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今天退休了吗(106)+番外
“你也来了几天了,你嫂子明天亲自下厨,给你接风,一定要来啊。”
季柳写军报的时候倒是没有真的将将士住在家里这样的事儿写进去,只是说了些训练要加强的一些官话,只是萧云昊毕竟不是不谙世事的小皇帝。
这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张世贵治军不严,军风散漫的意思,朔州是重镇,不容有失,他想了想还是揣上了这份儿军报赶在晚膳前到了萧衍府上。
这个时辰萧衍多半是在书房,他直接过去果然在书房看见了那人,萧衍抬头看见他还有些惊讶,毕竟这孩子不是上午刚走吗?
萧云昊对上的神色有些不自在,自怀中掏出来这本奏折
“你看看吧。”
萧衍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低头拿过那本奏折便直接展开,萧云昊直接坐在了一边的圈椅上,喝了一口下人刚奉上来的热茶,才出声
“季柳从前和他可有过节?”
萧衍放下了奏章便明白萧云昊怎么有此一问了
“季柳从前一直跟着我,虽也去过北境,不过和张世贵倒是没有见过,两人不会有什么过节。”
萧云昊沉吟片刻
“既然从无过节,那么些奏章上的内容便可信了几分,朔州军纪当真如此吗?”
朔州是边塞重镇,若真如奏章上所讲的这样,那么就要重新考虑张世贵还适不适合继续任朔州参将了。
“陛下,张世贵镇守朔州多年,从未有失,季柳年轻气盛,又刚入朔州,还是再等一等吧。”
萧云昊微微皱眉
“你不信季柳吗?”
“季柳是我带出来的我怎会不信,京周大营中规中矩,他领的也是练兵的差事,未曾真正掌兵,他要和张世贵学的还多着那。”
萧衍话音落下抬手端起了茶盏撇了撇上面的茶叶。
萧云昊微微有些不解
“京周大营的兵将从前也是上过战场的,但凡治军自是要严整严明,季柳严格要求将士也没有错啊。”
萧衍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问出声
“的确没有错,但是军和军还是不同的,这京畿周边的守卫军,包括守卫宫城的禁军与常年驻扎边塞的守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如何不同?”
“京畿守卫军和禁军常年在天子脚下,行事自然规矩,这样的队伍除了日常护卫宫城也不会真的碰上搏杀械斗,而边境困苦寒自不必说,一旦兴起战事那么随时都要上战场,这样的军队都有脾气,这脾气就和带兵之人息息相关。”
“所以这个张世贵是个什么脾气的人?”
萧云昊忍不住问出声,萧衍笑了一下
“这个张世贵的年纪已是做祖父的年纪了,早年他曾是劫富济贫的山匪出身,身上带着一股子匪气和江湖中人的义气,这样的人带兵自是不可能规规矩矩,但是战力却是不打折扣的。”
萧云昊活了两辈子也未曾真的亲自带兵,这样的话倒是第一次听说,他突然抬头看向眼前的人笑着问出声
“那你带兵是什么样的脾气?”
“黑甲卫是我亲自带出来的,陛下倒是没有见过,待日后陛下见见便知。”
萧衍的黑甲卫确实是甚少在金陵出现,萧衍摄政多年,黑甲卫都一直驻守北境,大梁百姓大多只知道黑甲卫以一当十,所向披靡,却真的很少有人亲眼见过。
却说朔州,季柳盛情难却还是到了张世贵的府上
“季老弟这酒还是从前王爷来朔州没喝完的,我给埋了起来,今儿个咱们一醉方休。”
张世贵抱着酒坛子跟抱着宝贝似的,季柳听他提到萧衍倒是有些意外,看见张世贵打开了酒坛子,一股烈酒特有的香味儿飘了出来
“嗯,陈年的烧刀子,确实是王爷喜欢喝的酒。”
季柳跟着萧衍多年,对他喜欢喝什么样的酒自然是了解。
“来来,吃菜,今天的菜是你嫂子亲自做的,这猪手都是她卤的,尝一个。”
张世贵一筷子将半个猪手夹给了季柳,随后自己也来了一个。
作者有话说:
交代一下背景
要打仗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瞒着小皇帝
张世贵连筷子都不用了,直接上手抓着卤猪蹄,嘴边蹭的都是油,这吃相让季柳微微愣了一下。
虽然军中之人大多不拘小节,不过这般请客吃饭吃的如此香的他倒是第一次见到,北境的军营吃的自然和京郊大营比不得,见张世贵都这样吃,季柳也就不客气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喝酒,都是军营里出来的,两人的酒量都是不差,这烧刀子配卤猪蹄在这大冬天一吃,真是一个香。
这酒一喝上话也就多了起来,这些日子季柳也没有在这大营里白待,白日里的时候他便和这里有些年头的老兵一块儿聊天。
倒是发现这朔州的兵将这般“松散”还真不是一日两日了,至少在张世贵在这里统兵的这些年就是这样,但是出奇的是,虽是这般“不正规”的兵将对上北元却甚少打过败仗。
酒一喝上头季柳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及了,还真的就将这话说了出来,张世贵听后抬起手拍了拍季柳的肩膀,一个大油手印留在了季柳的肩膀上
“季老弟啊,你说我们从军打仗是为了什么?”
“自是为了大梁子民,身为大梁男儿当为家为国而战。”
季柳氏族出身,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爱国,他十几岁就跟着萧衍,更是一身的正气和傲骨。
“说的好,季老弟是一身的热血,忠君报国,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天书,这朔州的兵将更是大字都不识几个,他们来当兵,说一句大不敬的话不是为了大梁的百姓,他们不过是不想自己的家乡再被铁蹄踏破而已啊。”
说完张世贵抬头引尽了杯中酒
“季老弟你要是有空可以去附近的村子里看看,那里家家几乎不见几个我这年纪的男人,家家都是老寡妇。”
季柳没听明白,有些不解
“这是为什么?”
“你年纪不大,不知这里二十几年前是何等光景,当年北元节节败退,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与大梁对立,他们担心身后身为汉民的朔州百姓奋起反抗,便下令屠城,这城里城外尸横遍野,家家的男丁都出去打仗了,只留下了家里的老幼妇孺。”
季柳愣住了,他知道北元有“后不留人”的规矩,却不知朔州竟然也遭过屠杀,张世贵的眼中有些浑浊的泪光
“我那时候迫于无奈落了草,连带着救济点儿那活下来的妇孺,后来便带着弟兄抗击北元,这里的人啊,打了半辈子的仗,守护的不过是家里的几个至亲之人而已。”
话说到了这里季柳便明白了,他并非是第一天从军,他见过军纪严明,热血滔天的军队,他感受过刀架颈侧的森寒,也体验过杀红了眼的疯狂。
在战场上最让人难受的莫过于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地倒在眼前,不要命的人才是战场上最可怕的,他至今有些明白这朔州的兵将为何和北元对峙多年也不落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