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385)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所有的人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到船上休息。

清理干净台风带来的后遗症之后,就要灾后重建。

这又是个大工程。

路远征当初绘制的那副巨型地图也没能保存下来,不过许问缩小版的有很多张。

当初许问弄立体打印的时候,还拿那副图练过手,打印出立体模型。

至于复印件纯粹是为了备份。

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这一天,路远征召集了全彩虹岛的人开会。

“不管大家是百姓还是工人,在这次灾害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对彩虹岛来说也算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之前彩虹岛上,官兵和家属们住的是木屋,众所周知,木屋在潮湿的海岛上其实也坚持不了几年。诸位刚上岛的还住帐篷,房子还没来得及搭建。

这次也算是个机会,大家一同重新开始……”

路远征拿着喇叭,尽量言简意赅的传达命令。

其实也没多复杂,就是集体盖房子。

这回再盖房,营部和家属区要重新合在一起。

厂区自建宿舍安顿工人。

像许秋石、李嫂他们这些岛民和渔民们划行政村,按户分好宅基地,大家自建房。

学校也得重新建设。

在盖房子前,部队会出资先建一个窑厂,烧制砖瓦。

这个过程中,需要所有的青壮年采石打地基。

妇女们再看好儿童的同时,配合炊事班做好后勤保障。

路远征统筹全局,每天早出晚归。

许问则忙着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修补厂房以及盖新宿舍。

生产一恢复就不能停,所有的订单都是有交货日期的。

宿舍依旧是许问打印的墙体。

一回生二回熟,打印墙体速成房子对许问来说流程已经相当熟练了。

这回她宿舍建了一栋二层。

需要在之前的打印机上再进行调试。

这个技术许问还是有的。

二楼住人,都是四人间门,每个房间门配备单独的卫生间门。

一楼有食堂、餐厅、职工小卖部、阅读室、活动室。

说起来几句话的事,忙起来也是顾不上家。

所以路远征回来了约等于没回来,两个人同住一间门房,基本上互不见面。

也不能这么说,回船上晚的那个能看看另外一个睡颜。

起早的那个也能。

忙碌中,一晃又到了国庆。

彩虹岛到处张灯结彩庆贺新生。

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跟强迫症一样,齐齐整整。

统一盖房就是这样的好处。

新的营部很大,和岸上的大院一样,圈出一片地围起来。

院里有营区有家属区有训练区还有军事重地。

为了节约地方,连队都是建的二层楼。

家属楼还没建完,是两栋四层。

这个不是官兵们建的,是专业的工程队过来了。

同时过来的还有电业局以及风车厂的人。

新居都要通电,所以电业局的人等房子盖好就开始布线走线扯电表。

以后除了常年驻守岛的那两个小青年之外,又多了两个人。

有了正常村民之后,需要收电费了。

居民村最后按照要求分了两个,以一条南北路为界,左边是新日村,右边是新月村。

新日村就是退伍老兵许秋石他们。新月村是娄族的那些渔民。

大家习俗不一样,强行在一个村容易惹麻烦。

让许问纳闷的是,许秋石被选当了新日村的村长。

重点是许秋石还同意了。

刚得到消息时,许问逗许秋石:“爸,你不是总说要回家种地?怎么还在这里当上村长了?”

许秋石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磨他新得到的镰刀头。

许问:“……”

本来许问只是随口一问,老许这样的态度顿时让许问多了几分兴趣,又转头去问朱美珍,“我爸怎么突然当村长了?”

朱美珍当时在给暖暖喂饭,闻言先是“哈”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又哼了一声,才开口:“咱也不知道哪个倔线犯了!跟人家娄族长较上劲……”

许问听了半天,其实集体搭房时,有一次休息,娄汉山跟许秋石恰好挨着。

同是工友,两个人互相让了个根烟,闲聊了几句。

然后就某种庄稼的种植方法两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且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一会儿的功夫从工友变成了对手,从辩论上升到吵架,最后还差点动起手来。

幸好当时干活的人多大家给拉开了。

这事以后,好不容易互相融合的百姓们又分成了两帮。

许秋石还好,好歹是因为跟娄汉山干架被当成敌对分子。

像李嫂男人他们就属实有点冤枉了,纯粹因为渔民抱团,爱屋及乌恨乌也及乌,连带对他们也排斥了。

中间门一度还闹的挺大,差点罢工那种。

陈朝生,就是新调来的连长和石磊两个人特意摆了一桌给双方说和都不好使。

最后没办法,本来定好的一个行政村变成了两个。

当时两个村干架这事许问是知道的,因为最初本来计划是让路远征出面调解。

石磊他们来叫路远征的时候,路远征装病不肯去,许问纳闷问他原因。

路远征说:“本来是装病,让我劝架就是真病了。打架的其中一方是我老丈人,我说另外一方也会以为我是在拉偏架。尤其是那些娄家人,特别轴认死理。他们会认为我偏心咱爸,又觉得我救了他们的命不能不给我面子,会为难。如果愿意和解还好,如果不愿意和解的话,恐怕会带领全族人离岛。到时候我岂不是还得写报告?”

许问:“……”

好有道理的样子。

再后来许问忙得也顾不上问这个事情,没想到憨厚老实的许秋石也有跟人置气好几个月的时候。

许问还能说什么,朝许秋石竖起拇指,“爸,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换来许秋石一声冷哼。

就差让她滚了。

村长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分房分地。

所有的房子盖的都是一样大小,都是上下二层的标准自建房。

娄家那边分房的规则是族长先挑,然后是按关系远近亲疏挑。

许秋石他们这边房子暂时相对充裕,分房规则简单粗暴,先自愿选,如果有两户选中同一位置就石头剪刀布,如果有三户及以上选中同一位置就抓阄。

分地是按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分的,也就是按人头分。

这是路远征他们给出的原则,但是具体怎么分,村长说的算。

反正每年都是有生产任务,只要完成规定的粮食上交,剩余的都是百姓自己的。

于是,许秋石就按照变成生产队之前村里的分法来分地。

把新日村所有的土地,按照土质划分成三等。每一等都按人头均分。

鉴于岛上的百姓暂时人口流动性比较大,暂时一年一分。

新月村没有分地,他们还是决定按照合亩制进行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