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893)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眼看原本异常顽固地倒幕武士突然一批又一批的集体自杀,让原本打算发起最后一击的中华军也纳闷了起来。并很快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李耀斗。其实通过望远镜李耀斗也早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同样觉得难以理解的他不禁回头向身后的倭国翻译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将军,那些武士将战斗视做对自己的信仰殉道。并且排除一切杂念,以成为彻底的战魂为荣。现在既已战败,也只有切腹自尽亦算是一种完满。”倭国翻译神色激昂地回答。若非碍于自己身处中华军阵营,此刻的他或许早已跑到对面倒幕军阵前向那些忠勇的武士献上深深的一鞠躬。

耳听倭国翻译如此回答,又见对面的倭国武士不断地将自己的配刀插入自己的腹部,一种敬畏之情在李耀斗心中油然而生。然而正当他打算下令全军停止进攻,让那些倭国武士完成他们那惨烈的谢幕之时,一旁冷眼观察的监军却上前进言道:“将军,为了不影响将士们的士气,还是请下令进攻吧。”

给监军这么一提醒,李耀斗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周围士兵。却见不少中华军战士的脸上都明显挂着疑惑,甚至敬畏的神色。李耀斗立即就明白了监军的用意。他们此刻进行的是一场有别于中华朝之前任何一次战役的战斗。这场战斗无关国家民族的存亡。也不是在守疆卫土。唯一正当的理由是为女皇陛下报仇。可当这一理由碰到倭人那震撼人心的武士道精神时,却开始有些动摇了。而这种动摇恰恰正是任何侵略军最怕遇到的事。因为患得患失是战斗的障碍,担心伤及无辜也是障碍,而对敌手心存崇敬同样是障碍。李耀斗明白自己必须克服这些障碍。于是他当即便以不屑的口吻下令道:“别让那些倭人再演下去了。全体进攻!”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荷枪实弹的中华军向对面的敌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没有任何矫情,只是简单地重复装弹、射击。当最后一个倭国武士在中华军的枪口下抽搐,中华军的士兵们也就此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无论你的意志有多坚强,无论你是否有神灵护体,在我的枪口下也不过是靶子而已。抱着这样的想法中华军的士兵们迈着轻松的步伐从敌人的尸体上跨了过去。冷兵器时代的武士精神在这一刻被热兵器时代的工具崇拜所代替。

周围的幕府军的见此情形,在惊愕之余,也迅速地从先前对倒幕武士的钦佩变成了对中华军敬畏。对于这样的结果李耀斗当然是满意之极。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从装备上和精神上一同压倒了倭人。

与此同时,毛利纲广战败自尽,残余倒幕武士悉数为中华军所屠的消息亦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后方大本营。在那里刚从战场上被抬下来的德川光国此刻正缠着绷带依靠在病床上。当得知毛利纲广的死讯后,这个亲华派的幕府将军竟然当场就失声痛哭起来。直把周围守护他的医务人员吓得不轻。

正当众人纳闷于他们的主公为何哭泣之时,德川光国的首席幕僚伊藤仁斋缓缓地走进了帐篷。却见他一边示意包括荷兰医师在内众人离开营帐,一边则关切地上前轻声劝慰道:“主公,您请节哀。要是让关白大人知道您在这里为毛利纲广痛哭,恐怕对大人您会有所不利。”

给伊藤仁斋这么一说,德川光国赶忙抹了抹眼泪,长叹一声道:“毛利纲广是个真正的武士。”

“但他的武勇却并不能挽救国家。”眼见四下无人的伊藤仁斋又恢复了神气道:“今天的战斗已经向世人证明,所谓的武士荣誉根本无法战胜拥有犀利武器的华人。所以必须让毛利纲广这样的成为过去。”

“先生的意思是要放弃武士道?”德川光国惊愕道。

“武士道是我大和民族的精髓,当然不能舍弃。但在些国家危亡之际一味地纵容武士胡搞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武士荣誉来自忠诚与武勇。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谁才是他们真正该付出忠诚的人,他们的武勇又该用在什么地方。为了重塑一个团结一致的日本,我们必须扫除挡在我们面前的障碍。”伊藤仁斋颇具深意的说道。

“先生说得是。明白伊藤仁斋意思的德川光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

眼见德川光国接受了自己的想法伊藤仁斋随即又关切地问道:“主公,你的伤没事吧?

“没事。只是擦破了点皮。照你的计划我只让普兰医生为我诊断。”德川光国神色闪烁地说道。

一想到毛利纲广在战场上为自己的信仰玉碎,自己却在这里装伤躲避,德川光国心中不由萌生了羞愧之意。可伊藤仁斋却毫不介意地说道:“好,事情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可就全凭主公您的个人表演了。主公,您可千万要忍住啊。因为您现在所做的事关乎大和民族的存亡。”

第225节 本州岛叛军大撤退 流水宴冯贵指明路

弘武十年农历九月初十,华幕联军于高松全歼毛利纲广所率的倒幕军关西部。此战联军方面死伤5654人。倒幕军方战死二万七千余人,其中包括毛利纲广在内的五千名贵族武士。国有将近三万人马被俘。仅有少数非毛利部的殘兵在战后逃离战场。在高松取得完胜的联军之后又连下福山诸城。并于十日后顺利攻克毛利藩的都城广岛。包括毛利纲广之子吉就、吉广在内的毛利一族被酒井宗胜屠杀殆尽。之后幕府又借此机会在当年关原之战打下的基础上将关西地区各大名下属的领地一并没收,知名度完成了德川幕府对关西地区的集权控制。

与此同时在高松之战中遭受灭顶之灾的倒幕军也已无法在本州岛继续坚持下去。而对如此危难,倒幕军团另一核心人物岛津果断地下领倒幕军全体放弃本州岛退守九谢谢。妄图利用秦津岛在地理上的优势负隅顽抗。面对倒幕派的这一计划,德川幕府自然是寄希望于中华舰队去截这批殘兵败将逃住秦津岛与萨摩部会师。然而中华海军却以天气不利为藉口拒绝了幕府的这一请求。于是在弘武十年农历十月初七,大约有五千名本州岛上的倒幕武士从下关渡海退往秦津岛。而幕府方面虽也出动了十来艘战舰想要对其阻击。怎奈幕府军在海上同样不是倒幕派的对手。在付出五艘战舰的代价后,幕府军也只得无奈地看着“叛匪”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

当北方的征倭之战暂且告一段落之时,中华朝的帝都南京却正在上演一场激烈无比的论战。正如王夫之先前预计的那样,顾炎武最终还是将汾水银行的事通过报纸公诸于众了。由于时值天下士子与各路议员齐聚京师之际,顾炎武的文章一经刊载,就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党派之间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口诸笔伐。不过对于已经经历过四届国会地京量百姓来说,士大夫们之间的这种互相摸黑早就不是什么新奇趣文了。相比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论战,普通百姓对于那些有关议员老爷、官老爷私生活的花边新闻更感兴趣些。

上一篇: 石缝花开 下一篇: 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