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豪门炮灰后我成了顶流(174)

作者: 粢饭 阅读记录

顾飞星轻叹一口气,他就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对方都这么和他说了,他也只好和他们加上了联系方式。

坐上车后,楚鸿声见顾飞星情绪不高,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剧本又修改了一稿,回去看看?”

顾飞星眼睛一亮,立刻高兴起来:“快快快,发给我。”

作者有话要说:

第89章 新角色

公司的新剧大致定在明年开拍, 顾飞星还有时间再去拍一部别的戏。

正好单仁帮他拿到了一个新的试镜机会,是一部主旋律剧集的角色,有历史原型的人物, 说好演也好演,说不好演也难演。

如果不想背负风险, 大可以往伟光正的方向演,毕竟先辈是伟大的, 这么演至少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太过模式化, 没有人情味。

而如果真正想演好一个先辈, 将这个人物演活了,那就必须仔细去研究史料, 这不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他是真真切切存在过活过的, 并且距离如今的时代并不是很久远, 一切都有迹可循。

那么自由发挥的程度就应当减少些, 顾飞星认为, 这样的角色,要做的是还原, 而非自己总想创新个大的。

观众们看主旋律剧, 不该是来看明星的,应该是来认识先辈的。

顾飞星会想要尝试这个角色, 一是对剧本很满意,不是那种改得乱七八糟的神剧,里面的人物大多鲜活立体, 且基本考究过历史, 偶有美化也能接受, 二是剧组安排了三轮试镜筛选这个重要角色,导演团队之前的作品也都有口皆碑,应当是想要认真做剧的。

第一轮试镜据说有上百个人,要从中筛选出五十个演员再进行下一轮,直到三轮试镜过后再确定由谁出演。

顾飞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到处找资料考究,素白山,这个名字很特别,在顾飞星原本的世界中并没有听说过,两个世界的历史走向大致相同,只是那些先辈的名字与性格不同。

不过哪怕是不同的世界,都总有那么一批人,会为国家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看了很多关于素白山的记载,里面的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只是将他的选择与牺牲的事迹记录了下来,于是顾飞星又去翻各种回忆录,从里面找出关于素白山的只言片语。

素白山牺牲的时候才二十几岁,他太年轻了,波澜壮阔的故事还未来得及展开,就被迫终止。

从书堆里出来后,顾飞星自己做了总结,素白山的童年生活是十分不幸的,他的父母都是被压迫而死,他一个人吃着百家饭长大,后来做苦工谋生,直到看到有人开办工人夜校,便主动去报名读书识字。

因为从最底层而来,他渴望进步,渴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国家。

他不同于那些慷慨激昂,走在最前列觉醒的文人与学生,他非常普通,非常质朴,可他脏兮兮的脸上,却有着最明亮最清澈的眼睛。

参加斗争那年,他才十七岁。

他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永远留存于这个时代。

第一轮试镜在八月初,顾飞星是自己一个人去的,楚鸿声最近还在跟进顾其钦的案子,他就没让楚鸿声跟着一起。

他先是做公交车,然后提前五站下车,在八月的太阳底下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试镜现场。

而后他一个人站在角落,开始酝酿状态。

素白山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自己取的,因为他希望祖国的山川河流,每一片土地都能不再被战火侵扰,不再遍布硝烟与鲜血。

他平常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因为生活不需要他开口,在一些他知名的好友的笔下,都说与他在一起时,不需要他说什么,只要一看到他的眼睛,就能从中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他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颗定心丸。

因为自己曾受过同样的苦,所以他的组织宣传能力很强,沉默时,是同伴们的坚实后盾,开口时,便如燎原的火焰。

于是轮到顾飞星时,他微微低头,走进试镜房间。

素白山是一个从小被压迫的人,他做的活又苦又累,他早就习惯了低头和含胸,用自己的背去撑起生存的重量。

顾飞星喜欢这个角色,想要争取饰演他的机会,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能低着头,找到自己该走的路的人。

他懂得妥协,却从未投降。

导演看到顾飞星时,微微愣了一下,他拿着顾飞星的简介,问道:“能先说说你对素白山的了解吗?”

顾飞星依然保持着状态,他借用了素白山自己曾说过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理解:“一个国家里最多的就是普通百姓,所以当百姓们的力量联合起来,我们就一定会成功,这是他说过的话,我想他和那时候的很多人一样,不会认为自己是英雄,他很喜欢看书,学习很努力,大多时候很安静,不太有存在感,但如果和别人争论起来也会挺激动,朋友调侃他静如雕塑,动如火山,倒也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