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194)+番外
不过秦歌每天只是让人把预估的利润提到一张卡上备用。其它钱即便挪用也只是挪用工资,预提货款放着不动的。
20号进货倒是没什么压力。
现在七个店的生意是上升趋势,算上省下的进货款和税费,一天利润妥妥五千了。
到时候不动用货款,大概一共是七万在手。
她现在就很想知道2月份的工资是多少。
20号发了工资,22号还得还金融公司的钱。
如果工资太高,不得已的话,她只好先挪用一点货款。
她现在有些明白傅宸为什么问她是不是对房子有执念了。
不过,只要熬过了三四月,东门那套房子就完全属于她们家了。
而且她的营业执照也能从金融公司拿回来。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正规公司,再跟银行借贷就方便多了。
最开始的两家店抵押给了金融公司。
如今换了新的营业执照,旧的就失效了。
金融公司现在是把整个公司的营业执照都拿去了。
第91章
当时办成立公司的手续,得先去金融公司把旧的营业执照拿到才行。
他们对她的情况就比较了解,事后扣留了她的新执照。
欠着金融公司的钱,始终不如欠着银行的踏实。
银行的利息低、期限长,腾挪的余地大。而且催款手段不会像金融公司那么暴力。
不过,新店开业的计划得等人力成本出来再说了。开一个店就得准备一万多启动资金。
那就先找店,租下来让员工跑商圈吧。这个花销不大,而且是必须的准备工作。
西门那套房都二抵了,也不方便挂出去转手。
东门那套房不急着买,经济情况是要好不少。她确实对自家的房子有些执念了。
不过也还好,等3月还了金融公司的钱,就只剩最后一个月了。
到时候她应该就没太大的经济压力了。
这边两点钟左右吃好,秦歌和玛伊莎带着人坐大巴回去。
七个店,设计了一个最佳路线沿路下人。
等到开回办公室,已经差不多下午四点了。
玛伊莎把800包车费付了,拿回票据。
徐昭佩已经先一步回来,在开始算工资了。
她先算的最省事的行政人员的。
2月过年,行政人员和店长还是按整月算的。也算是过年的一份福利吧。
前半截在店里,后半截在办公室的最好算,就算是一整月的就好。
一个人1500,一共是一万二。
另外,开发部有六个专员助理,干了半个月这又是三千。
采购部也有四个专员助理干了半个月,两千。
然后是C大店的店长2000,民院店的店长1500。
王超只做了后半个月的店长,240+750=990。
医大店和电科店的店长,就只能按天数算了。又还得加之前找店、跑商圈的工时费。
两个人加起来是810。
所以,行政人员一共是两万。
至于七个店的员工,那都是算工时的。需要七个负责排班的人
员统计之后才能知道。
正常外送的、找店、跑商圈的、发传单的......
而且每个人的工时费是不同的。老员工时薪是3元,新员工是2.5元。
零零总总百来号人,全加起来估计还挺可观的。
秦歌道:“也就是说行政人员按如今的工资,满额差不多是三四万的样子?我正打算发Outlook4月1号升张灏做区经理,管四家店。另外一个区经理由谭勇先顶着,管三家店。”
那就行政工资直接飙到四万以上了。再开几家新店,没准飙升到五万。
王超和民院店的女店长朱娜独挡一面的时间都不够长。
张灏比他们长不了多少,但他管的是C大这个大店。面临的挑战就要大不少。
到时候张灏也会到办公室来坐班。
至于C大的店长,秦歌属意赵芊芊去顶一段时间。
因为C大暂时没有太突出表现的人。赵芊芊正好考上了C大研究生。
4月到6月住师大,去C大上班也不远。几个站而已,还有公交车直达。
至于7月、8月,让她自己想想办法。本来那两个月她也是要自己找地方住的。
赵芊芊当然乐意啊,C大店的店长可是2000一个月呢。
到开学还有五个月呢。就是开学了,研究生学业也不重。
她给自己和副店长排班的时候用点心思,不会耽误上课的。
她道:“秦师姐,我都有种没必要去读研究生的感觉了啊。”
她再跟着秦师姐干三年,月入恐怕不会比研究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少啊。
毕竟她读的是历史系。
秦歌道:“到时候看你自己取舍吧。”
再三年的时间,她应该就不这么缺管理组用了。
到时候赵芊芊走与留都无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