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娘子美又娇(194)
沈正清几人忙着向大家解释:“各位,今天的卤肉已经卖完了,还没有买到的客人请明天再来,我们明天还会继续到这里来摆摊的。”
顾元元说道:“谢谢大家照顾我们生意,我们明天还会再来的,欢迎大家明天来买。”
好说歹说,总算把大家劝走了。
这么好的生意,让附近几个摊贩看得目瞪口呆。
隔壁卖鸡蛋和青菜的大娘喃喃自语道:“抢得这么厉害,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卤肉不要钱呢。”
一行人开始收摊,准备回家。
回去之前,顾元元让他们去买猪头和猪下水,给明天的生意做准备。
沈正清问顾元元道:“堂嫂,今天的生意这么好,你说我们明天是不是可以多准备一点卤肉?”
沈长平,沈长安在边上不断点头。
沈长平连声附和道:“对对对,我觉得再多几个猪头和几副猪下水也卖得完。”
沈长安狮子大开口:“不然,我们明天准备七、八个猪头?”
这也太狠心了,还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不成?
顾元元摇头:“不行,七、八个猪头太多了,卖不完的。”
她想了想说道:“明天出摊,按今天的量加一倍就足够了。”
第150章 赚钱了
顾元元说:“做生意讲究一个过犹不及。”
“与其准备太多,到时候卖不完浪费掉,还不如少准备一点,卖完了就收摊。”
“也可以给顾客造成一种供不应求、去晚了就买不到的感觉,反而更有利于长远的生意。”
沈正清听得不住点头,觉得又学到了一点。
沈长平,沈长安两兄弟买了四个猪头回来,因为猪头买的多,人家就把几副猪下水白送给他们。
接着还要去买卤料。
家常版的卤肉包其实用不了几种香料,但是去药铺购买的时候,却不能仅仅只买要用的几种,否则别人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秘方也就不成为秘方。
顾元元带着他们去买卤料的时候,多说了十来味药材,让药铺的伙计分别包起来,等回家的时候,自己再拿出来重新配料成卤肉包。
至于其他多出来的药材,也不是完全没用的,有些可以配成其他卤料,有些可以配成凉茶喝,总之不会浪费就是了。
沈正凌寄存好牛走回来,就发现这边的摊子已经开始收摊了,又返回去牵牛过来拉车。
回去的路上,又找了个杂货铺,买了一批碗,大碗小碗都有。
因为方才卖到最后两碗的时候,买卤肉的人嫌弃油纸包包不住汤汁,每碗多加了一文钱,把他们用来装卤肉的碗给一起买走了。
这件事给顾元元带来了启发,决定买一批碗放在摊子上,进行有偿打包,想要连碗一起端走的,多加一文钱。
像这种粗瓷碗在杂货铺里,一文钱能买两个,长年累月下来,光是卖碗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虽然他们出门有点晚,但是因为生意好,卖得快,回到灵湖村的时候,还能赶上吃中饭。
沈长平,沈长安几人连饭都顾不得吃,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算钱。
为了方便计算,今天买材料的钱,是从家里另外拿出去的,摊子上收回来的钱,他们一分没动。
把装钱的木箱子抱进屋,把里面的铜钱全部倒在桌子上,几个人围坐在桌边,一文两文的开始数。
一连数了两三遍,最后得出一上午两锅卤肉的钱,共五百六十八文。
按照顾元元教他们的办法,减去六十六文食材成本,五十文香料成本,十五文牛车成本,五文柴火成本,清洗时的油和杂粮面算一文钱,甚至那两个碗也减去了一文钱。
合计成本一百三十八文。
五百六十八文钱收入减去一百三十八文钱成本,他们这个摊子早上赚了四百三十文钱。
除去该付给顾元元的一半,他们还能剩下二百一十五文钱收入。
这可比去镇上给人打零工强多了。
如今去镇上给人干活,一个壮劳力,每天也不过才二十五文钱,还得早出晚归。
而且这还是因为今天的卤肉少,明天摊子上的卤肉增加了分量,收入也会跟着增加。
沈全禄一家笑得合不拢嘴,忽然就觉得生活有了奔头,干起活来更带劲了。
多回来的两锅卤肉汤拿来下饭,一家人放开肚子吃了个饱。
有了这门生意,他们以后再也不用像之前一样,连饭都不敢吃饱了,也不必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吃完饭,陈翠莲和方雪花两人立即动手,清洗猪头和猪下水,沈长平和沈长安两兄弟跟着一起帮忙。
沈正清给顾元元送钱过去。
二百多文的利润分成,再加猪头猪下水还有牛车的钱,一共两百九十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