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199)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冬生也很兴奋,对小孩子来说,只要父母在身边,去哪都是新鲜的体验。

许问其实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算多,但她还有个聊胜于无的金手指魔镜。

在家时,许问就查了改革开放相关的资料,尤其是脚下这片土地相关的。

这得从去年说起,去年兴起一片领导出国考察热。

这里的领导指得是国字开头的那种。

某位特别受人敬仰的领导,在日本参观了人家发达的工业,尝了人家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

十分感慨。

因为自己的国家落后实在太多了,九成九的国人也没用过这什么微波炉。

像魏庄公社这样的地方,大部分的生产队连电都没通。

当时其实已经在考虑经济建设的事,可到底从哪方面下手呢?

这位领导还去过另外一个国家,一个跟我们国家国情差不多同样相对落后的国家。

但这个国家进行了招商引资,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生意人到自己国家来建厂。

落后国家提供土地以及适合他们该厂房的相关条件和政策。

那对落后国家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这些厂都要交税。

他们盈利的百分之三十五将直接交给落后国家。

其次,增加百姓收入。

建了厂就得招工人。

随着大批知青返城,本就饱和的国营单位根本容不下这么多待业青年。

如果招商引资的事能成,那这么知青就业的问题就能解决一部分。

再次,还能拉动地方经济。

事是好事,为国为民的领导也想在自己国家试试。

可是怎么试在哪试也是个问题。

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就像我们一直跟着某大国学习对方的社会主义经验,但,实际上,很多政策落实到自己国家是有些水土不服的。

恰好这时,鹏城一位干部的申请一层层递到了上头。

早在鹏城变成特区前,还有一个不怎么为人知的事件就像南美洲煽动翅膀的那只蝴蝶。

这只蝴蝶是一个海港。

在这个干部的提议中,海港主要就是为了进出口贸易服务的。尤其是隔壁的香江。

那时候的香江相对发达,雇佣工人的成本要很高,就如海港看中香江的资源,香江也看中了海港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其他政策。

国字领导觉得这可以试试,但名字不行,不能那么重的资本主义味可以改叫自由贸易区,并且给这个干部划了半个岛让他试。

可据这个干部说,他当时思想没那么开放,胆子没那么大,没敢要半个岛,只要了一小块地方。

后来回忆起来,还有些惋惜和遗憾。

但,就因为这个港口蝴蝶动了下翅膀,就煽动了一场经济改革的春风。

许问给许闻他们讲这些的时候,是在某家茶餐厅吃早点。

二叔跟许闻都知道许问是大学生,对她的博学也没什么疑问。

路远征知根知底,只静静地听着,目光时不时看向窗外,似乎在寻找许问曾经给他描述过的未来。

但是肉眼可见,这里还是一片荒凉。

依旧是渔民为主,小镇或者说县里就那么一条大马路,不见一辆汽车。

不过外国人和外地人越来越多。

就像他们在的这个茶餐厅就是香江人开的,吃饭不要票,还不贵。

想这样的饭店,还有好几家,都算是招商引资引来的。

冬生最喜欢的是奶黄包和肠粉。

一直在喊“太好吃了!”

许闻看看冬生,再看看盘子里造型可爱的奶黄包,眼里闪过一抹难过。

许问知道他这是想起春生和桑小青了。

过了会儿,许闻抬头,满脸坚定:“我一定会在这个地方出人头地的!”

许问点头:“哥,我也相信你能。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有很多不完善的政策。这些政策可以帮助咱们这样的人白手起家,但也方便很多不法分子钻漏洞。咱们都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千万不要为了贪钱干一些铤而走险的事。”

“我知道。”许闻点头,“你放心。为了小青跟春生我也不会胡来。”

吃过早饭,几个人又围着这座不大的城市逛了一圈。

尤其是围着几个招工的厂房看了看。

到了傍晚,还看见有些摆摊的小贩。

他们都骑着脚蹬三轮,货品就摆在三轮车上,一看见苗头不对,骑着三轮车就跑。

不过这里管的比魏庄松很多,几乎可以说是半公开的存在。

许闻往地摊上多看了几眼,大约是在琢磨自己能不能干。

到了第二天,许问帮着他在最繁华的地方,租了一间房。

二叔直咂舌,“这也太贵了!”

“贵是贵了一点儿。但是这里交通便利。附近大厂不少,离码头也近,方便你们找工作和上工。”

二叔一想是这么个理就不说话了。

跟房东签完合同,许问他们退了房,帮着许闻和二叔把行李搬过去。

许问把许闻叫到一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千块钱,递给他。

这一千块,有在岛上攒的,还有桑小青还给他们那五百。

许闻忙摆手,“这钱我不能要!娘给我带了不少,我够花。”

“这不是给你花的。”许问道,“这算是我跟你合伙做生意。”

“啊?”

“我知道你不愿意去打工,觉得打工跟种地一样挣得是死钱。可做生意需要本钱。我出钱你出力,咱兄妹俩合伙做生意。”

许闻想了下,还是摇头,“我就想跟他们一样摆摊,用不了这么多。”

“你先拿着。做买卖赚钱或许多,但风险同样很大。你第一次做买卖,不能保证进来的货会受买家喜欢。也不能保证全卖出去不压本。试错是需要本钱的。”

许闻还是没接,“这事路远征知道吗?你不能总往家里拿钱。两口子过日子,你三番四次往家拿钱,再引起矛盾就不好了。”

“你怎么也这么迂腐?”许问翻个白眼,“第一,路远征知道,我没瞒着他,他同意。第二,我没三番四次往家拿钱。只是在你盖房子的时候帮了一把。这一次不算,这是咱们两家合伙做生意,不算白给你。”

许闻这才伸手把钱接过来,“那赔了算我的,赚了咱俩对半分。”

“说了合伙做生意,哪有只赚不赔的?赚了你七我三,毕竟我只出钱不出力。赔了咱俩对半分。”

许闻没跟许问争,正好二叔回来,许闻把钱先收了起来。

叔侄,之前因为二婶的事也不算亲厚,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说财不露白。

许闻暗暗打定主意,等赚了钱,跟许问对半分。

把二叔和许闻安顿好,路远征跟许问该启程回彩虹岛。

路远征的假期告急,他得按时回岛报到。

临走时,许问再三嘱咐许闻,“二哥,即使想做生意也不要着急。你先找份工作干着,哪怕去码头扛大包。晚上不工作了多去摆摊的地方看看听听,什么样的受百姓欢迎好卖?以及执法部门每天巡视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被抓了会什么后果?这些你弄清楚了再做买卖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