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没有皇后,他确实没有皇后。他望着眼前五颜六色的牡丹,就如往常一般冷静,看不出半点别样的神色。
黎公公在一旁陪笑道:“陛下可是想要立后?”
叶适将手里的书随手翻了翻,而后道:“朕刚登基,国事繁忙,尚无暇考虑私事。”
毕竟现在朝中势力尚未完全摸清,不敢贸然立后,一旦立后扶持了不该扶持的势力,岂非灾祸。
叶适看着地面想了想,说道:“对了黎公公,朕方才做了一个梦,但是被惊醒的突然,有些记不清了。”
黎公公闻言,想起叶适方才梦中的笑意,又想起他醒来后就问皇后,笑笑道:“陛下可是梦到娶了一位皇后?”
叶适点点头:“是,梦很长,梦里,朕很爱她,为了她,没有纳妃,满心里只想与她一人相守……”
除此之外,他却什么也不记得了,心中只留下一个感觉,仿佛那名女子,是他所见过的人最别致独特的,可到底别致独特在哪里,他却想不起来,连样貌都没记住,心间甚感遗憾。
这时,黎公公笑笑道:“陛下在牡丹园里做此梦,牡丹素来是皇后的象征。怕是牡丹花神入梦,在给陛下指姻缘呢。”
“呵……”叶适不以为然地一笑,没把这话当回事,但是方才梦境里那份填满整颗心的爱,却让他久久难忘。
可他是皇帝,即便日后大婚,应当不会如此爱皇后,毕竟事关朝政,即便是夫妻,他也得时时警醒着才行,又怎会如梦里一般,掏心掏肺的将一腔爱意,都放在一个人身上?当真是笑话。
念及此,叶适扶膝起身,对黎公公道:“回尚书房,批折子。”
黎公公行个礼,随叶适往尚书房走去,没走几步,叶适的目光落在一株豆绿上,他停下脚步,指着那株豆绿,对黎公公道:“豆绿一品虽名贵,但是这么瞧着,是不是不大好看?”
隐隐记得好像有什么人不喜欢豆绿,但是细细想来,他确实没有见过这么一个人,这种感觉,委实奇怪。
黎公公赏不来话,只好道:“陛下说不好看,那便是不好看。”
叶适看了黎公公一眼,继续往书房走去,下令道:“那便将豆绿都换了。”
黎公公领命。
姜灼华兄妹在府里休养了好几日,但是却没有一点儿关于他们兄妹要被问罪的消息传来。
十日后,问罪的消息没有来,却来了另外一个消息,康定翁主助新帝登基有功,封康定长公主,在府设宴,请他们兄妹前往呢,翁主还特地说,叫他们提前一天来,有事要说。
他们兄妹得到消息后万分惊讶,小姥姥居然助叶适夺位?
俩人惊讶过后,只好于宴会前一天,一个拄着拐,一个胳膊吊在胸前,就这么上马车前往康定长公主府。
于此同时,叶适这里,沈言大清早前来求见,说是钟情康定,但是康定的孩子们不喜欢他,希望陛下能帮他说个媒。
沈言和康定都是功臣,叶适自然欣然应下,和黎公公各自换了一套平常的衣服,带上元嘉,化名柳公子,一同前去康定长公主府上说媒。
第110章 番外之前世(二)
叶适来得早些,康定长公主一家人恭迎了叶适入府。
康定的两个孩子,当年在康定决定助叶适夺位时,就送去了别国,她怕一旦夺位失败,牵连自己家人。
叶适登基后,两个孩子还有白二爷的家人,便一同回了京城。父亲大仇刚报,便得知沈言欲和母亲在一起,两个孩子如何乐意?
叶适坐在大厅里,抿了一口茶,而后对康定道:“朕今日来,是想做个媒人。”
康定两个孩子闻言,不由相视一眼,看了看彼此,眼里颇有些怒意。
叶适自是瞥见了,假做无视,只对康定问道:“不知长公主,觉得沈言如何?”
康定笑言:“回禀陛下,臣女已经不再年轻,有个伴儿就好,沈言算是老相识。”
叶适笑着点点头,对康定的两个孩子道:“你们的母亲,为了给你们父亲报仇,付出了很多,如今大仇得报,你们不能还要求她活在过去的记忆里,人总得向前看。朕知道你们俩为难沈言,所以今日才跑这么一趟,现在,朕命令你们给沈言一个机会,若是他对你们娘亲不好,你们再赶他出门,可有异议?”
陛下亲自下旨,俩人哪儿敢不应,相视一眼,只得躬身应下。
正在这时,家厮来报:“回禀长公主,姜少主携妹求见。”
叶适闻言,看向康定,问道:“姜少主?就是那个都尉?太子党羽?你推脱掉赏赐,给求情的那个人?”
康定点点头:“姜少主,他们兄妹没有什么坏心,灼风当初攀附太子也是为了好好护住自己妹妹,算不得太子心腹,所以臣女才敢求这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