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423)
夏完淳的命令让伊尔德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他知道一旦自己摘下头巾那一切也都就完了。正当他迟疑之机,夏完淳却更加步步逼近的盘问道:“怎么?不敢摘吗?还是另有原因?”
眼看着夏完淳步步紧逼,伊尔德心中不禁大急。再也顾不得太多的他豁然拔出火枪直指夏完淳。说来迟,那时快,反应极快的夏完淳顾不得其他也猛地扑了上去。“嘭”地一声枪响划破了天际。一阵硝烟过后众人才发现夏完淳已和伊尔德扭打在地了。见此情形周围的明军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当下便有四、五个战士翻身下马同夏完淳一起将伊尔德给扭获了。而一旁的袁世泽连忙赶上前关切的检查起夏完淳的伤口来:“完淳,你没事吧。打中哪儿了?”
“我没事啊。”一身是土的夏完淳满不在乎的爬了起来,拍了拍衣服后这才发现军服的衣角上赫然多了一个大窟窿。显然是刚才伊尔德的杰作。
眼看夏完淳毫发无伤,虚惊一场的袁世泽不由捶了他一拳大笑道:“你小子,还真是命大啊。”
“嘿,嘿,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夏完淳扰了扰头憨笑道。其实自己想来刚才的情景也是一阵后怕。不过第一次抓俘虏的兴奋早就掩盖了他心中的后怕。只见夏完淳一个箭步上去一把就扯下了伊尔德头上的布巾,得意洋洋的说道:“小鬼,以后偷马也要看看主人。这马屁股后面还留着军马的烙印呢。”
“说!你究竟是什么人!”眼看着伊尔德脑门上的青皮以及那根粗大的辫子,袁世泽脸色一沉厉声呵斥道。不过已经被五花大绑的伊尔德倒也硬气得很。他狠狠地瞪了夏完淳一眼,朝地上吐了口血痰后,就死活不肯开口了。
于是抱定了死也不开口的伊尔德很快就被带进了封丘城。在城中的衙门大堂上,端坐着三个将军,一个文官。其中坐在正中央的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女将军?难道她就是哪个孙露吗?心中打着鼓的伊尔德忍不住又偷偷多瞥了几眼哪个女将军。很快地押送他进大堂的夏完淳就证实了他的猜测。却见夏完淳将伊尔德猛地一推喝道:“快跪下!这可是大明首相护国公殿下的御前!”
接着,夏完淳又将其他几位将领和文官一一介绍了一遍。几乎每个人的名字对伊尔德来说都是如雷贯耳。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威严、魄力和锐气都足以压倒伊尔德。可他却始终没有跪下。因为,他看到了另一个人。那人虽然垂手站在孙露的背后,似乎并不显眼。但伊尔德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那人便是博洛。身为大清皇族却投靠南贼陷害自己的族人。还在南朝给南蛮子做起了走狗。自己当然不能向这样的人渣叛徒下跪,伊尔德在心中傲然的想到。
面对伊尔德恶狠狠的目光博洛似乎是习以为常了。他并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反应来。反倒是一旁的夏完淳眼见自己的俘虏这么不听话。当下气急败坏的他用力地压着伊尔德的头呵斥道:“可恶!你还不跪下!”
或许是看着一个小鬼硬压另一个小鬼下跪的模样有些滑稽。堂上坐着的七师师长姚金率先开口道:“小鬼,你如果不想下跪的话,那也没关系,先报上名来吧!还是你的名字如果被知道的话会很丢脸呢?”
姚金的这招“激将法”果然奏效,伊尔德立刻就不服气的开口道:“当然不是!在下瓜尔佳伊尔德,是正白旗的梅勒额真。”
“梅勒额真?还真看不出来呢。那么说你是从济南城脱逃出来的咯。你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你是逃兵?”姚金故计重施着问道。
然而这一次伊尔德却闭紧了嘴巴,任由姚金怎样盘问,他都闭口不言。末了拿他没办法的姚金只好苦笑着朝身后的博洛说道:“博洛将军,看来这事还是要麻烦你了。毕竟满人和满人好沟通些。”
可姚金此话一出,底下的伊尔德立刻象是受了极大刺激一般大声喝道:“他根本就不配做旗人!我和他没什么好说的。博洛,你干脆就杀了我吧!就象以前你杀其他族人那样。”
紧接着伊尔德又用满语在大堂上冲着博洛嚷嚷起来。在场众人虽没几个懂满语,但通过伊尔德激动的神情,以及博洛白得发青的脸色。众人也都能猜到他在说些什么。伊尔德至始至终的强硬表现也确实让在场的众人佩服不已。特别是夏完淳,此刻也不由地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俘虏来。
不错,站在明军的立场上来看博洛或许算是个识时务的弃暗投明之人。对于夏完淳来说博洛也是个不错的教官。但站在伊尔德等满人的立场来说博洛无疑就是个可耻的叛徒。说他是满奸亦不为过。说实话,夏完淳对伊尔德所表现出的气节还是挺佩服的。如果今天被俘的人换做是自己。自己在面对死亡时是会象博洛那样做个识时务的人呢?还是象伊尔德大义凛然地斥责敌人呢?夏完淳忍不住在心中这样扪心自问起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自己会选择大声斥责敌人与汉奸。因为这不单单关系到个人的气节与荣辱,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尊严。那自己应该鄙视作为自己教官的博洛吗?如果不这样,难道还要去同情投降满清的那些汉奸?从小就被教育“非黑即白”的夏完淳越想越迷糊起来。他那原本闪亮的眼眸也蒙上了迷茫的眼神。
最后,夏完淳还是从先前接受的思想课中找到了一丝平衡。无论是军校的教官、还是教导团的监军都不曾一次的教育他,大明是个文明的国家。而满清是叛逆、侵略者、野蛮人。满人背叛了大明,之后入关更是想让天下的百姓做他们的奴隶。大明与建州叛逆的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对于这些言论夏完淳从未怀疑过。深受儒家教育的他从小就被告知北方的夷狄,不知文化和礼节,只是以武力自夸,喜欢破坏和杀戮。因此他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想的。而到了军校之后夏完淳又被灌输了新的论调。那就是大明作为文明的典范,天朝上国,就该以自己的文明去教化四夷。让那些夷人接受我中华的礼仪教化。至于拒绝接受教化的夷人,那就是无可救药的野蛮人。他们野蛮、愚蠢、爱杀戮破坏。五胡闹中华、靖康之耻、以及后来的蒙古入侵都是野蛮人强加给中华汉家的耻辱和伤害。将这些野蛮人从肉体上消灭,保护中原文明世界不受侵害,是大明帝国军人神圣的职责。
这种论调虽然被不少士大夫嗤之以鼻,但在夏完淳这样的年轻士子中却极有市场。博洛是接受了中华教化的夷人。而伊尔德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只是傻傻的忠于他的主子罢了。这样的解释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简单而又明了。因此夏完淳心立刻就释然了。他不由又看了伊尔德,心想此人本质还算不错,若能接受教化就好咯。
就在夏完淳胡思乱想之际,一直没有出声的孙露突然开口道:“小鬼,是多铎派你来找多尔衮求援的吧。因为济南城已经快守不住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