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65)

作者: 笔下求生 阅读记录

“又不是每个星期都有五块钱!下周冬生就去你大哥家了。你也别嫌弃我,我好歹中午晚上还给做两顿饭,咱吃啥孩子吃啥,我可没亏待他!是他自己不喜欢吃。而且就你大嫂那人……呵呵,五块钱连一块也花不到冬生身上。她还不如我呢不信你试着点儿。”

“行了,你别叨叨了快去做饭吧!我出去找找孩子。”

许问连忙后退几步,扬声高喊:“叔儿婶儿在家吗?”

正好小叔推开门,看见许问脸上有点不自在,“问问?你怎么回来了?”

许问提醒他:“今天周六。我放假了。”

小婶听见动静拎着锅铲也走了过来,“哎呦!看我们忙的,把这事都忘了。那个,你是来叫冬生的吧?冬生跟文文出去玩了还没回来。你叔正想去叫他们回来吃饭。你在家等会儿吧!”

小叔也连忙附和:“问问,你进屋坐会儿,我这就去把孩子找回来。”

许问都还没等开口,文文背着崭新的书包也进了院子,“爸妈?冬生还没回来吗?我怎么没在路口看见他?每天都在路口等他后妈的啊?”

叔婶同时看向许问,脸上很是尴尬。

许问越听越窝火,但考上大学之前少不得还得麻烦叔婶,只能咬牙忍,笑了笑,“我正想说这事,我回来看见冬生一个人站在路口,肚子饿的咕咕叫,就把他接回家了。本来想先跟你们说声的,结果来看见家里没人,给冬生做好饭才过来的,让你们担心了。”

许问语气平和,不恼不气的,但话里的指责也很明显。

叔婶对视一眼,都讪讪的。

小婶儿解释:“今天队里活多,有个人请假了,我替了会儿,平时我都在家看着冬生的。”

许问到底没忍住,“是吗?那可谢谢婶子了!”她在文文头上摸了摸,“文文你新衣服新书包真好看,不像我们家冬生跟刚从泥坑里爬出来一样,脏兮兮的!”

小叔小婶面上更挂不住了,想反驳吧?许问又没指责他们,心里也确实心虚,。不反驳吧!又觉得自己照顾了孩子不落好有些委屈。

他们不说话,不代表许问没话说,“叔儿,婶儿,我是不是给的生活费不够呀?”

婶子忙道:“够的够的!已经很多了。冬生年纪那么小能吃多点东西?咱都一家人,你下次可别给钱了!见外。”

许问点点头,佯装困惑:“够吗?奇怪,一星期没看见冬生我怎么感觉他瘦了呢?还以为生活费不够呢!要不够你们可得跟我说。一家人也不能总白吃白喝是不?你们也知道,我是个后妈。路远征刚走孩子跟着我就瘦了,我怕人家都说我这后妈苛待孩子。以后还请叔婶儿多上点心。”

小叔忙道:“应该的应该的。”

许问点到为止,道谢:“谢谢叔婶,这几天辛苦你们了。我来拿下冬生的衣物。”

许问出了院子,听见小婶子呸了声:“她一个后妈,说话给谁听呢?咱跟冬生不比她亲还能虐待孩子不成?”

“你少说两句吧!她再听见你不嫌脸上难堪啊?”

“哼!看你好侄子找的媳妇儿!长得跟个妖精似的,那双眼黑漆漆的吓人。”

“那是你心虚吧?”

“路大国,你帮谁说话呢?”

“……”

许问沉着脸回家。

冬生蹲在门口托着腮,远远看见她就露出笑容:“麻麻!”

许问眼睛顿时一酸。

上前一把抱起冬生,问他:“你是不是天天到路口等我?”

冬生点点头。

“为什么?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要周六才回来?”

冬生低下头,不安地搅手指,“可我不知道哪天是周六。”

许问这才想起,冬生只是个三岁半的孩子,哪能分得清周几周几。

她把冬生往自己怀里压了压,紧紧地抱住他。

母子俩回到家里,许问栓上大门,先把冬生洗干净抱回屋里,又自己洗了个澡,换了身棉质短袖短裤的家居服。

她进屋时,冬生已经睡着了。

许问刚给冬生洗澡,确定他是真的瘦了。

她爱怜地坐在床边给冬生打扇子,心里盘算着怎么解决这事。

说到底是她没考虑周全。

原以为给五块钱就能让小婶子好好照看冬生,却忘了没有人嫌钱多,这不妨碍婶子还愿意继续赚工分。

再者像婶子说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四五岁的小孩确实已经不用大人管满队里跑着玩。

有些六七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照看弟弟妹妹了。

这种情况在桃源大队也很常见。

可冬生不是在自己家,寄人篱下的孩子本就不自在,又是在相对陌生的坏境里。

冬生想她是真,但肯定也是心里委屈了才会这么巴巴地盼着她回来。

不把这事解决好,许问没法再安心读书。

下午睡醒后,许问带着冬生先回了趟娘家。

家里就奶奶在家,许切也跑去赚工分了。

许问意外的是桑小青竟然没在家去赚工分了。

奶奶说家里都劝过,她非要去。

“奶奶,宅基地的事弄好了吗?”

奶奶点头:“弄好了!花了一百块钱买下来的。本来队里还有很多人家不服都要争这块宅基地。队长很为难说不行就抓阄,结果社员们来了一看得填湾,一个个都不肯要就给咱家了。”

许问一听就跑出去看。

新宅基地刚量了边界,木契子都还在。挺方正的一块宅基地,就是一大半在水里。

能看出来许秋石跟许闻都没闲着,短短几天已经倒进去了不少土。

奶奶颤颤巍巍跟了出来,“现在你爸跟你哥晚上也就睡三四个小时。天天晚上下工回来就开始干,干到凌晨一两点眯一会儿起来再去上工。”

许问皱眉:“这样下去我爸跟我哥身体能受得了吗?”

“咱老百姓没其他本事,就指着这身力气吃饭。谁不是这么熬的?再说辛苦几天能把房子盖了也少了家里一块心病。”

许问也知道家里就这么个情况,想了下,“那我去买点菜,给爸和我哥补一补。”

许问去买了半斤猪头肉,买了点板油回来。

顺带打了两斤散装白酒。

自留地里有蔬菜,就是缺油水。

许问把板油熬成油后跟油渣分开,炒了盘油渣茄子和油渣豆角。

又从菜园子里割了一把韭菜,切碎了跟油渣搅拌在一起包水饺。

包水饺有食谱也没用,这个需要实践练习,许问不会,还得是奶奶当包饺子的主力,许问擀皮。

“你这孩子!”奶奶看着就馅里密密麻麻的油渣,吞了吞口水,口是心非地嫌弃,“手里有个钱也省着点花!你看这么多油渣能吃好几顿,你一顿给造了大半。看你妈一会儿回来念不念你。”

许问嘿嘿笑了两声,知道奶奶不是真埋怨,就是觉得这么吃舍不得。

果然,等晚上朱美珍收工回来,心疼地直唠叨,说许问不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