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创业记(311)+番外
这就需要大家去想办法了。
“咱们内部你们也挖掘一下,看有没有人了解这个行业,或者跟这个行业的人有关联。”
张灏和朱晓丹点头。
秦歌又看向谭勇,“你从师大店出来的,因为师大店在2.5环,周边点外送的人相对少些。所以旺场也比C店、民院、华西医大这几个处在市中心的店清淡些。人多才会事多,甚至接到的投诉都会更多些。除了能看好清淡些的场子,也得能接手很忙碌的旺场。所以特地留下你锻炼一下。至于你们都关心的区域经理的选择,我暂时还没有定论。OK,你们都回去想想即将要接手的事。”
山城都要准备开店了,不用争抢!她现在还在缺人的时候呢。
等他们出去了,秦歌拿起电话打内线给徐灵,“叫徐舟进来。”
开发部主管徐舟4
月下旬带着五个助理在山城那边跑商圈。
工资之外包吃包住,每天徐舟45元,助理各30元的出差补助。
4月30号回的蓉城,然后‘五一’休息了七天,今天才来公司上班。
秦歌看着徐舟拿出来的分片区的手工地图,上头还分别标注了区域内的网吧、写字楼、学校等的数目。
这些在图上也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的。
这也是踏踏实实去跑了十天的。
“秦总,我建议咱们可以分圈层、分区域进行开店。如果可能,一次多开上几家,这样更容易造成影响力。在内圈开店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继续跑外圈。”
秦歌看了他圈的最核心的四个开店位置,“但现在夏天来了,山城是出了名的火炉。这个天气做外送是非常辛苦的。”
徐舟道:“难道我们以后开了店,夏天还休息不成?我听说如今室内温度超过32度,骑手出去每单还另加五毛钱的补助的。”
秦歌看看明显晒黑了的徐舟道:“你手下的人作为大学生,不觉得这样格外辛苦?”
跑商圈也不是轻省活儿啊。
“辛苦归辛苦,每个月工资兑现就行了。尤其这种出差的事情,还有格外的补助呢。关键做得好了,不还有得升迁么?他们自己盘算了四月能拿到多少,都还挺高兴的。”
秦歌笑着点头,“舍得吃苦就好。今年毕业的师大学生,有八个我没有留。现在人已经走掉了。”
既然得不到长期合同,对方就对做兼职外送没兴趣了。尤其工时还越来越少。
徐舟对这事也有所耳闻,“他们自己不上心的过。”
开发部的人都是师大大四的。他们是在二月份谭勇跑商圈的时候主动站出来去跑另外几家店的。
临近毕业,毕业即失业的威胁摆在那里。
那八个人依然别别扭扭,但也有人已经调整好了心态。
一开始徐舟是谭勇的助理,因为表现突出在谭勇升任区经理后提起来做开发布专员。
月入从1500到1800。四月算上出差补助能拿到两千出头。
他们没得四薪挣,也算是和家里的人平衡一下。
徐舟继续道:“
我试着在当地大学学生会负责勤工俭学的干事沟通过。他们并不反感我们去招聘。另外人才市场我也在门口问过一些身强体壮的人,转正后3元——3.5元的时薪他们也接受的。听说174个工时以上就拿1.5倍,他们更是表示十分愿意加班。”
174小时以上拿1.5倍是《劳动法》规定的。所以勤快的骑手都是积极主动想加班,不上班的时候旺场也来店里晃晃。
店里人手不足需要加班,立即就顶上了。
这样一个月做到210个小时,外送工时费就妥妥的800以上。
再加旺场一单一元(之前按小时算,现在按单算了)的补助,为的就是旺场时员工别磨洋工。
另外还有如今的高温补助0.5元一单。
一个月能有900元了。
秦歌如今是让人事部在电科店、华西医大店等处租了房子安顿员工。摆的跟学生宿舍一样,上下床四人间。
厨房也改做双人间。
有人嘀咕厨房都给他们住啊。
秦歌道:“我还是在厨房办公呢。”
员工一打听,她的办公室还真是厨房改的,就没话好说了。
客厅保留,摆上电视、沙发、茶几等。那么多人,总得有公共活动空间。
一个床位收30块钱一个月。
两个套三差不多就把一个店的人安排下了。
当然,也可以自己单独出去租房子,但肯定价格就高了。
吃饭他们也是在所服务的学校食堂吃。算上20%的手续费,一个月400块足够吃了。
有本事借到本校学生饭卡的,那是他们自己有人脉。
所有开销500元以内可以搞定。
刚毕业的学生,拿这样的日子过度一下就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