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模拟器(308)
“不必。”安临摇头否决了倪惊澜的这个提议。
“陛下?”倪惊澜不解。
“亭瞳啊,朕发现了,你似乎总是会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在祁冬寒看来本身就很乱来的屑皇帝十分不赞同地对倪惊澜说,“也许你会说每次你都是有后手有把握的,但风险也极大。像这次的情况,既然你对禹城士族有些了解,那么你呆在局外才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你就留在军中给信竹当军师吧,禹城不许去。”
“那就按照陛下说的。”祁冬寒深思后也如此说。
倪惊澜在安临不容违逆的态度下也只能说好。
亭瞳这个金卡吧,什么方面都还好,就是有一点,过于大胆,行事也太‘疯’了一点,这种疯就是那种玩赌博会一把全押,把自己人都给赌上的那种。
像是上次科举当场揭穿身份。
她是算得很明白,算准了皇帝哪怕不接受她成为女状元,也不会杀了她,凭着民学,就凭皇帝让女孩子也进民学。如果杀了她,那皇帝就别想让民学里的女孩子为朝廷所用,对皇帝忠心耿耿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是个正常的皇帝,是安临。如果是些神经病皇帝,比如一些姓高的,前一秒好言好语,后一秒暴起杀人的,那就都白搭了,倪惊澜都没有私下里接触过皇帝,就敢这么赌,完全是把自己也给押进去了的赌徒啊。
今天这帐中的谈话结束之后,祁冬寒顺势而为带着军队往北移动,往岚台移动,倪惊澜也留在了军中。
而安临则是在军队开始前行后与军队分开,单独上路去了。
往北方这么一路走来,她在路上看是看到过几个数值还可以的,但是重生者的影子是半点也没见到,想着与军队一起碰到重生者的可能性比较小,她就单独、额外地绕了一些路,同样也是往岚台-丹林郡那块儿去了。
一路上的流民已经少了,越往岚台一点,那田地里的干旱就越严重一些。
作者有话说:
第146章
岚台是三地中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地, 因为最靠近北方,也是百姓离开得最晚的,当安临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 岚台已经有很明显的干旱迹象了——要知道在干旱彻底演变成干旱之前,是有一个演变期的,在这期间, 是消耗当地的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等到这些全都消耗完之后,才会演变成肉眼可见的旱灾。
有些田中搭起了篷,调整了筒车的高度和大小,可以看出这里的百姓们已经很努力地想办法去救庄稼了。
安临脚踩在黄土的土地上,遥遥眺望远处的农田后的房屋, 蹲下来抓起一把泥土用手指捻了捻,干燥的泥土从她指缝间流下, 安临又揪了一根枯草在手里看了看, 这才站起来。
“岚台的百姓应该都转移光了吧?”她问。
“传出消息已经是月前,无论快慢应该都差不多了。”王修文答。
安临点点头,目光依旧看着前面的村落,“那为何前面的村庄还能见着炊烟?”
王修文闻言也看过去, 皱起了眉毛, “莫非是干燥失火?”
“去看看吧。”安临拍拍手掌,拍掉上面的灰, 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住对除了王修文以外的那些随行谛听说, “你们也隐藏在暗处就行了,全都这样呼啦啦地跟着, 排场未免太大了些, 太引人注目。”
“是!”
有了这个话, 扮作侍卫的谛听也跟暗中保护的暗卫们一样,隐入暗处,这下子明面上看着人就少了很多,只剩下安临和王修文。
顺着那个炊烟走到村庄后,安临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干燥失火,这地方的人并没有全都撤走,竟然还有几个过于年迈的老人留在了这个走空了的村落里。
安临找了一个老人询问情况。
“老人家,整个岚台的人不是都因为旱灾往西北迁徙了吗?怎么你们还留在这里?”
被安临问到的老人一只眼睛蒙着白色的翳,只能斜着另一只眼睛看人,被安临问了两声才听清楚她的话,缓慢地摇摇头,“县令老爷说过要所有人都走,都去满山,不过我们这些人都已经是一把老骨头喽,总归呢,也没几天好活,从岚台往满山得走多久啊,大概就死在半路上了,也葬不回家,还是不给年轻人们添麻烦喽。”
“现在人人都往外走,你们怎么还往里走了?”
安临敛下神色,“老人家,我们就是来看是否还有人没走的。今年这旱灾察觉地早,应对地也早,死不了多少人,总不能谁都走了,把你们落下了。”
“你们打哪儿来啊?”那老人家颤颤巍巍地问。
“县城来。”
“哦……哦,县城啊……”
安临与这个老人对话完之后又在村中别处走了走,打算看看这个村子里一共有多少老人留下,心中琢磨着怎么把这些老人也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