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闺令(229)
“咦咦,这个不是苏姑娘作过的那首吗?!”
“好像是啊!”
“还有这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名字叫《悯农》,作这首诗的人叫李坤。”
“还有这里,这里是中学读本,这里有《将进酒》,诗人却是一个叫李白的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
自葛先生将这三本诗词拿出来之后,整个风雪楼都轰动了,随着这一首首诗词念出来,很多人心中都相信了葛先生的说辞。
那三本书之中,虽然有几个人名重复的,但大部分都是不同的,若是同一个人,也有迹可循,作出来的诗词意境颇有几分相似。
以前苏苒出名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人质疑苏苒的,说她的诗词很乱,根本就不像同一个人所作。
一会儿是闺中女儿哀怨,像是愁苦,凄凄惨惨戚戚,一会儿是繁华锦绣,古往今来,一会儿又是塞外河山将军战马,一会儿又是归隐山林自得自乐,一会儿又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
如今看来,这其中确实是有问题。
“在下都说过了,这个苏苒的诗词肯定是有问题,你们都不信,觉得她是才女!”
“真是丢人了,这帝城第一才女,所作的诗词都是抄袭的,日后若是传了出去,我帝城的脸都丢光了!”
“什么帝城第一才女,谁说的?谁说的?从来没有人说过!都是底下的人在胡乱传!”
“这苏苒到底还要不要脸,别人所作的诗词,她竟敢拿来用!”
“这是仗着离城排外,人家都不爱出来,这才有这么大的胆子!”
“可不是,这等行径实在是令人生厌!”
“或许这些书册都是假的呢,有人要害苏姑娘呢?!”有人想要解释,被人边上的人骂了个偷学喷头,风雪楼闹成一团。
苏荐坐在二楼一处雅间处,居高临下看着大堂的人闹成一团,脸色发白,边上的人推了他好几次,他才回过神来。
他望着楼下的闹剧,心跳都加速了许多。
“你方才在说什么?!”
友人目瞪口呆,一脸震惊:“你们府上的五姑娘,当真是用了旁人所作的诗词?!”
说罢这话,又觉得太过直白,他正想道歉,然后看着苏荐脸色发白的样子,心中很是不安:“子荐,你没事吧?!”
子荐,是苏荐的字,与他交好的友人都是这般唤他的。
苏荐呼吸了一口气,好一会儿才摇头:“我没事,家中还有些事情,我今日便先走了,几位慢饮,帐记在我身上。”
说罢他便从席上站了起来,然后带着随侍匆匆离开。
屋内的几个人脸色都很不好。
“若此事是真的,子荐这回,怕是要受刺激了。”
“他们家的那个五姑娘,苏苒,真的是抄旁人的诗词?!”
“子荐也是倒霉,他这几个妹妹,一个个的都不消停!”
“可不是!”
“这叫苏苒的,胆子可真大,也不怕被人拆穿了!”
今日在这里的,都是好几年的同窗好友了,平日里关系都比较好,如今也是为苏荐担心的,若是苏苒抄袭一事成真,那苏荐怕是会受到波及。
读书人素来清高,不屑于做这些下作的事情,便是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也不会用他人的东西获取名利,一旦发现,是要遭到大家的鄙视的。
这个苏苒,是要害惨苏荐啊!
.
第175章 求祖母收留我吧
苏苒这边还不知道自己翻车了,正在可怜地求着王氏救太子。
王氏当然是不会答应这种事了,别说是办不到,就算是能办到也不会趟这个浑水,皇帝都废了太子了,他们这些下臣能有什么法子。
连同太傅府如今都已经闭门谢客,不打算管了,他们府上有什么法子,真是恨不得走远点。
“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能有什么法子。”王氏口气冷淡,架子端得老高,就看着苏苒假哭,“你也不要再提这话了,若是让人听见了,还以为我们对陛下的决定有什么意见呢。”
苏苒呐呐道:“祖母,我没有这个意思。”
王氏道:“我也不管你是有这个意思还是没这个意思,这件事就算是你说破了嘴皮子,我和你祖父也不会管的,你如今也不是我们府上的人了,眼见着就要晚了,还是快些走吧。”
王氏这是想赶她走。
苏苒一愣,这才想起这如今东宫已经被遣散,她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拿,跑了出来,如今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