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命运的抉择(918)

作者: 黑色柳丁 阅读记录

“是啊。西边的突厥人不就把咱们的船只赶出了港口吗!”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抱怨了一声,立即就引来了其他人的一致附和。出于宣传的原因,中原的许多人都习惯将土耳其人喊做突厥人。这一来是叫着顺口,二来则是在潜意识中提醒国人那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庞大帝国与中国究竟有过什么样的渊源。

“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在西边确实遇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船只被赶出港口,我们的侨民被驱逐出境。而这一切,突厥人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给我们。面对如此野蛮、无理的行径,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吗!”赵志诚加重了话气反问道。

虽然赵志诚的话语十分能蛊惑人心,那些华商也确实在暗地里不止一次抱怨过奥斯曼帝国的无理与傲慢。但真要他们实打实地去对付奥斯曼人,在场的一干人等立刻就全都缩了回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暗中出资的方式让别人为他们出头。这不赵志诚的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周顺就苦着脸向其大叹哭经道:“赵总教头。咱们也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您刚才也说了咱们在海外人单势薄,而朝廷现在又忙着倭国的事,哪儿有时间来管咱们呢。”

“谁说朝廷不管我们了?”赵志诚剑眉一扫,说罢便将身后的那位男子介绍给众人道:“诸位。这位就是朝廷新近派来统领印度洋舰队的郑森郑提督。”

给赵志诚这么一提醒,杨辛荣这才回想起了郑森的身份。说起来,当年皇夫杨韶清从欧洲归国时还曾在安曼停歇过一段时间,杨辛荣便是在那个时候与郑森碰过几次面。但是由于杨辛荣身份卑微当时连同郑大公子说话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加之时日己久,被加勒此海风吹得一身古铜又留起小胡子的郑森在外貌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杨辛荣还是赶忙上前句其致歉道:“下官刚才未曾认出提督,还请提督恕罪。”

“杨大人不必介意。其实本提督也知道自己变老变黑了不少。郑森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打趣的说道。

“提督您真是说笑了。”杨辛荣陪了个笑脸道。但对局势的关心还是压倒了刚开始的尴尬。

却见杨辛荣转了一下眼球,跟着便言归正传地向郑森探问:“不知提督大人您这次驾临安曼可是为了奥斯曼封港一事?”

“不错,本提督这次正是奉女皇陛下之命前来恢复印度洋秩序的。”郑森把头一扬,朝着帝国的方向拱手道。

一听对方是女皇陛下派来的特使,在场的农场主与商贾们哪儿敢造次,刷地一声就通通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着完众人一阵手忙脚乱的叩首谢恩之后,郑森跟着又宣布道:“女皇陛下,要本提督转告诸位,朝廷从来没有放弃过帝国在海外的侨民,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天朝的国民。不过,现在朝廷还处在非常时期,因此在倭国平定之前,朝廷需要诸位恪守帝国国民的义务,为帝国的军队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

“草民等谨遵万岁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括杨辛容与赵志诚在内的一干人等再一次恭敬地叩首道。言辞之间众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须知他们中的不少人前了一刻还在为自己在印度洋的未来忐忑不安,可现在郑森的寥寥数语却让他们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来自女皇的声音。而女皇陛下从来让他们失望过。

接下来的宴席当人是在极其喜庆的气氛中进行的。人们兴高采烈的互相碰杯、道贺,既是在为刚刚到来的新年庆祝,也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好“景气”欢呼。而郑森与赵志诚自然也就成了这场宴会中的主角。日落之后宴会也随之进入了下一个高潮。为了给来参加宴会的宾客们以回家的感觉,商务馆还特地请来戏团为众人演出助兴。虽然台上演的是峥南地区的南戏,可对来自中原各地的游子们来说能看见家乡的布景就已经是莫大的欣慰了。

然而正当人们聚精会神地看戏之时,郑森、赵志诚以及杨辛荣却在人们不注意之时悄然退场了。在商务馆馆长私人的书房内,身为主人的杨辛荣垂手站在底下,与赵志诚一起恭敬地等待坐在案牍后的郑森向其发布进一步的指示。可谁知郑森头一句问的却是一个与军事一点都没关系的问题道:“杨大人,听说这里去年棉花收成不错?”

“回提督,托女皇陛下的福去年一年风调雨顺,所以收成也出奇的好。”杨辛荣如实地回答道。

“哦,那周围的土人没有来骚扰我们的农场吗?”郑森跟着追问道“回提督,全靠赵教头的民团保护,这些年周围的土人已经吧再敢对我们农场有非分之想了。”杨辛荣顺势捧了捧赵志诚道。

“杨大人过奖了。志诚只是克尽职守罢了。再说这当初建立民团也是杨大人一手操办起来的。”赵志诚谦逊的说道。

“好了,两位也不要再互相推搡了。安曼商务馆这些年的成绩朝廷早己知晓,这都是两位一文一武精诚合作的成果。”郑森在夸奖完眼前的两人之后,又转口向赵志诚询问道:“赵总教头,民团现在有多少人马?”

“回提督,加上目前借给加尔各答的一个连,总共有一个营的兵力,五百余人。只要提督一声令下,他们随时都能为朝廷效劳。”赵志诚毫不藏私的抱拳道。

“五百余人。恩,应该是够了吧。”郑森微微点了点头道。随即又回头向杨辛荣问道:“那商务馆现在能征集的可以作战的商船又有多少呢?”

“回提督,目前商务馆管辖下配有十门以上火炮的商船大约有五十余艘。如果提督需要下官这就可以着人前去征集。”杨辛荣跟着回答道。从郑森简短的几句询问之中,他俨然已经感受到了一丝硝烟味。

可谁知,郑森听罢却笑了笑解释道:“两位想必是误会了。在下并没有征调安曼兵力的意思。”

“那提督您的意思是?”杨辛荣与赵志诚面面相觑了一下不解的问道。

“两位应该知道目前奥斯曼帝国封港的事吧?”郑森明知故问道。

“知道啊,提督您不是正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吗?”杨辛荣一头雾水地问道。

“话虽如此,可这次封港的事不单单是奥斯曼方面问题。朝廷怀疑这后头是英国人搞得鬼。”郑森直言不讳地说道。

“英国人?”赵志诚低头思略了一下后,忽然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从阿拉伯海过来的不少商队都说那里突然多了不少英国船只。那提督我们这次要对付的是英国人吗?”

“我们要对付的是一切与帝国做对的人。”郑森一字一顿地说道:“现在印度西海岸的孟买、帕纳吉、卡利卡特等重要海港也在流传着一些对帝国极其不利的流言。想来应该也是英国人在背后搞的鬼。”

“哼,英国人这次竟敢同我们玩阴的!提督咱们非得给英国佬一个狠狠的教训才是!”赵志诚挥舞着拳头说道。

上一篇: 石缝花开 下一篇: 美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