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338)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许问刚给小夏初脱掉棉裤,朱美珍也端着温水进来。

许问接过温热的帕子轻轻给小夏初擦拭。

没心没肺的小丫头呲着仅有的两颗牙齿朝许问笑。

朱美珍摇摇头,又好笑又生气:“这丫头也不知道随了你们谁!怪会哄人!”

这个问题许问也回答不上来。

朱美珍只是感慨一句,也不是真心想知道答案,摇头叹息:“你们兄妹几个都是这么长大的,包括春生。那些皮小子们还好,没那么心疼。就是你跟许望小时候……别你们,就现在,你看生产队哪有几个像你这样舍得用尿布的?大家都是沙土。那会儿你跟许望每次换土,有时候换得晚了是真的心疼。

一个个那小屁股淹的!!唉!”

许问给小夏初准备的尿布都是棉线的吸水好的布料。

尽管她觉得这跟尿不湿比差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但,小夏初的待遇已经是孩子里比较好的。

最起码在桃源生产大队是独一份。

在魏庄公社,大部分百姓家里,小孩子白天或许会用尿布,但多数时间都是“沙袋”。

这种沙袋不是练拳的沙袋。

是家里的妇女用布缝合一种,有点像睡袋,下面像个普通的袋子上面是开着的,有几根袋子,可以系在孩子脖子上。

往往家里人去黄河边上弄些沙土回来,过几遍筛,筛去小石子大颗粒,只留下细细的沙土,然后用锅炒。

炒干沙土里的水分,只留下发白的细沙。

等到铁锅里的沙土晾到不烫手,就装进沙袋里一部分,再把婴儿放进去。

温温软软的沙土睡起来还挺舒服。

就算偶尔尿一次,也会很快被吸收了不淹屁股。

“要不……”朱美珍接过许问手中的帕子,换了一条干净的给她,“让你爹去推一车沙土来,咱也给小夏初做个沙袋?”

许问摇头拒绝:“算了吧!她从小没睡惯那个,这一放进去指不定怎么闹腾!”

朱美珍也是随口一说,不强求:“也是!这丫头从小干净习惯了!再说,沙土也有不好的地方。还是得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换土。

要不然尿透的沙土更冷。”

许问点点头没说话,心想,说起来这沙袋跟尿不湿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夏初出生的时候,许问不是没动过心思,想弄点尿不湿。

她也问过魔镜,魔镜说其实早在四十年代初尿不湿就问世了,但不是给普通百姓用的,是给宇航员用的。

目前来说,国内还没有专门卖宝宝尿不湿的。

最起码魔镜的资料库没有。

之前在彩虹岛,换尿布也不是多麻烦,许问也忙懒得研究尿不湿。

如今这回了北方,才意识到尿不湿的必要性。

许问给夏初穿好裤子,重新塞好尿布。

尿布往往得叠成长长的一条,从前裆上方一直兜到后头塞在腰上。

七个月左右的小夏初已经能稳稳地坐住,只是这个阶段,看见什么都想往嘴里塞。

不给吃就吃自己的小拳头,加上长牙的关系,动不动就口水长流。

许问给她两个煮过的小玩具让她磨牙,自己倚在叠好的被子上,思索做尿不湿的可能性。

尿不湿的制作原理,不用魔镜,许问也知道,无非是高分子吸水材料为主要内材,无纺布和塑层为底料。

问题是知道也不一定能做到。

魔镜说流水线生产的尿不湿是通过机器,现在许问上哪买机器去?

不过,许问突然觉得开什么厂的问题解决了,她决定要做母婴用品,就从尿不湿开始。

但,这是回彩虹岛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解决小夏初的尿不湿问题。

该怎么办呢?

许问想了半天决定,先手工缝制两个尿不湿,临时用用。

高分子吸水材料许问上辈子倒是经常见,比如那种水弹。

经常会在玩具枪里配备,刚拿到的时候,一个个蓝色的子弹比小米粒大不了多少,但是泡水后会比一般的黄豆粒还大一点儿。

还有很多地方都能看见。

比如烟灰缸用的一种香氛沙,小小一袋倒进去,加一点水就会布满烟灰缸。

想到这里,许问闭上眼,召唤魔镜。

“魔镜魔镜,宝宝想知道水弹是怎么做成的?”

魔镜迅速给出了结果,可惜不是许问想要的。

许问再问,“魔镜魔镜,宝宝想知道sap是怎么做成的?”

sap是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缩写。它有很强的保水能力,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是千倍的水,也是卫生巾、纸尿裤的原材料。

许问仔仔细细研究过后,开始搜集相关的化学原材料来制作。

一忙就是好几天。

等做出来sap,已经到了大年三十。

许问按照尿布的尺寸,稍稍改良一下,两端加了带子,方便拆解。

往里面均匀地铺好自制的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棉絮混合物,给小夏初穿戴好。

朱美珍第一个持怀疑态度,“这么薄能行吗?”

就两层布中间加了薄薄一层白了吧唧的也不知道什么玩意。

都还没有平时用的尿布厚,还不一尿直接尿一身。

事实证明,没有尿一身。

每到大年三十,朱美珍是最忙碌的那个,要做大一桌子菜。

许秋石跟许闻还得去给奶奶上坟。

正好赶上许望两口子来送年。

今年不比往年,许望送来的年货特别丰盛。

她现在在婆家腰杆挺的笔直。

虽然婆婆还没把家交给她,但是她自己有钱。

许问跟许望还有桑小青坐在一起一边帮忙摘菜,一边聊天。

“我婆婆还敲打我,想让我把这一年赚的钱都给她。说一家人不应该有两个管账的。”许望说起来还有些愤愤,把一根芹菜直接从中间掐断。

许问问她:“你没怼回去?”

“那当然!我就说‘说的是!那妈,你跟我爸今年赚了多少钱?要不我一块存银行去?省的家里的钱分散的这一点那一点儿。’我婆婆就不说话了。”许望说这话时一脸骄傲。

而这样的事,她以前是不会说的,来许家都是报喜不报忧。

现在是完全从谢家里挣脱出来无所畏惧。

“就这么一句你婆婆就妥协了?”桑小青有点不信。

“当然不可能。跟我说她当家,理应我把钱给她。我就告诉她不现实,我做生意的,手里的钱都是本钱。还想让她支援我一点儿。她当然舍不得给我。就找我公公跟我男人告状。可惜没一个站她那边的。”

许望公公一直在大队里是个有身份的人,抹不开面子去要儿媳妇儿自己赚的钱。

至于谢德春,当然是跟许望一条心。

大队的人都觉得他跟许望两口子出去一年就发了财,可没人比他更清楚,他跟许望这一年是怎么付出的。如果许望把钱给了自己娘,娘一定拿去帮其他兄弟盖房子,甚至帮孙子娶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