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今天退休了吗(15)+番外

作者: 岑清辞 阅读记录

瓦剌大帐中吉也宴请瓦剌各部族首领,他高高举起酒杯,鹰目中的野心似乎可以燎原

“大梁已经没有了萧衍,没有了黑甲卫,万里肥沃的土地正等着我们的铁蹄和牛羊。”

“可汗,鞑靼部扎哈可汗同意了您的计划,即刻便带兵出发,阴山以南的九原便是他们的目标。”

吉也眼里是意料之中的神色

“通知扎哈可汗,不用着急,大梁的小皇帝正在赶往幽州的路上,亲征?呵,有意思,那便让他再多走两天吧。”

萧云昊每天晚上的时候都会召集众将在帐中议事,秦城的奏报也会在这个时候给众将参考,只是这一日徐辉和武烈的眼中都有些疑虑

“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说。”

萧云昊虽然是亲征但是他自知并不深谙兵法,也并不会刚愎自用,反而善听属下部将的意见。

徐辉和武烈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怀疑

“陛下,末将觉得此次瓦剌出兵可能有诈。”

萧云昊骤然抬头

“什么意思?”

“您看,瓦剌活动的范围位于燕云正北部,幽州是直面他们的中原门户,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卡,秦将军坐镇幽州多年与瓦剌数次交手都未落下风,所以瓦剌若是此次进犯定会将幽州视为最难啃下的一块儿骨头,所以他们很可能集结部队从檀顺两洲打通入口。”

徐辉指了指地图上瓦剌活动的范围,萧云昊对于北境的地图已经熟悉的闭着眼睛就能描绘出来了

“朕已经东昌广平的驻军前往增员,所以你觉得有诈是什么地方?”

“陛下,按照之前接到的奏报和现在的形式看瓦剌确实很有可能集结在檀顺两洲,但是末将觉得不对的地方是这个吉也。”

“吉也?”

“是,吉也是瓦剌老汗王的三儿子,末将随摄政王出征的时候曾经数次与他交手,摄政王当初对他的评价是手段阴诡,野心昭著,这个季节瓦剌是粮草不挤的时候,我们得到他们行军不足百里的消息已经五天了,却并不见他们兵临檀顺两洲城下。”

萧云昊心里微微一沉,目光中有两分危险

“你怀疑他们是诱敌?”

作者有话说:

重生倒计时开始

猜猜即将上线人物

随萧衍征战的人就是不一样,当年萧衍身边的副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第三十二章 姜凉来信

萧云昊微微皱眉

“诱敌诱的是谁?瓦剌就有信心能够灭了朕几路大军?或者他在诱的人是朕?”

徐辉的目光看向地图,盯着的方向却并不是檀洲和顺洲,他伸手指了一个方向

“陛下,鞑靼和瓦剌位于大梁北方,想要入侵中原除了燕云十六州便是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以北正是鞑靼的领地。”

萧云昊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地图,心里突然一惊,他看向面前两个久经沙场的人,在徐辉和武烈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怀疑和凝重

“鞑靼?”

武烈在这个时候出声

“陛下,鞑靼和瓦剌虽然一直不合且有摩擦,但是他们都是蒙兀之后,同是北元,在他们眼中大梁才是最大的敌人,鞑靼和瓦剌若是真的打成了某种默契,共同对抗我们也不是不可能。”

萧云昊的手骤然握紧,这个猜测让所有人的心中都是一沉

“来人,速去暗中探查鞑靼的动向来报。”

萧云昊的命令刚刚下下去,外面很快就传来了一阵骚动

“有刺客,护驾。”

“不是刺客,不是刺客,有信。”

很快便有拿着一节羽剑的兵士前来禀报

“陛下,方才有人射过一支箭到军营中,箭的后面有纸条。”

“呈上来。”

萧云昊接过了羽箭,拆下了后面的飞书,书信上只有九个字

“瓦剌鞑靼密谋,九原危。”

“是谁放的箭?人那?”

萧云昊急声问来宋信的那个兵士

“没有看见人,那人的身法太快了,箭射过来只看见一个残影就不见了。”

萧云昊挥手让他下去,展开纸条和徐辉两人看了一下,徐辉只一眼就认出了些信中的字是出自谁人之手。

“陛下,这字是姜凉的,不会有错。”

“姜凉?”

骤然听见这个名字萧云昊顿了一下,他知道当年姜凉愿意留在军中是因为和萧衍的一个赌约。

也知道萧衍在临终前作废了那纸赌约,朝堂终究不是姜凉的归宿,他在萧云昊亲政的第二年冬便辞了官不知去向,现在却送来这样一封信。

“陛下,臣相信姜凉,他送这样的信恐怕是已经探查到什么了,瓦剌极有可能已经和鞑靼联手,九原正是从河套入中原的一个重要关卡。”

徐辉曾经和姜凉并肩沙场过,对他传回来的消息绝无怀疑,那么这便印证了他们之前的猜想。

萧云昊看着墙上的地图脸色铁青,现在他再不明白瓦剌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就是傻子了。

他唇边的笑意极冷

“吉也这是在等着朕那。”

九原北面与鞑靼只隔着一座阴山,是他们大意了,九原的守城兵将数量有限,更没有幽州一样的地理优势,若是鞑靼真的大举进犯,那么九原必定失守。

而吉也到了如今也没有进犯就是在诱他过去,吉也用他自己做饵料,就是为了吸引大梁更多的兵将赶往檀顺两洲,一旦兵马都在檀顺两洲集合,那么九原必定空虚,便给了鞑靼进犯的机会。

作者有话说:

船上的网不好

要是发不过去就明天早上看吧哈

第三十三章 朕其实挺羡慕你的

萧云昊下令留下五千的疑兵由武烈带往幽州,抽掉东昌广平一半兵马秘密前往九原,大军连夜出发。

萧云昊一路改道急行军,九原位于河套平原,要比幽州远上不少,之前提前运送的军粮也并不在这个方向上,大军不得不每日只吃两顿饭。

晚上安营扎寨,萧云昊到底没有经历过这些,心里有些急切,他们察觉的太晚了,若是来不及赶到九原,待鞑靼铁蹄踏破阴山那么就很棘手了。

篝火之下这位年少帝王的脸上流露了几分担忧和紧张,徐辉递过来了一碗汤

“陛下,喝碗热汤吧。”

萧云昊接过了碗,微微招手示意徐辉坐下,可能夜晚之下人的情感都会放大一些

“若是萧衍还在,或许便不会这么晚察觉鞑靼与瓦剌的密谋了。”

徐辉有些欲言又止,萧云昊笑了一下,火光映照之下年轻帝王的脸上多出了些亲近,这朝中的武将,年轻一辈中最得他倚重的便是曾经跟着萧衍数年的徐辉。

“有什么话便说,朕又不会怪你。”

“陛下,今日这样的场景可能摄政王已经司空见惯了。”

萧云昊像他看了过来

“如何?”

“末将之前在摄政王帐下,曾经听他说过一句话,不到敌寇卸甲俯首不可轻易言胜,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所谓兵不厌诈便是如此。”

上一篇: 重生之赖着不走 下一篇: 重生之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