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325)

作者: 画星河 阅读记录

明明有那么多钱闲置着,却不能拿出来用,这可真是叫人抓心挠肺。

焦急地想了许久,他终于想到了办法:

“或者像以前一样,从外地多采买些民生必需品,再规定限量购买……”

李洵见他抓耳挠腮想办法,最终却还是差了一步,便也不继续为难他,经济上的思维与格局需要慢慢培养,不急在一时。

他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今已经不需要再耗费人力物力去采买,只需让宣传营将本王麾下士兵即将大幅涨薪的消息传出去,自然会有各地商人源源不断地运物资来。”

“所以,军饷不能立刻就涨,而是应该放在三个月后。但为了鼓舞士气,却是可以立刻公布消息的。”

如今他麾下军中士兵的军饷,除了优等兵以外,几乎都是与朝廷采取的同一个标准。

虽说因为足额发放,比起朝廷的士兵过得要好很多。

但如今工人渐渐多起来,农民也因为有了很多耕地,且闲时可以做官府的民夫挣外快,基本上相当于整个治下的百姓,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人的幸福感荣誉感都是对比出来的。

如今军中士兵的军饷,比起最开始而言,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高的优越性。

虽说也有犒赏,且日常伙食比普通人要好,但他们每日需要辛苦训练,且上阵杀敌都是游走在死亡线上,是必须要有更高的报酬才能与付出对等的。不然招兵就会变得很困难,士兵们对自身身份的荣耀感也会降低。

去年年底的招兵,虽说因为有新来的流民还算是顺利,但很明显在当地已经站稳脚跟的普通百姓里,积极报名的人比例已经不高了。

所以,涨军饷是势在必行的。

他心中也早就在规划此事,只是因为还不确定北戎王庭的具体战获,没能列出个具体的方案来。

那时候虽说有钱,却也不能随意使用,必须精打细算。

如今多了西戎那边意外得来的一千万两,便完全不用再算那么细了。

伍汲听到李洵的话却是眼前一亮:

“郡王这办法真是高明!一次宣传,就能一石二鸟,可真是太高效了!”

如今北疆一带并不安定,西疆也局势紧张,大启偏北部的这些郡,各种物资根本没有销路。

消息一传出去,得知郡王治下不仅安定,百姓还有钱,商人们岂能不来贩货。

三个月时间,正好足够消息传递以及商人们在路上运送货物。只要货物多了,因为涨军饷也造成物价普涨的事情便可以完全避免了。

只有这样,士兵们才能真正因为涨军饷变得宽裕富足,又不影响其他百姓。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有心投奔的青壮年,也会因为有商队要前往肃城等地,更有胆量跟随前来。

仅仅是把时间延后三个月,却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不得不说郡王真是比所有人都站得高看得远。

李洵提点道:

“何止两个作用,还可繁荣商贸,增加商税,为其他郡县消化滞销物产。”

这次战争赔款直接榨干了皇帝的私库和国库,便意味着为了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接下来必然会向百姓加税。

百姓们本就穷困,再加上战火连连,一加税,只会越发压缩购买力,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商人赚不到钱,也会使得更多依附于商队和作坊的百姓失去收入。

所以,用这笔钱吸纳更多人口与商品,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反哺大启。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战利品,他不可能大方到直接还给嘉佑帝,却可以用别的方式,间接帮助一下大启的百姓商人。

当然,说这些也不是为了自夸,而是想让这个得力的手下,能培养一些经济管理的意识。

“所以,到手的钱,除了一部分安全备用金之外,不仅要将它用出去,还要尽可能地让它流动起来。流动的速度越快,创造的价值便越大。”

伍汲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

前面几天长途跋涉,昨日又辛苦作战了一天,今天便完全是休息时间。

军营里除了少数人在巡逻警戒外,其余有的在补觉,有的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乐闲逛等。

李洵一向认为,士兵们在大战后紧绷的神经需要放松,才能更好地恢复精神。

所以军中虽然禁了营妓,但在这种放松时间,却是不禁止饮酒与小赌的。

酒是由军需处售卖的,每个人限量不说,还不是平日给他们喝的烈酒,只是一般的米酒黄酒,想喝得酩酊大醉是很难的,只做微醺放松之用。

而赌这方面,也并非完全放纵,每一局的赌资有限制,一局最高不能超过十文钱。若有超出这个限制的,随时可以举报,一旦被抓到,就会每个参与者都罚军饷三个月,并且军杖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