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贵妾(181)
汪彤儿没说谎,她可不就是想起老家的娘亲吗?
明正帝夸赞道:“哪里,哪里,秦少爷实乃纯孝之人呐!”
皇帝也是知道秦家少爷打小就在老家跟母亲相依为命的,来溱州也只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
“萧老爷,在下读书的事,我看,还是算了。”汪彤儿无意做官,做官很烦很累的。
像谢玉珩这样的做个清官,能官。食君之禄奉君之事。
整日不得闲,不是外出公务,就是卯时进宫早朝,随后帮皇帝批阅奏折跟朝中大小事务。
遇到个明君还成,要是遇到个昏君,说不定嫌你能力太过,以为你功高盖主,忌惮你,给你小鞋穿,说不定挨不过到老,给你定个莫须有的罪名,到时会不得善终。
历史上这些人物是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假使遇到嫉妒你的同僚,有事无事,去皇帝那儿上奏弹劾你,给你欺上罔下的罪名······
唉,既烦也恼哦!
因此,汪彤儿才不想做官呢!
出力不讨好,特别是不管寒暑,刮风下雨,雷打不动的每日五更起床去早朝,她就忍受不了。
自己在家想睡到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没人敢置喙。
自由自在,这开心的日子不香吗?
“秦少爷,你还年少,不知道为官的好处,你若是能高中,到时候萧某会在平亲王爷那儿替你美言几句,何愁官运不亨通?”
啧,影帝不惜余力地在忽悠汪彤儿去科考,以及给她画着做官的美好蓝图!
其实,汪彤儿不知道,大周朝还真是有女子在朝为官。
只是,她不是文臣,而是一个武将,一个女将军。
此奇女子名叫卢秀云,父亲是大周朝最出名的武将卢青松。
可惜,卢大将军由于常年在外征战,稀少回京,家里只有妻子带着俩个女儿生活。
卢秀云打小跟男孩子一样,喜好习武。
因此,在她十七岁时就奔赴边关,到爹爹身边守疆护国。
在卢老将军为国捐躯后,至今未嫁年近三十的芦秀云理所当然地接替父亲,成为了一个大周朝唯一的女将军。
第141章 宴请
谢玉珩写好信函,刚一进来就听见明正帝在撺掇汪彤儿科举的事,心想:她一个奴婢出身的小姑娘还参加科什么举?
就是借给她胆子,她也不可能去参加科举的。
何况,她能认识几个字?
这科举不是自认为有点小聪明就能考上的,得读过多年的书,才有资格有能力参加科举的。
要是汪彤儿知道他内心这么想,说不定会跟他打个赌,看自己能否考中?
因此,谢玉珩赶紧插言道:“萧老爷,人各有志,她是秦家唯一的男丁,将来秦家的生意要靠她来打理。”
自己的女人,还参加什么科举?
整日在朝中男人堆里厮混?
想都不能想象那个画面,估计那时自己会发疯,杀人!
汪彤儿一听,忍不住捣米似的点头,谢玉珩说的这句话上道子。
她哪知道他心里把自己当成了私有物?
要是知道他这么想,说不定赌气考个官来做做,气死他!
她随即打蛇随棒上,想让皇帝打消这个主意,赶紧附和道:“萧老爷,这位谢公子说得在理,就是在下愿意,家父也不一定愿意的。”
明正帝见谢玉珩这么一说,也觉在理。
不过,皇帝心里也是求贤如渴,不是他们三言两语就能打消心中的注意。
朕难能可贵地遇到这么合心意的有为少年,怎可以轻易放弃?
明正帝笃定汪彤儿才学颇高,原因无他呀?
这刚刚给自己的在海岸设立税收的机构,以及打造出来的兵器。还有她的诗词歌赋肯定也不错的。
那天斗茶大赛唱的那首小曲,没有高深的文化水准,任谁能作出如此高雅动听的词曲?所以说,那首歌词最有资格证明她的才气!
因此心里打算着:等瞅空跟秦老板再议。
谢玉珩见汪彤儿乖觉,听自己的话,回绝了皇帝的荐议,心中可谓慰贴极了。
满意地朝汪彤儿投去带着柔情的温和一笑,吓得汪彤儿赶紧别开眼眸。
哦吆我的妈呀!
他这是什么的笑容?
汪彤儿见惯他从来都是规板严肃,刻板冷厉的俊颜上,竟然出现如此温柔的一笑!
好吓人的,寒毛都吓竖起来了。
心想:您老还是扳着个臭脸是最好不过的。
正在此时,李忠来到麒麟院,被吴知拦在堂屋门口,只得对着吴知说道:“烦请这为老哥跟里面说一声,老爷让少爷请里面二位贵客去如意院用膳。”
由于堂屋门敞开着的,汪彤儿一眼就望见李忠,忙唤住问道:“李大哥是不是爹爹有什么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