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拟器(15)
会元的答卷她当然是看过的,就是那些看不懂的引经据典看得有点累人,其他的就算是安临一个文学外行人都能感受到其中造诣之高,并且不明觉厉。
说起来如果这个水平是在安临所熟悉的历史上的话,对应的是哪一个级别的文人呢?有点好奇啊。
这样有一茬没一茬地想着,等到安临回过神的时候,就看到杨盛已经结束了讲解,轻抿一口茶水后抬眼看过来,“如何?”
“很好,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安临小幅度鼓掌,直接给出夸夸三连。
一时间气氛和睦,君臣相宜(单方面的)。
李笙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鼓起勇气开口,“对了,我们还不知道这位兄台姓名,不知该如何称呼?”
在说完这句话的那一刻,李笙忽然感受到一阵恶寒,仿佛暗处有什么危机正在接近,但是瞬息之后这种危机感又悄然消失,李笙纳闷地摸了摸竖起来的汗毛,殊不知和安临一起出来,却被安临交代不能和她一起出现的王修文,此时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盯着这个胆大包天敢直接问皇帝姓名的小学子。
“我啊,嗯……我叫闻天知。”安临笑眯眯地说,然后看向杨盛。
她原本是打算直接报君明这个名字的,不过说名字的时候忽然想起古代是有为尊者讳的,君明这个名字估计全国都知道了,尤其是科举考生参与考试前还要把所有当代皇帝、先代皇帝的名字背一遍避免犯避讳,所以在说出口她前临时编了个名字。
其实安临原本是想直接用自己本名跟小皇帝的姓结合一下,说自己叫君临的,不过这个名字说出来跟自己直接报皇帝本名也差不多了,分分钟直接掉马。
毕竟就算是皇室成员,取名叫君临好像也太big胆了。
“杨盛。”杨盛也说出自己的名字。
安临记得古代亲近的都是称呼字的,就问,“可有字?”
“盛,字浅才。”
……
李笙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个人,摸了摸头,微妙地感觉有些委屈,又有点失落。
怎么不问他的字呢?他的字也很好听啊。
虽然他也明白对方本来就是冲着杨兄来的,但是……哎,算了。
——如果李笙有幸穿越听一听《一直很安静》这首歌,大概就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了。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李笙有点丧气消沉,默默夹菜吃。
过了一会儿,店小二拿着个小册子出来询问,“今日还有哪位客官需要退房?若未时之前未作登记,则顺延至明日。”
李笙连忙放下筷子抬起手示意,“这!”
喊完之后李笙看到这位自称闻天知的锦衣男子侧目看了他一眼,问出和之前杨盛相似的话,“你今日就要走了?”
“啊,是的。春闱结束,我也该回家准备来年的会试了。”李笙说,说完却见那人沉吟片刻,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说:
“不必急着走,不如在琼安留上几日,或许会有什么转机呢。”
说的是‘或许’,语气却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笃定。
李笙一怔,意识到什么之后,他的心脏忽然剧烈地跳动起来,怦怦怦地回响着。他不大确定地把一些话本里的情节代入到自己身上,又看看闻天知身上颜色低调,却价值不菲的衣物,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
难道,他这是遇到贵人了?
*
[杨盛(会元)
文治90 军事40 学识99 武力30 政治82 管理70 野心66 忠诚11 声望1300]
这是安临从那家客栈离开前特意回头一眼看到的数值,其他都没变,就忠诚从10跳到了11。
安临没忍住笑了,“看来浅才是猜到我的身份了。”
倒是李笙,最后那会儿神情是疯狂波动,忠诚却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大概是猜测到她的身份是什么跟官场有关的人,却没有想到她会是皇帝吧。
想到李笙的那个[特质:直觉],安临把各部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最后选中了一个大概最能发挥李笙特质的地方,对王修文说,“让大理寺在两天之后去找到李笙,先给他安排个大理寺文书的职位,之后把他在大理寺的表现记录下来直接呈给我。”
安临决定先看一看李笙的直觉能达到什么程度。
在古代,没有DNA检测、没有鲁米诺试剂、甚至没有现场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大理寺官员断案依靠的就只有一点粗浅的尸检和断案人员的推断能力,这使得大理寺宗卷中堆积了数不清的冤假错案和无头悬案。
安临有打算修整这一方面,但是她手下的官员断案能力半斤八两,没有神探狄仁杰,也没有黑脸包青天,换谁上去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