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447)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而且许问没有不盖宿舍的意思,只是觉着先盖一批商品房,这样路远征他们团有利润,才能盖房子。

许问呢则可以拿着钱去做下一个项目。

她都想好了,第一个项目她不分红。

路远征呢则是受规矩影响,先民后己。

他们去食堂打饭都是先新兵后老兵,先战士后干部。

那盖房子当然也一样,团部既然有钱,要盖房子,自然得先该家属楼、宿舍楼,如果有余钱再考虑开发房子问题。

反正军饷暂时无忧。

见许问一意孤行,路远征长叹一声,顿时没了吃饭的欲望。

冬生见氛围不对,他还有半碗饭,放下碗跑有点不合适。

小大人似的劝道:“你们俩连自己下一步住哪都没解决,还为别人住哪吵?要我说我站我妈。咱不说别的,家属楼还有地方盖吗?那些各大办事处的叔叔阿姨都有自己的单位,为什么要你们出钱盖宿舍给他们?

妈妈要盖房子也是为了解决那些工人和农民叔叔阿姨没地方住的问题,你俩目的不都是一样的?”

许问:“……”

路远征:“……”

许问摸了下冬生的头顶,“冬生说的对!那些办事处都有单位,为什么你们团得负责盖房子?”

路远征:“他们在岛上工作,我们提供住处是应该的。”

“没说不应该!盖宿舍也是给那些单位的职工住,你跟他们单位要盖宿舍的钱不就行了?那栋楼上拉拉杂杂十几二十个办事处,每个单位出一点就够他们的宿舍钱了!”

路远征:“……”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最后还是路远征妥协,说会去协调一下。

宋宝英不知道许问两口子在琢磨怎么留在彩虹岛,还以为路远征走了许问也会跟着走,怪舍不得他们,在家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请他们两口子吃饭。

许问也没多想,在家属楼,大家时不时就一起吃个饭,特别习以为常。

于是路远征把双胞胎送到朱美珍那边。

冬生去豆豆家蹭饭。

两口子只带着夏初过去。

其实夏初他们也不想带,只是夏初跟宋宝英家那个小儿子关系特别好,非闹着跟。

宋宝英二胎生了个儿子,比许问大点。

可能因为两口子一个是老师一个是教导员都干的是教育别人的工作,以至于把儿子教得少年老成,过于文绉绉的。

小夏初则完全相反,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娃娃,被宠得无法无天,小恶魔本性难改,经常捉弄宋宝英家的小儿子,闹的他面红耳赤。

但他还格外喜欢跟夏初玩,无论夏初怎么作弄他,都不生气,下一次还是会朝夏初露出友善的笑容。

夏初也很喜欢这个怎么欺负都不会恼的小哥哥,一听许问要到宋宝英家就屁颠屁颠非要跟着。

“嚯!”许问一进门就闻见厨房传来的香味,“今天什么日子?做这么大一桌子菜?”

跟过年似的,鸡鸭鱼肉摆了一桌子,一看就是大阵仗。

宋宝英等路远征抱着孩子进来后随手关上门,对许问道:“哪什么日子?不是听说路团又高升了?知道你懒得做饭,我就张罗了一桌子算是给路团庆祝,顺便也算给你们践行。

虽然离得不远,这彩虹岛到中心岛也有一段距离嘛!总归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时可以见面咯!”

许问啊了一声,看看一桌子饭菜,再看看路远征,问他:“你没跟石磊说咱们没打算离开彩虹岛的事?”

路远征摇头,“咱俩都还没商量好,我跟他说什么?”

许问:“……”

“咱俩没商量好的是在彩虹岛的事!留在彩虹岛难道不是共识?”

路远征不说话了。

第一,许问说的对。

第二,许问说的不对,他也得按对听。

宋宝英没顾上研究两个人的眼神官司,愣了下,“你们没打算走?”

许问奇怪地看了她眼,“那你想我们走还是不想我们走?”

宋宝英:“……”

“我当然舍不得你们走!但,你们不走,我费劲张罗这一桌菜干什么?”说着回头朝厨房喊了一句“老石,剩下的菜别炒了!你顶头上司决定不离开彩虹岛!”

许问:“……

路远征:“……”

石磊:“……”

石磊举着锅铲站在厨房门口一脸懵逼地问路远征:“你不升官了?”

同时,许问开口质问宋宝英:“怎么,我们不走你这饭就不管了呗?”

路远征捏了下眉心,哭笑不得:“还是得去彩虹岛工作的。”

潜台词就是官是得升,彩虹岛也要住。

宋宝英顾不上研究路远征的话,讪讪对许问道:“那不能!必须得管!就算不走也得庆祝路团升官不是?”

“就是嘛!”许问自觉的拉开椅子坐下。

跟宋宝英打这么多年交道,当然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故意开玩笑而已。

四个人都落了座,两个孩子单独用盘装了菜到房间里吃去了。

大女儿去同学家写作业不回来吃。

“怎么个意思?”宋宝英迫切地追问,“怎么还又走又不走的?”

“路远征肯定要去中心岛上班,但是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就想着还在这边住,让他每天来回。”

石磊一听欲言又止看了路远征一眼。

路远征轻叹,“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不会占着房子。”

石磊有几分不好意思,虽然以前是同事,但现在路远征已经是他上司了,有些话也不方便说。

宋宝英只是家属没石磊那么多顾忌,直接问出口:“不住家属楼你们去哪?总不能去你爸妈那里吧?虽然你爸妈那还有空房间,放你们一家五口是不是有点挤?再说还有许切和元宝,你们能住开吗?”

许问摊手:“住不开。”

按照以前在桃源村的标准肯定是能住的开。

一张大土炕都能睡八个人,何况六间房住十来个人。

当然后者更宽松。

可如今已经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做生意限制越来越少,个体经济越来越普及。

能赚钱也不用再装文盲的许问怎么可能还委屈自己回到当初。

“那你们怎么想的?”宋宝英一脸焦急,“几天不见,你怎么还添了个卖关子的毛病?”

“不是我要卖关子,主要现在我们也没想好具体怎么弄。目前大概的想法就是在彩虹岛上盖房子!”

宋宝英眼睛一亮,拍了下自己脑门,“对哦!你看我这脑子!你们家不差钱,岛上还有荒地,要个宅基地或者买一块地自己盖就是了!”

许问咬了下筷子尾,斜睨了路远征一眼,“嫂子,你说的特别对!我买块地自己盖个别墅多好!”

为什么非要费心费力去弄什么房地产公司?

别人没地方住关她什么事?

大不了她再等两年,等到土地可以交易的时候,买块地给她家工人再打印两排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