得他们整日在背后上窜下跳的。”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阎先生啊。”孙露苦笑着感叹道:“不过就象萧参谋长所说的无论李朝这次会采取什么举措。我军依然会按照事先的计划进行下去。记住要做到以‘我军’为住。要让高丽人、清军都围着我们的进程转。陈大人,萧参谋长这次计划的后勤保障就拜托二位了。”

“是,首相!”萧云、陈邦彦齐声领命道。

“另外一旦战事全面爆发,那朝中的局势还要继续拜托几位大人支持。”孙露想了想又有些无奈的说道。不可否认她现在手中若是有十分劲道的话。那有五分是花在朝堂之上的,另有二分是花在商会上的,最后三分才是花在军事上的。

众人当然也知道隆武朝目前的情况。可以说他们现在同孙露是一条船上,荣辱与共的人。凭借着各自在朝野军政中特殊的地位,暗自与孙露一同撑起了现在的隆武朝。却听此时的阎尔梅突然向孙露问道:“首相大人,您真的象您刚才所说只想做周公吗?”

第37节 理想与野心

“首相大人,您真的象您刚才所说只想做周公吗?”

阎尔梅的问题就象是平静的湖面上投如的石子一般让整个书房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他无疑问出了在场所有人一直深埋在心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首脑孙露自身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定位。无论是不把朱明皇室放在眼里的萧云和阎尔梅,还是对皇帝仍存有尊敬的陈邦彦,亦或是久经宦场沉浮的沈犹龙和陈子壮,都清楚着将是他们无可回避的核心问题。

最初隆武朝建立时极不稳定的状态,使得各方势力将眼前的这个女子推上了权利的顶峰。就当时看来由隆武内阁挟天子把持朝政是最稳妥的办法。就算期间隆武朝实行的种种“离经叛道”的变革措施,甚至还被北方士林污蔑为了“南夷”。对此陈子壮、陈邦彦等人一直是用儒家的“三世说”中“据乱世”的理论来解释新的变法。并极力鼓吹周公伊尹的典故来为孙露目前的摄政实质套上合法的外衣。就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南方士林也都平静地接受了隆武朝的种种变革。

可在场的众人心里更清楚这个国家完成统一只是时间问题。统一后的明朝一切又会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即按照儒家三世说的说法就是由“据乱世”转入“升平世”。时局一但稳定下来以前种种的改革措施必定会再次遭到评击。孙露以及隆武内阁的地位也将同时遭到质疑。因为乱世迟早是要结束的,就象周公迟早也是要还政的。可惜孙露和她的追随者都不是周公。他们都清楚自己这四年多来的所作所为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容忍的。就算他们有从异族手中挽救国家民族的功绩都不一定能保证他们自己的将来。至于唯一釜底抽薪的办法众人也都是心知肚明。如今便看孙露自己是怎么个想法了。

面对着众人复杂而又期盼的目光,孙露也是矛盾异常。若说自己没有起过做皇帝的念头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她始终在心底里对皇权和独裁有着强烈的抵触感。经过多年的实践孙露也明白了要在这个时代推翻现有皇帝,只会再造一个更强势的皇帝。因此当初的孙露选择了以内阁首相的身份来架空削弱皇权。如今看来朱明皇室也确实被架空得差不多了。然而孙露自己却成了另一个强势的“影子皇帝”,成了一个真正的独裁者。是为了生存选择自己的野心,还是为了理想选择自己的原则。孙露发现这个问题她自己都很难回答。

上一篇: 石缝花开 下一篇: 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