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542)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教授,请问什么是肥人?”听得有些迷糊的杨绍清赶忙插嘴问道。

“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期,包括羊毛商、丝绸商、呢绒场主、毛皮商、银钱商、律师、医生等7个大行会,人称‘肥人’。铁匠、泥瓦匠、鞋匠等手工业者组成的14个小行会,人称‘瘦人’。1293年,佛罗伦萨执政贝拉,颁布《正义法规》,规定由大行会代表7人和小行会代表2人组成的长老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其首领名为正义旗手,同时又是城市自卫军指挥官。但实际上执政团完全操纵在七大肥人行会手中,代表雇佣工人的瘦人行会被完全被排斥在政权之外。垄断银行业的美第奇家族就是七大行会中的元老。”被打断了即兴演讲的博雷利教授,只好从头解释道。

“哦,原来佛罗伦萨共和国是由行会负责治理国政的。”杨绍清恍然大悟着点头道。这种情况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孙露经营的杨氏家族也像美第奇家族一样,通过对商会的控制,进而从军从政,最后夺取整个国家的政权。

“可以这么说吧。但并不是行会毁了共和国。而是那些控制行会的肥人贵族们的派系争斗毁了共和国。从13世纪起意大利各个共和城邦中的派系争斗就从未停歇过。这些派系最终合并成了两派,即吉伯林党和归尔甫党。佛罗伦萨共和国也一样。你瞧见那些高耸的塔楼了吗?”博雷利教授突然指着窗外那一座座高耸的塔楼,意味深长的说道:“每一座塔楼都代表了一个家族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望。这些家族间的内斗几乎持续不断。他们毁灭了共和国的公共秩序、生命和财产。最终,美第奇家族将西班牙人引了进来,共和国也就此灭亡了。”

博雷利教授说到这里眉宇间露出了无限的伤感与悲愤。不仅仅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意大利半岛上的众多城市共和国,也因同样的原因一一覆灭了。它们要么失去了作为自治政府的独立性,要么丧失了它们的公民自由,屈服于当地的君主。可他却没有注意到,此时杨绍清的神色也是颇为感慨的。

博雷利教授对佛罗伦萨共和国党派内斗的描述,让杨绍清不自觉地就想到了明朝的“党争”。同样是发生在统治阶层的内斗,同样造成了国家国力的衰亡。佛罗伦萨共和国最终因为外族的入侵而覆灭。可如果没有孙露的介入,明帝国不也是为满人所灭了吗?杨绍清忽然发现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派系争斗。难道只有通过一个强势的统治者,通过肃清国内一切不同的声音,才能解决派系内斗问题吗。这个答案显然是不能让杨绍清接受,也不符合孙露对于后世政体发展的描述。于是他又不甘心的向博雷利教授问道:“难道意大利半岛上所有的共和国最终都因派系争斗覆灭了吗?”

“不,自由的火焰是不会被暴君的专制给轻易浇灭的。”博雷利教授斩钉截铁地说道:“在意大利的泻湖地区,有一个拥有将近千年历史,至今仍繁荣强盛的共和国。她就是欧洲共和制的神话——威尼斯共和国。”

第20节 访水城使团受款待设晚宴众商求财路

威尼斯共和国是一座建立在亚得里亚海西北端的泻湖中的100多个小而地的岛屿之上的水城。在300多年后的人们眼中,它只不过是意大利一个并不重要的小城市,主要是作为旅游圣地而广为人知。正因为如此,威尼斯城在孙露心目中的地位,远远比不上作为文艺复兴摇篮的佛罗伦萨城。所从一开始,这座在地图上并不起眼的城市小国,就没有被列入中国使团主要造访的国家名单之中。然而在欧洲大型的民族国家兴起之前,威尼斯共和国却是欧洲最富庶的城市国家和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主。它在宪政方面取得的成绩,不仅是同一时期佛罗伦萨等其他意大利城市国家难以匹敌的。更是对后世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宪政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公元687年威尼斯产生了第一任总督,建立共和国。建国初期隶属于拜占廷帝国。并在10世纪末获得独立,成为富庶的商业共和国。十字军东侵期间,威尼斯巩固了在东方和爱琴沿岸的地位,并乘机吞并拜占廷的大片领土,包括克里特岛、伯罗奔尼撒西南部及爱琴海上的许多岛屿。1298……1382年,同热那亚共和国间连续进行4次海战,击败这一贸易竞争对手,成为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强国,进入全盛时期。然而自15世纪末起,随着好望角航线的开通,威尼斯对东方贸易的垄断被打破了。之后美洲的发现以及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荷兰的海运发展改变了商业路线,更是对其经济给予了重创。甚至这些年地处北海的荷兰和英国也向威尼斯对地中海贸易的统治地位发起了挑战。可饶是如此,威尼斯并没有立即开始衰落。17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依旧是地中海最繁荣的国家,“威尼斯神话”仍被欧洲各国的学者们津津乐道。

幸运的是,孙露虽然忽略了这个西方宪政史上的“神话”,但在博雷利教授的提醒下,杨绍清还是意识到了,威尼斯共和国或许正是他所要探寻的那个共和制的典范国家。于是在佛罗伦萨停留了三天之后,中国使团便马不停蹄的前去造访这个马可波罗的故乡了。当然威尼斯城再怎么繁华都不可能与同一时期中国的扬州、杭州、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提并论。可打从中国使团望见威尼斯城的第一眼起,就被这座充满传奇的城市给深深吸引住了。

任何一支由海路进入威尼斯大运河的舰队,首先望见矗立在城市最显眼处的标志性建筑物,既不是大教堂,也不是华丽的宫殿,而是一座象征商业主权的海关。这在欧洲的其他城市是十分少见的。但商业化并不代表威尼斯人就市侩、粗鲁。基于职业的必要,威尼斯人是格外有文化和能算计的人民。他们并不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样认为只有学者和“绅士”才应具有这种才能。教育的普及,带动的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使团很快就发现虽然威尼斯的贸易是如此的繁忙,但整个城市看上却依然井然有序。城中建筑古朴而又整洁,纵横的水道中小船刚朵拉有序地穿梭着。这种情景让使团几个来自苏杭的官员感到特别的亲切。无论是在河道上,还是在街道上,每一个行人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友好而又有彬彬有礼。甚至就连那些为他们搬运物品的搬运工看上都十分很有礼貌。

威尼斯城如此政通人和的景象,让使团的士大夫们感触颇深。他们从未想到过一个以商立国、没有皇帝的国家,竟然能如此民风纯朴。特别是顾炎武,他在中国时虽也鼓励发展商业,但对国家商业化后可能带来的道德沦丧却始终是忧心忡忡。可眼前威尼斯的情况似乎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于商业和商人的评述。难道是圣人说错了?还是威尼斯人本就性情淳良?亦或是威尼斯人有着什么特殊的法子来维持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国家?满心的疑问让使团的每一个成员对威尼斯城都充满着好奇。这也是顾炎武等人到欧洲之后第一次有了想要主动与欧洲人接触的冲动。

上一篇: 石缝花开 下一篇: 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