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月亮(87)
谢知津便生出了一种错觉,好像卧室里的那扇窗户打开了,季声就站在雨幕里,他们离得很近,却隔着千万根雨丝。
这样的念头让谢知津一阵慌乱,半晌后走到季声身边,问:“怎么不早点休息?”
季声回过神来一笑,说:“雨声很大。”
雨声很大,所以睡不着。
“哦。”谢知津认可了这个答案,然后身后去抱季声的腰,舔着嘴唇问:“要不要亲一个?”
季声躲了一下,垂着眼睛摇摇头:“我今晚不想。”
季声睡前摘了戒指,说戴着太招摇了,在两个人在一起的第二天,他选择往回退了一步。
他心里想的是:或许他不该奢望那么多。
事后想想,这真的是一件小事,在称得上江涛骇浪的人生中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但哪一处载物容人的江堤,不是毁于微不足道的蚁穴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42章 距离
天气回暖, 谢知津越发忙起来。
他并没有察觉到季声情绪上的转变,仍然无可避免地要和白誉凑在一起谈工作上的事,甚至在三月初的时候飞了一趟加拿大, 也是和白誉一起。
他忙, 季声也忙。
谢知津出国半个多月,两人之间的联系少得可怜, 每每都是谢知津打电话过去, 说不上几句话就会被季声挂断。
“我要去录音了。”
“对, 今天加班。”
“你回国再说吧。”
简短精要, 诸如此类。
谢知津挂了这通不算漫长的国际长途, 躺在酒店的床上反复听酥耳以前的节目,听得昏昏沉沉,勉强暂时排解相思之苦, 第二天还要去和那几个拗得讲不清楚道理的外国人谈生意。
季声的忙与谢知津理解中的不太一样。
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小型的纪录片,高学屹无论如何也要让季声去录制旁白,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季主播的音色最适合录制这种娓娓道来的台词。
季声实在推脱不掉,勉强录了一期, 结果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高学屹就怎么也不肯放人了。
也不是他不愿意搭理谢知津, 而是他真要录的稿子实在太多, 以至于周末也要在电视台加班。
“这个春天, 我么一定可以看到万物复苏, 也一定可以等到春光明媚。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这是电台。
“穿梭于城市的洪流之中,寻找时光的记忆,讲述生活的只言片语终会倾盖入耳, 给我们忙碌的生活以小憩的时光……”
——这是纪录片。
录播室里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季声时常录到口干舌燥, 连平时对播音的热情都少了许多。
生活似乎总是在与他们作对。
这天季声录完音下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一下电梯就看到谢知津坐在大厅里等着。
谢知津懒洋洋地坐着,看见季声过来才笑了笑,满脸倦容地说:“怎么这么多稿子要录?”
季声没回答,而是有些意外的走过去坐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谢知津打了个哈切:“就今天下午,一下飞机我就过来了,本来想给你个惊喜来着。”
季声看出来他在这等了不少时间了,心里略感抱歉,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两个人就这么回了家,非但没有小别胜新婚的喜悦,反倒有些说不上话,因为谢知津絮絮叨叨,说来说去也就是他在工作上的事。
季声从来都不关心他的工作,听了小半晚上,却还是忍不住蹙了蹙眉,问:“传媒业这一块我不太懂,但对有声读物了解得还算比较多,现在国内外的有声读物业态发展明显向好,可你们这个项目怎么进展得这么不顺利?”
谢知津抬手去按自己的太阳穴,“资金一直跟不上,全靠白誉那边撑着,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还得再招商。”
大约是又提到白誉,谢知津自觉说错了话,连忙换了笑脸问:“不过……你要是能参加这个项目,那我们可就皆大欢喜了。”
季声侧过脸不去看他,“我不去,但凡和商业利益沾边的,我都不喜欢。”
这大概就是季声不喜白誉的原因,因为他觉得白誉把利益看得太重了,商业上的利益,人情世故中的圆滑,家世优渥的高高在自动在他们之间划了一条线。
季声绝不会把白誉这样的人当朋友。
但谢知津是会的,谢知津原本也是这样的人。
季声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谢知津回国儿产生太多的波澜,他们依旧各自忙各自的工作,相敬如宾的态势让人浑身难受。
直到有一天季声回办公室的时候,发现林春晚正坐在桌边偷偷掉眼泪。
“怎么了春晚,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