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断簪记(415)+番外

作者: 清水慢文 阅读记录

贺云鸿舌头还肿得塞满口腔,最不能吃东西,见了就皱眉。雨石急忙说:“公子呀!真得都吃了呀!孤独大侠说了,要是浪费了一点点,公子的运气就没了!”

贺云鸿瞪了他一眼,雨石有些胆怯,小声解释说:“孤独郎中说,他要随凌大小姐出城,说让你多吃药,早点好,别砸了他的牌子……”

贺云鸿点了下头,雨石端起一个汤碗,将托盘上的一支芦管插入,端给贺云鸿,笑道:“公子先喝汤吧,凌大小姐这个主意多好呀,公子能多喝些东西了。”

贺云鸿不由得往屏风处看去,雨石问:“凌大小姐?”贺云鸿点了下头,雨石说:“哦,我来的时候,凌大小姐已经离开了,可太监们说,他们谈了整整一夜,天都大亮了,后来大家都去分头干事了,凌大小姐才去了后宫。孤独大侠想给你扎针的,可是公子睡着,他就不弄醒公子了……”

贺云鸿慢慢地吸着芦管,耐心听着雨石的唠叨。

终于将这些药丸和吃食都咽了,贺云鸿也出了一身汗。雨石收拾了东西,将屏风折叠,刚抱起放到一边,殿门口跑进来了一个军士。他手持一张纸,问道:“请问梁姑娘在哪里?这不是她办事的地方?她要的勇胜军进城时的伤亡名单放在哪里?”

贺云鸿微皱了下眉头,雨石来回看看,指着殿中的长桌子说:“该是放那里吧?”

一个太监匆忙从门口跑入,说道:“给我吧!我送后边去,姑娘去休息了,再来得晚上了。”

军士要了太监的名字,才离开了。太监对着贺云鸿行了一礼,说道:“贺侍郎醒了?在下寿昌,姑娘叮嘱一定要送贺侍郎去陛下那边,我让人来抬贺侍郎去洗漱,然后去见陛下。”

贺云鸿昨天听余公公说让这个寿昌带着凌欣去沐浴,现在打量了下,是个二十来岁的太监,有点胖。雨石热情地介绍说:“这是给了我牌子的寿昌,是余公公的手下。”

寿昌忙忙说:“哪里哪里,余公公是大内总管,咱家只是个小太监。”

洗漱后,寿昌正领着人抬贺云鸿去后宫,一个太监过来说:“有宋官人和尚官人来访贺侍郎。”寿昌看贺云鸿,贺云鸿点了头。寿昌忙找了个小客厅,将贺云鸿抬了进去,用椅子架了担架,又找了被褥让贺云鸿靠坐着,在屋子里放了个火盆,才去传人来见。

等了半天,宋源和尚华荣走了进来,两个人都向贺云鸿行礼,贺云鸿微抬了下手,宋源连声说:“别动别动了。”

雨石因为那时宋源来看了贺云鸿,对宋源特别殷勤,跑去给两个人搬过椅子,笑着点头哈腰地让两个人坐。

两个人在贺云鸿旁边坐了。宋源见贺云鸿半坐在担架里,形容消瘦,手上都缠着布条,不由得有泪,可是知道不能露一点同情,勉强笑着说:“贺侍郎看着很好……”

尚华荣抱了双臂,转了下眼球:“拍马屁也没这么胡说八道的!”

宋源使劲眨眼,贺云鸿垂下眼睛抬手做了个握笔的手势,雨石忙跑了出去。

宋源没话找话地说:“那个,贺侍郎,现在吏部里全乱了,建平帝上来,任免了一批人,裕隆帝上来,又是一批……”

尚华荣哼了一声说:“那个郑兴成了员外郎了!听说我现在是个文书!我一直没去衙里,郑兴说要罢了我的官,那个混蛋。你给我复官,我三天就能给你理清。”

宋源看尚华荣:“贺侍郎尚需休息……”

尚华荣瞪他:“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吏部杨尚书称病不出,勇王登基,守城调备有许多事要干!官吏不到位,难道要裕隆帝那帮人在做?”

宋源看贺云鸿,贺云鸿闭了下眼睛。

雨石端了一盘笔砚过来,在桌子上砚了墨,将盘子给贺云鸿端了过去,放在了他的双膝上。贺云鸿用裹着布条的手指提了笔,字迹潦草地写了几句话,让宋源和尚华荣讲讲如今朝官的动静,再历数官员职称,自己写名字定夺。

宋源忙应了,叫雨石去再寻笔墨,然后坐到了客厅的桌子边,向贺云鸿说了说这两日有什么人在呼吁陛下登基,有什么人不做声。尚华荣坐在担架旁,做了些补充。贺云鸿半合着眼睛听着,看似心不在焉,可是宋源知道他什么都记住了。

等宋源有了笔墨,贺云鸿拿出怀中父亲拟的名单翻看,宋源一一报出各部职位,贺云鸿有时指着名单上的名字,有时自己潦草地写名字,尚华荣念出,并建议品级,大多时候,贺云鸿都点了头。

宋源一直给贺云鸿当助手,写时可以看得出来,高层的官员除了剔除了郑氏的势力,大多启用了旧人,有些人是原来贺相的班底,有的虽不属贺相的阵营,可是顾及对方影响力太大,只能官复原职。中层的改动稍多些,但也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起任了一些青年官吏。虽然京城被围,得到任命的官吏大概都无法出城,可是有了官衔,这些人该多激动,定会全力帮着守城。宋源看出那些鼓动柴瑞登基的官员自然得到些好处,但大体上,这些官吏的任命,是以稳定为宗旨,以能力任人,贺云鸿明显想让朝廷尽快运作起来。他想到贺云鸿落难之时,孤立无援,可是此时不计私怨,依然按照局势和朝政任命官吏,暗叹自己这位上司大难之后,未失公允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