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切原来都不过是她自己的“以为”!
她苦涩地勾勾嘴角。
上一辈子她就是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目光,才会一再克制自己,让自己活得那般累。
杨氏眼珠子转动几下,笑着上前亲亲热热地挽着沈昕颜的手臂,道:“可不是么,方才我乍一见到二嫂,还以为见着了天下的仙女呢!只觉得整个屋子都被二嫂的容光照亮腾了。”
“三弟妹这张嘴呀,还是那般讨人喜欢!”方氏的视线在沈昕颜和杨氏身上来回扫了一眼,不咸不淡地接了句。
沈昕颜唇畔含笑,睨了一眼方氏,见她已经转过身去和大长公主聊起了家常。
杨氏本想再说些什么,见状也只是撇撇嘴。
论讨人喜欢的嘴巴,阖府之人,这位大嫂称了第二,谁敢称第一,如今不是把大长公主哄得眉开眼笑么!说什么贞静淡泊,若真是如此淡泊,就不该还死抓着府里的中馈不放!
只不过她向来知道自己的身份,心里虽是不痛快,但也不敢多言。别看大长公主人前待她们一视同仁,若真有个什么,向着的还是她的嫡亲儿媳妇,尤其是最得她意的长媳方氏。
她又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坐在另一边的沈昕颜。暗道:这个也是蠢的,明明已经成了世子夫人,最是名正言顺不过,偏偏被一个没了丈夫的压在头上。
第3章
“下个月容安侯太夫人寿辰、陈王长孙满月的礼单我都拟好了,请母亲过目。”方氏将拟好的礼单呈上。
大长公主接过大略扫了一遍,正想对方氏说些什么,略一顿,话锋一转,把单子转递给沈昕颜:“沈氏,你来瞧瞧这单子。”
方氏不着痕迹地收回欲去接单子的手。
沈昕颜应了一声,接过礼单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这才不紧不慢地道:“大嫂拟的这单子倒是挺好的,只容安侯府的倒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陈王长孙满月礼的单子却甚是不妥。”
方氏的眸光一沉,脸上自然而然便带了几分不悦,可心里却努力压抑着。
“哦?那你认为是哪处不妥?”大长公主挑眉,饶有兴致地问。
“二弟妹觉得有哪处不妥不妨直言,也好让大嫂我好生学着。”方氏似笑非笑地道。
一个从来不曾掌过家,只会吃喝打扮的无知妇人哪懂得人情往来,左右不过是想着借机踩自己的脸面罢了。
杨氏看看方氏,又看看沈昕颜,眸中飞快闪过一丝笑意。
哟,沈氏这泥人终于打算发威了?
沈昕颜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方氏,这才慢条斯理地道:“大嫂掌家多年,这些人情往来不过是信手拈来,办的自是妥妥帖帖。只是大嫂多年来深居简出,与各勋贵世家夫人小姐们甚少往来,自然也不清楚这陈王长孙虽是挂了个‘嫡’字,但实际上却非世子妃所出,不过是记在世子妃名下而已。”
方氏心里“咯噔”一下,瞬间便明白自己这单子错在哪里了,脸色也一下子就变了。
记名的嫡子虽也称是嫡子,但终究与正儿八经的嫡子有所差别。本朝规定,挂名的嫡子便是想要承袭家中爵位,那必是要有恩旨方行。
而她拟的这张礼单,完完全全是比照着王府正经嫡子拟的。
“是儿媳疏忽了,多亏了二弟妹提醒。”哪怕心里再不自在,但错了便是错了,方氏连忙起身,一脸惭愧地朝着大长公主请罪,又诚恳地向沈昕颜道谢。
“改了就好,你也是不清楚这其中缘故才有此疏漏。”大长公主温声道。
“是,儿媳这就重新再拟。”方氏的头垂得更低了。
平生头一回犯这般低级的错误,还是被她一直瞧不上的沈昕颜指出,对心高气傲、时时想着压妯娌一头的方氏来说,真真是难堪到了极点。
尤其是沈昕颜那句“多年来深居简出,与各勋贵世家夫人小姐们甚少往来”,不亚于直接在她脸上扇了一记耳光。
勋贵世家的当家主母,除了掌一府内宅事宜,还少不了与各府女眷往来打交道。而她乃死了丈夫的年轻妇人,本朝虽不至于对寡妇诸多苛求,但名门世家多视年青守寡的妇人为不祥,并不愿意与之多打交道。这也是为什么方氏会不知道陈王长孙并非正经嫡出之故。
“哎呀,亏得大嫂一向做事妥帖,晓得先行前来请母亲示下,这才避免了一场误会。否则呀,这礼若是送出去,得不到好不说,反倒给陈王世子妃添堵,岂不是得不偿失!”杨氏一脸庆幸拍拍胸口,脸上那丝看好戏的表情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头一回见这事事周全妥帖的大嫂吃憋,她若是不趁机再添几分堵简直是浪费了这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