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207)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战士们齐刷刷地又把目光收了回去,恢复刚才的动静。

他们又不傻,这得跟蚊子有杀父之仇,才能拍出这样的动静。

还有,现在有灯,光线比以往好,有眼尖的战士看见他们教导员脸上一个通红的巴掌印。

这打蚊子也太……!

但,主官也不是他们能议论的,假装不知道没看见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良久,许问抬手在宋宝英手上轻拍了下,“嫂子,明天我请你吃甜点吧?”

今天这场合不适合深入聊天。

宋宝英点点头,“那我可有口福了!一直听说你做的甜品特别好吃!”

话题就这么扯开了。

不管宋宝英多少委屈,在外她跟石磊就是夫妻,面子还是得给。

闲聊了几句,气氛才稍微缓和一点,又陷入另外一种悲伤。

有个词叫生离死别。

这一晚是送别宴,意味着前两个字,生离。

老兵们今晚都换了白碗喝酒,怎么痛快怎么来。

入伍这些年,只有今晚,他们能在军营里放开喝,不用再守任何规矩。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新兵。

新兵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坐在马札上。

腰背挺直,双腿与肩同宽。

不管会不会喝酒都没他们份。

都安安静静得在他们教官的带领下,像一群看客一样,撸串看着老兵痛快喝酒痛快哭。

许问看见很多新兵脸上闪过迷茫,现在的他们大约还很难体会老兵现在的心情。

刚开始气氛还是很欢快的。

老兵们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嘚瑟。

“劳资明天就能回家了!回家!你们羡慕不?”

“老婆孩子热炕头!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

“再也不用听哨起床,不用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不,我以后都不叠被子!”

“主要再也不用听着炮火声提心吊胆的!回家过年我都不许家里放鞭炮!”

“……”

不退伍的战士们,也都笑嘻嘻地说着恭喜。

“羡慕!特别羡慕!代我给嫂子问好!”

“你想的美!回到家就不用工作了?就不用赚工分了?还是得按点起,说不定比我们起的早睡得晚!”

“等我退伍回家了我也不要叠被子!”

“愿以后再无战争!干杯!”

“……”

几碗久下肚,聊天风格就换了。

老兵们各个含着泪,不退伍的战士们,也眼中含泪,甚至嚎啕大哭。

“我不想退伍!不回去能咋办?家里老爷子要退休了,非要我回去接班!”

“这一走就回不来了!我穿这身衣裳十六年!脱下来我舍不得,知道吗?”

“我是不敢回去!十二年,很多习惯已经养成了。咱们这里跟外面的世界不一样!我怕我回去不适应。可再不回去我家丫头都要长大到嫁人了!我都没好好抱过她!”

“我当初是被家里人强给扔到这里来的。家里嫌我混说管不了我。我刚到这里的时候连床都没自己铺过,做梦都想着回家。天天盼日日盼,好不容易盼到今天。然后……我后悔了!退伍申请批下来那天我就后悔了!这辈子我都没第二次机会再穿上这身衣裳了!”

“……”

留下的战士还得反向安慰。

“回去吧!每天按点上班,按点下班。没事干了溜溜鸟钓钓鱼,日子咋也比现在轻松不是?”

“你穿这身军装的时候还得干仗。现在和平年代没仗打了,在哪都一样!回家歇歇,多陪陪老婆孩子。”

“就是!再不回家连女婿都给你找了!小棉袄多好?回家好好教孩子。”

“你哭个屁!一天到晚就数你嚎的最欢!天天吆喝退伍退伍的。赶紧回家当你的少爷去!想当年你刚新兵入伍时没少给老子找麻烦!老子是你的班长不是你的保姆,一天到晚伺候你伺候的都想给你扔出去!”

“……”

老兵们喝嗨了也喝醉了,语无伦次的笑骂嬉闹。

他们舍不得,舍不得这身军装,舍不得这群战友,也害怕重新融入一次环境,确切地说怕再也融入不了普通人的世界。

战士们没有禁酒令但是彩虹岛有限酒令,只能浅尝辄止,安慰着要退伍的老兵们。

路远征跟石磊也被叫了过去。

曾经他们带过的退伍老兵都纷纷给他们敬酒。

敬完就开始骂他们。

说路远征当年多不是东西,训练是真狠,把他们当牲口一样!

路远征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挑挑眉,“劳资不对你们狠,你们还能站在这里骂我?”

坟头草都得一人高。

其中一个骂着骂着哭出来了,“我很少过生日,也很少记得自己的生日。可我下连队以后过得第一个生日我记得!那天下雨,很大的雨!我们在外面训练结束后又冷又饿又累!”

多数新兵入伍时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年纪,正好是怎么都吃不饱也不长肉的年纪。

训练一天结束,确实累到不行饿到不行。

但新兵训练往往把孟子“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这几个词体现的淋漓尽致。

口号是“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事实是,真有新兵一边哭着喊口号一边训练。

要不是入伍后就没了自由身,很多新兵早打退堂鼓转身回家了。

可他们没后悔的机会,只能咬着牙练。

大雨瓢泼还得站军姿。

那一天,恰好是这个老兵入伍后过得第一个生日。以为要像以往一样饿着肚子回班里,结果全班被带到了食堂。

一锅热气腾腾的炝锅面条。

其实那会儿面条已经泡了一段时间,软塌塌的。

可班上所有的人都狼吞虎咽,包括他。

他是一边哭一边吃那碗面。

他端着酒碗跟路远征碰了一下,“路营,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他们都不知道,我的面条碗里还有一个荷包蛋!”

“你是不是傻?大家都知道。”其他人拆台,这是惯例,每个人都一样。

路远征其实已经不记得这个小插曲,每年都会有新兵入伍。他亲自带过的也有几千人。

每个新兵来队第一年都会给过生日。

哪怕在战场上。

不过如非必要,战场也不需要新兵上。

别看有时候老兵经常欺负新兵,使唤他们跑腿,比如帮着买个烟或者给洗个衣服。

真上战场,老兵就像护小鸡的母鸡一样,把新兵保护在后方,他们不倒下,新兵就是安全的。

在路远征的记忆里,那个雨夜的一碗面只是例行公事,却成了一个战士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石磊也差不多,事实上他比路远征资历更老,带过更多的兵。

路远征升的快跟他平级是因为路远征的军功章都是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

是一次次实打实的军功累积起来。

石磊比路远征,稍微差了那么一点,在资历上加了一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