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事(1002)
北漠大皇子猜不透,带着画去给北漠王看。
北漠王一眼就看出送这幅画的用意了,脸顿时阴云密布。
北漠大皇子一看北漠王的脸色就知道没好事,他问道,“父皇,这画……。”
“这是郕王的亲笔画,”北漠王道。
北漠大皇子眼睛倏然睁大。
郕王?
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这画上不仅有题词,还有时间,是二十天前画的。
镇北王世子妃差人送这么幅画给他,是想告诉他北漠郕王还活着是吗?
怕是弄错了,北漠王叫人取来北漠郕王的上呈的奏折,两相一对比,确认是郕王亲笔无误。
确认了,北漠王也更生气了。
北漠郕王打着救他的幌子夺他的权,若非东乡侯出于大局考虑私放了他,如今的北漠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本以为北漠郕王死了,这仇就一笔勾销了,没想到他还活着!
“可知道郕王如今人在哪里?”北漠王问道。
北漠大皇子摇头。
他连这画是郕王亲笔都不知道,何况是他的下落了。
派人送来的东西只有一个锦盒,知道是和郕王有关,那锦盒上一点线索都没有错过。
北漠郕王和南梁勾结,他在南梁的可能性最大,锦盒上的暗纹是南梁独有的,也算是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再者,若是北漠郕王在大齐,镇北王世子妃就不用送这么一幅画来北漠,而是直接把人抓了送来了。
好一个郕王!
当真是把所有人都骗的团团转了!
北漠大皇子望着北漠王道,“皇妹的失踪会不会和郕王有关?”
北漠王也有此猜测,他面寒如霜,“他要敢伤荆山,我绝不饶他!”
深呼吸,北漠王将怒气压下。
之前当北漠郕王死了,他又是去大齐救他才被杀的,人死如灯灭,即便知道北漠郕王救他不是真心,北漠王也没有对郕王一家怎么样。
他总得顾着天下人的对他的看法,不但不能那郕王一家怎么样,还得善待他们。
如今知道郕王还活着,人就在南梁躲着,像是一条蛰伏的蛇,伺机而动,扑出来狠狠咬他一口,北漠王还会姑息吗?
即便顾着脸面,也不是就拿郕王一家没辄了。
北漠王当即赐了郕王一家一座大宅,让他们搬进京住,并给郕王之子加官进爵……
总之,打着照顾郕王家眷的理由把郕王一家老小都放在眼皮子底下,严家看管起来。
护卫把画送到,就出了宫,都没在北漠歇一晚,就快马加鞭离开了。
北漠郕王做梦也不会料到他还活着的事被谢景宸知道了,精心给他挖了个坑,而且只坑了一幅画,就轻而易举不动声色的把他还活着的消息递给了北漠王知道。
护卫离开的第七天,荆山公主去南梁探望表姑母南梁漠妃的消息就传到了北漠王耳中。
虽然早就猜到了这事和郕王有关,但真的听到这消息,北漠王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怕啊。
怕南梁和北漠郕王故技重施。
当年北漠郕王去南梁道贺,把女儿带去,结果被南梁皇上看中做了南梁宠妃。
要是早禀告北漠王知道,他绝不会答应。
现在荆山公主落到了南梁手中,明明是被绑架去的,却偏对外宣称是荆山公主自己跑去的!
坑了北漠王不说,还送给他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名声,好的北漠王怒火中烧,咬牙切齿。
北漠王最怕的就是南梁派人来告诉他女儿看上了南梁谁,要嫁给南梁。
荆山公主失踪的时候,身边仅带了一个宫女,如今落到南梁手中,还不是南梁想怎么样便怎么样的?
北漠王后悔了。
他就不该答应女儿她的亲事让她自己做主。
不答应,她就不会出宫,不会被人绑架。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后悔也晚了。
北漠大皇子要去南梁接荆山公主回来,北漠王看着他道,“你去,除了多给南梁添一个人质逼迫我北漠之外,能有什么用?”
北漠皇后知道荆山公主在南梁的消息,哭着来找北漠王,“快把女儿接回来。”
北漠王更是头疼。
安慰了北漠皇后一通后,北漠王就派大臣去南梁接荆山公主道,“就说朕给荆山公主物色了个夫婿,带她回来成亲。”
北漠大臣心头沉甸甸的。
直觉告诉他此次南梁之行不会顺利,好在两国相交不斩来使……
没有耽搁,北漠大臣领命后就出发去南梁了。
马车跑的再快都嫌慢,就怕他们赶到,公主这朵黄花菜被人给摘了。
这些事,谢景宸不知道,若是他知道荆山公主没有让赵诩护送她回北漠,他怎么也会在画中透露一二。
他之所以让赵诩去救荆山公主,一来是他不便出手,二来就是让赵诩领这份功劳。
救了荆山公主,护送她回北漠,这对北漠来说是份不小的恩情。
将来他起兵,有什么需要北漠帮忙的,北漠也不好回绝。
谁想到荆山公主太坑了,这么份功劳硬砸在赵诩手里送不出去不说,还硬生生的急白了北漠王一撮头发。
第一千零八章 箭术
嗯。
坑完了赵诩和自家亲爹后,也坑到了谢景宸这里。
谢景宸让赵诩救荆山公主。
在他看来,救人那是十拿九稳的事。
可随着荆山公主进宫探望漠妃的消息传开,谢景宸陷入了怀疑中。
当时离的不远,就算刺客赶马车的速度快,也快不过骑马的。
赵诩既然赶着去救人,不该碰不到人。
可现在,荆山公主还是进了京都,去见了漠妃,谢景宸就不得不担心了。
如果只是错过了还好。
可如果没有错过,而是失手……
谢景宸不敢想象。
偏偏他人在军营,想打听都不知道找谁。
谢景宸救了董承琅几回,被提拔成把总,这一次跟随董承琅回京送信,虽然差事没能完成,董承琅挨了训斥,领了二十军棍,但他却是升官了,从把总升成了千总。
升官在谢景宸意料之外,不过又在情理之中。
他帮董承琅出主意,解了丹书铁劵被毁没法救施大少爷的问题,对施大将军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再加上护国公世子拉拢谢景宸,他们离京前,长宁侯夫人还特意叮嘱董承琅和施大少爷,务必要说服施大将军善待谢景宸,委屈她儿子可以,不能委屈了谢景宸。
其实不用长宁侯夫人叮嘱,谢景宸如何营救施大少爷的过程禀告施大将军。
施大将军就对谢景宸刮目相看了。
本以为他只是个空有武力的莽夫,没想到还有这等急智,便是他都想不出这么好的办法来。
那块丹书铁劵自打损毁后就成了施大将军的一块心病,就如同卡在喉咙里的刺,拔不出来咽不下去,想起来就疼。
丹书铁劵是施家满门的荣耀,却也是悬在施家头顶上的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