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嫁厨子(244)

作者: 公子葭 阅读记录

说完了无关人员,几个人就热热闹闹准备吃饭。

徐霜带了一条鱼和一只兔子来,陈东更是大气的出去割了一条肉回来。

中午的菜就是仔姜双椒兔、粉蒸肉、剁椒鱼头、香焖鱼腩、红烧划水。

几样菜都是硬菜,陈东还打了一壶酒回来,喝的脸色通红。

王樱挨个尝过去,双椒兔又麻又辣,鲜香味美,兔肉很嫩,跟以前吃的兔肉干完全是不一样的口感。嫩嫩滑滑的兔肉入口带着野山椒的酸辣,直接激活味蕾。

粉蒸肉软糯,剁椒鱼头麻辣冲鼻,香焖鱼腩滋味丰富,红烧划水则是最大限度激发了鱼肉的鲜活。

王樱吃的不亦乐乎。

陈东更是一竖大拇指:“好,你小子明天的考级应该是没问题了。”

这几样菜做的调味比他强多了,这要是还拿不下二级证,才是有猫腻呢!

吃完了饭,三人就出门去,先去交了药材,然后就一起去看缝纫机。

第63章

买缝纫机的地方人不多, 毕竟这东西凭票供应,谁也不用抢,也抢不来。

三个人一到, 那售货员就笑的十分热络:“这刚来了一批, 您几个看看?”

能有家底子来买缝纫机的,售货员自然会态度好一些。弄张缝纫机票多不容易呢,城里的干部家庭也未必个个都有。

来的缝纫机不止一个牌子,有蝴蝶的,有蜜蜂的, 还有牡丹的, 燕牌的。

售货员指着边上蝴蝶牌的说:“这几个都是蝴蝶牌的, 你们要是不想要蝴蝶牌的,我可以给你们换别的。”

缝纫机牌子上不怎么讲究,主要是能有一台就不错了,根本不像自行车, 还能分出来个高低。现在的缝纫机做的都精细, 个个都质量过硬。

徐老太挑花了眼,觉得这个也好, 那个也不错。

王樱帮着参考了一下, 最终挑了一台燕牌。

“您眼光真好, 这个可是首都来的,在首都都是买这个牌子!”

一提首都, 徐老太就觉得与有荣焉,看缝纫机的眼神都热烈了许多。为了这台燕牌, 又多给售货员两块钱, 作为调换品牌的价钱。

售货员给徐老太开了单据, 收了钱和票, 她心里也高兴。这一批的缝纫机其实订出去的已经大半,剩下的只有几台富裕。因为缝纫机的票并不是个个都写了牌子的,也有些只写了缝纫机一台的票据。每次中间换牌子的这点小麻烦,她们自己内部就能调整过来,多收的两块钱就是她们的辛苦费。

售货员殷勤问道:“同志,你们的缝纫机准备怎么运回去呢?只要在县城,我们店里能帮着给送到家的。”

供销社也有供货的大车,帮着送一送大件也是正常的。

王樱:“没事,我们明天来取,不用送。”

徐霜托了菜站的送菜车帮忙把缝纫机运到镇上,山路不好走,到时候田二叔会赶着驴车再给弄到大队。

买完了缝纫机,三个人又去寄东西,这次给徐明的包裹依旧是鼓鼓囊囊的一大包,里面装着各种菜干,干豆角,土豆干,干蘑菇,干茄子……另外又准备了点糖块,里面夹着一封信,徐老太给徐明准备了两件衣裳。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徐明那边不要汇钱,说是没地方用。但人在外头,手里还是有点钱好办事。徐老太又给徐明的衣裳里缝了个小兜兜,里面装了二十块钱。

钱装的隐蔽,里头用硬纸壳子垫了一层,只要徐明拿到手一摸就能摸出来。

眼瞧着天色不早,徐老太先到招待所安置下来,王樱则是跑了一趟医院把药材交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徐霜去考试的时候。

王樱带着徐老太直奔国营饭店,跟陈东和徐霜汇合。顺便吃了个早饭,不得不说,这城里的早饭就是花样多。

国营饭店每天早上都供应豆浆油条肉包子,还有嫩生生的豆腐脑。边上还有一箩筐的馅饼,荤的素的都有,还有没馅的葱油饼。

陈东年纪上来了,是无肉不欢,大早上就舀了一勺老鸡汤,里面丝丝缕缕的碎鸡肉,加上木耳黄花菜的煮上多半碗,大碗里的豆腐脑一半一半。浓郁的鸡汤配上豆腐脑,味道香的人脑子都清醒了。

王樱喝了一碗豆腐脑,又来了一根大油条泡豆浆,酥脆的油条浸泡在甜豆浆里,外酥内软,热气腾腾的。

徐老太:“还是县城吃的油水足啊。”

他们在家里时候最紧张就是糖和油,连肉都还能想想办法,就是油糖上面实在卡的死。这要不是陈东能帮忙给淘换些油票糖票,家里早就断了这两样。

不过王樱不觉得,她看这一早上,来来往往的人有买豆浆和豆腐脑的,但买油条和肉包子的还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