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莞(422)

作者: 予方 阅读记录

户部尚书上折怒告赵秉德纵容家人强抢民女,逞凶斗狠,无法无天,直骂赵家占着救驾有功没将律法放在眼里。

只是一件打人的事情,结果却变成了赵家父子恃宠而骄,罔顾皇上对他们的信任。

如果是以前,赵秉德自然不会担心户部尚书在皇上面前怎么说他,可今时不同往日,慕容家的叛乱才平,赵家和齐家在这次宫变中功劳最大,他什么都不担心,只担心皇上会以为他们赵家真的想成为第二个慕容家或宋家。

他已经很小心翼翼地做人了,结果赵言峰却来了这么一出,根本就是将对付他的理由直接送到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同僚手中。

皇上如此器重他,别的朝臣嫉妒肯定是有的,不知有多少人就等着他们父子出错。

赵老夫人一听赵秉德提到皇上,胸口立刻就不疼了,抬起头吓白了脸,“怎……怎么闹到皇上面前去?皇上不会要砍峰哥儿的头吧。”

“娘,峰哥儿这次如果还跟以前一样,会连累整个赵家上下的。”赵秉德说道。

“那该怎么办?”赵老夫人急忙问道。

赵秉德说,“到李家赔罪,直到他们肯原谅他为止。”

“祖母。”赵言峰不依地看向老夫人。

就算心疼孙子,也不能看着赵家被皇上降罪啊,老夫人点头,“让钰哥儿陪着峰哥儿一起去。”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将老夫人送走了之后,赵夫人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父子,“这才发生没多久的事情,户部尚书这么快就到皇上那儿告状了?你们不是刚去李家吗?”

赵秉德咳了一声,“不这么说,老夫人怎么会善罢甘休。”

“那李大人真的不计较了?”赵夫人给他们父子斟了两杯茶,低声问道。

赵言钰说,“幸好是李大人,不然这件事没那么容易解决,我们已经赔罪了,李大人答应不去报官,但要大哥亲自去道歉。”

“就不知道御史会不会将这事上奏到皇上面前。”赵秉德说。

“你们父子究竟在担心什么?”赵夫人问,“担心皇上将我们赵家当成第二个慕容家吗?还是你们想太多了。”

“只是不想成为风浪尖上的人罢了。”赵秉德说。

实际上,从四皇子这件事他们总算看出皇帝其实是个心狠手辣且多疑的人,这时候是信任器重他们,下一刻呢?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出风头不谋权才是求生之道。

赵言钰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

不出赵秉德所料,果然有御史将赵言峰强抢歌女,打伤李英泰这件事上了折子,直道赵秉德纵容家中子弟在京都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皇上看过奏折,便将折子压了下来,下朝之后,将赵秉德叫去了御书房。

户部尚书李大人也在场,皇上先是当了和事老,然后让赵秉德要好生约束家人的行为,京都处处都有御史的影子,别让家里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又问了赵秉松父子的差事。

虽然问的话都很简单,赵秉德却听得背脊生汗。

皇上的意思他是听出来了,他这是不希望大哥一家子留在京都啊。

是怕赵家会慢慢壮大势力吧。

赵秉德回到家里,叫了赵言钰和赵秉松到书房商议,将皇上的意思说了出来。

“皇上……这是要开始打压赵家了?”赵秉松诧异地问。

虽然不明显,但的确已经有这个风头。

赵秉松忽然就不愿意留在京都当官了,又不是当什么大官,虽然在京都有自己的兄弟,但却要小心翼翼,不可行差踏错,做人多累啊。

说不定一个不小心还会惹祸,最后连累了整个赵家。

赵秉松想通之后,立刻找了借口离开书房,留下赵秉德父子二人。

“父亲,皇上这是有意要让我们暂避风头么?”赵言钰问,在他看来,皇帝是个很精明的人,如今最能依仗的就是他们父子和齐家,赵家和齐家又是姻亲,皇上就算真的要打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赵秉德低声说,“今天瞧着他的脸色,已是灰白。”

所以,在新帝登基之前,皇上不能让任何一方有能力威胁到新帝。

赵言钰理解皇上的做法,“打压,然后再提拔,皇上就算病了,脑子也不糊涂。”

“都是为了太子。”赵秉德说。

“父亲,明日我上折子,跟皇上要求外放吧。”赵言钰说。

皇上其实最希望他们成为孤臣吧。

……

……

不管皇上的想法是不是和他们猜的一样,赵言钰都不想伯父一家留在京都,特别是大堂哥赵言峰,先不说他的性格会给赵家带来祸事,就他看到阿莞的时候那个眼神,赵言钰都好几次忍不住想动手了。

还好赵言峰自小对赵言钰这个堂弟很忌惮,知道惹怒赵言钰有什么下场,所以并不敢对齐莞有任何越矩的行为。

赵秉松带着长子去给户部尚书赔罪,同时说明是那个歌伶自己愿意跟赵言峰回去的,并不是他强抢。

户部尚书的儿子李英泰一听自己多管闲事反而遭罪,只是长叹一声,道人心难测,他分明见到那个姑娘泪眼婆娑,怎么就是自己愿意的呢?

而本有心要替儿子出口气的户部尚书却不知听到说明风声,竟接受了赵言峰的道歉。

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过不了几天,赵秉松就带着一家子离开了京都。

赵老夫人本来不想离开,但见赵夫人连一句留她的话都没有,还主动替她安排了路上的各种需要,一时气极,便跟着长子离开了。

“……听说李源是个瑕疵必报的人,怎么这次就轻易放过伯父一家了?”赵家终于又安静下拉,齐莞跟赵言钰用过晚膳后在院子里散步消食,便说起了这件事。

“皇上既然将这件事压了下来,李源如果再揪着不放,那就是不给皇上面子了。”赵言钰说道。

齐莞皱眉,“你真的要求皇上让你外放?”

“我和父亲只有一个能留在京都,皇上的打压未必是真的打压,只是想替六皇子留住臣子的心。”赵言钰忽然道。

现在皇上打压赵家,将来六皇子倚重赵家,赵言钰自然会对六皇子感激在心,忠心耿耿,皇上想得真够长远的。

“那你想外放去哪里?”齐莞问道。

赵言钰嘴角掠起一个高深莫测的笑纹,“南越城。”

……

……

齐莞第二天去了齐家找齐老太爷。

在上一世,齐老太爷此时早已经不在世上,能够活到现在,都是齐莞时刻盯着他戒酒,还时不时过去扶脉。

自从那件事后,齐老太爷更是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除了老国舅偶尔上门来陪他下棋钓鱼,老太爷几乎都不见其他客人了。

虽然想要来拜见他的人很多。

不少人在那件事中,察觉到齐家的圣眷依旧,根本不像表面看到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