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抉择(873)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显然并不像李海想象中的那般简单。却见龚紫轩苦笑了一下向李海解释道:“元帅有所不知。奥斯曼人这次的封港可不比以往。以往那些都是当地土邦主的小大小闹。花些钱疏通疏通,或是派支舰队威吓一下,事情很快就能解决。但这次却有情报显示封港的命令来自奥斯曼国的上层。且封港的数量极多,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可见此举乃是奥斯曼方面早有预谋的计划。就目前从南洋传来的报告显示。我朝的船队已无法进入红海了。”
听龚紫轩这么一说,李海的神色也跟着凝重起来。却见他思略了一下赶紧追问道:“那荷兰呢?荷兰人的船队目前在印度洋受阻了吗?”
“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回复来看,荷兰船只也被奥斯曼人拒之门外断了航线。因此殖民司已会同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此这次的封港事件先行与奥斯曼帝国进行交涉。不过对方至今未给我方答复。”龚紫轩如实回答道。
“这奥斯曼帝国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陈邦彦皱起了眉头道。
“可能是某些刁民为了一己似欲惹脑了当地的朝廷吧。”外务尚书李启新揣测道。这些年来外务部已经不止一次与殖民司出面处理过相似的外交纠纷。只不过凭着职业上的敏感李启新隐约觉得这次的事闹得不小。
“若是这样的话。不如就调派一支舰队与荷兰海军直接前往奥斯曼国协同殖民司处理此事吧。”李海跟着建议道。
“这舰队暂时还是不用派了吧。殖民司的官员与荷兰方面的代表眼下已经抵达伊斯坦布尔。究竟是何原由,等他们此行结束自会有个结论。贸然出兵恐有不妥。毕竟奥斯曼国乃是西域一大国。非其他蛮夷小国可以比拟。”龚紫轩断然否决道。
“好了,奥斯曼方面的事那就照龚卿家的意思去办。至于朝鲜的问题,朕想要一个更为详细的计划。黄卿家你可将自己的意图告知军部一同商讨。”孙露总结性地布置下任务后,便回头向张家玉问道:“张卿家,目前倭国的战事进行得怎样了?”
“回陛下,李将军率部于五月二十日顺利攻克纪伊半岛的尾鹫,并顺势与幕府军会师一同北上解救大坂。倭国叛军摄于我军军威闻风而散,目前大坂之围已解。”张家玉简要地报告道。
听闻大坂解围,孙露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道:“没想到李耀斗还会敲山震虎这一招。”
第213节 御书房紫轩析局势 午门外郑森求面圣
内阁会议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方才结束,除了倭国的战况,孙露在后半截会议中再也没提起过任何有关军事的问题。然而在例会结束后她却又派人将龚紫轩给招了回来。眼见女皇单独召见自己,龚紫轩心知刚才会议上的事儿还不算完。于是尚不等女皇开口询问他便主动上前道:“陛下招臣前来可是为奥斯曼封港一事?”
“卿家既知朕的心意,那就如实告诉朕印度洋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孙露开门见山地询问道。
“回陛下,殖民司所掌握的情况臣刚才在内阁的例会上均已如实禀奏。只不过臣个对此事还有一些个人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龚紫轩小心翼翼地说道。
“卿家旦说无妨。”孙露爽快地答应道。
“是陛下,那臣就有什么说什么了。”龚紫轩必恭必敬地向女皇坦言道:“陛下,臣去年在南洋之时曾得到消息称奥斯曼国的宰相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了英国特使。后来臣听闻贤亲王遇刺的噩耗便随镇海公一起赶回了中原。对这事也没有继续追查下去。却不想才过了半年多就从印度洋上传来了奥斯曼封港的消息。臣以为这两件事之间存在着莫大的联系。”
“恩,英国特使去奥斯曼的事朕之前也听镇海公提起过。他当时也曾提醒过朕,要朕留心奥斯曼与英国方面的动向。如此说来卿家也发现了这两国暗中勾结的蛛丝马迹?”孙露点头询问道。其实她在听到龚紫轩报告奥斯曼帝国封港的消息时,脑中便已反映出了那日陈家明向她谈及的相关情况。再加上龚紫轩刚才又一反常态地否决让海军舰队随行的建议,更让她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回陛下,臣并没有奥英两国暗中勾结或是证明奥国宰相会晤英国特使与这次封港事件有关的确凿证据。臣刚才所言只是臣个人的推论而已。因此臣才不感贸然地将臣的推论呈给陛下。毕竟奥斯曼帝国是西域大国,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贸然与其交恶并不符合帝国的利益。”龚紫轩老实地回答道。
“那如果事实的真相正如卿家所分析的那样,确实是奥英两国在暗中勾结破坏帝国在印度洋上的航线。卿家不及时将此事向朕禀明。岂不是耽误了大事!”孙露听罢厉声责问道。
“陛下息怒。臣未能在第一时刻将可能预见的危险禀告陛下。确实是臣的是失职。臣请陛下降罪。不过臣以为在这件事上朝廷还是应该谨慎行事。这一来是因为奥斯曼国在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上势力庞大,二来则是由于目前倭国之战的调拨至使帝国在印度洋上的兵力有所削弱。陛下,请恕臣直言,无论奥英两国是否暗中勾结图谋对付帝国,朝廷现在都应该选择隐忍而非在印度洋上另辟战场。一切还是等奥斯曼方面传来确切消息后在做行动的好。”龚紫轩一边向女皇请罪,一边则据理力争道。事实上,在得到奥斯曼封港的消息后,龚紫轩确实做好了向女皇报告的准备。但他却并没打算在内阁会议上当众提出。因为他知道以海军部的性格一旦知晓有这么一个背景,势必会不肯罢休力住开战。
听龚紫轩如此一解释,孙露的不悦之色稍稍缓和了不少。却见她思略了半晌后跟着问道:“那卿家派出的特使不会被奥斯曼人故意扣下吗?那样的话朝廷又怎知印度洋方面的情况。”
“回陛下,臣在离开南洋时就已下令下属严密监视奥斯曼与英国方面的动向。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定期向朝廷汇报。”龚紫轩一个抱拳回答道。在龚紫轩看来这已是他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如果此刻他本人能坐镇南洋情况或许能更好一点。
“那真的就不需要舰队随行吗?”孙露跟着又问了一句。
“臣以为现在最好不要派舰队前往奥斯曼。如果只是普通的外交纠纷,我军舰队为此事欣然前往只会加巨两国之间的误会。毕竟因为埃及的事奥国对我朝早已心生间隙。如果封港事件是奥英的预谋,那两国恐怕事先早已做好了准备下好了套,正等着咱们的舰队前去自投罗网。”龚紫轩一五一十地分析道。
“恩,卿家说得有些道理。朕也明白目前朝廷的兵力财力有些吃紧。不过照卿家的意思,这是在自动放弃朝廷在印度洋的主动权。而朕从来都不习惯被人牵着鼻子走。”孙露沉默了半晌后斩钉截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