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123)
但是他知道,几人活不了。
被赶走之后,他们开始除了一腔愤怒,憎恨他与其他不愿意走的同伴之外,还有斗志昂然。想着要活下来,活得好好的,不让人看扁,以后回来复仇。
等到过两天,又冷又饿,没有栖身之所时,他们就会认清现实了。
对于造成眼前局面,受伤成了拖累的罪魁祸首,他们会开始怨怼,责备。
接下来,他们会以以无数的借口安慰劝说自己,比如为了其他家人等,出手解决掉惹事之人,回转过来请求齐佑原谅。
齐佑从来不同意株连九族的做法,更不是喜好杀戮之人。他们从此老老实实,安生种地,他也不会真让他们都去死。
升斗恩米斗仇,齐佑尽力替这些人着想。久而久之之后,他们会觉着,他所做之事都是理所当然,一点不满就会翻脸。
经过此次下狠手惩戒之后,这群人心中有了畏惧,此地算得上真正安稳下来了。
萨布素觑着齐佑的神色,劝道:“七阿哥也不要生气,他们蠢得很,几口酒一上头,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齐佑认真地说道:“他们不是蠢,就是坏。将军,我知道你心里真正的想法,觉着我大题小做了。”
萨布素被看穿,神色尴尬起来,含糊着道:“汉人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结亲之后,一床被子同床盖,再大的怨气也没了。家里媳妇有出息,能出去赚银子,给家里长脸面,他们也不会拦着,以后还是会让她们出来做事,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一桩?”
常德在旁边听着,虽没说话,却不时点头,显然同意萨布素的说法。
齐佑神色淡淡,提壶倒茶没有做声。
其实齐佑并不怪他们,这就是眼下的世情。哪怕是后世,对待这种纠纷,难听的话不少。夫妻之间发生矛盾,都是劝和不劝分。
萨布素犹豫了一下,说道:“因着总是打仗,好些人都没能成亲。像是巴彦,前后死了两个妻子,没有留下一子半女,如今依旧是鳏夫还未再娶。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这下他没了,家中香火真彻底断了.....唉,像是巴彦这样的人不少,着实是令人头疼。”
听萨布素话里的意思,巴彦应该被解决掉了。齐佑抬眼看过去,不咸不淡问道:“巴彦的两任妻子,究竟是如何没了的?”
萨布素顿了下,神色不自在起来,说道:“我也没多问,不知道是如何没了的。”
齐佑说道:“其实将军都明白,何苦装作不知呢?你看他们,一边娶不到妻子,一边不拿女人当人。”
萨布素干笑了几声,附和着道:“也是,他们是活该。可是七阿哥,长期以往,我只担心人心会乱,影响到边关安危。”
常德神色若有所思,看了萨布素一眼,坐在旁边紧紧皱起了眉头。
齐佑缓缓说道:“种地时,先要选取种子。坏掉的种子种到地里,生长不出好的庄稼。人的绵延与传宗接代,也跟种地选种一样。像是巴彦这等的坏种,香火断掉,就断掉吧。”
萨布素一脸怔愕,呐呐道:“七阿哥,香火重要.....”
齐佑脸上浮起了微笑,笑意却不达眼底,说道:“我建议将军以后思考一件事情时,少提大局,着眼实际。先看到眼前的苦难,解决掉之后,再放眼天下,这样比较切合实际。”
萨布素面子有点挂不住了,辩驳道:“我是这里的将军,不放眼大局,如何能统帅他们?”
齐佑道:“将军为何守卫边疆?是为了保护手无寸铁的弱小百姓,让他们能不受外敌侵扰,安居乐业。可将军实际上是牺牲弱小,才守卫了边疆。这样的守卫,值不值得,又有何意义?”
萨布素呆在那里,脸色有点不好看了。常德却眼睛一亮,很是不给他爹面子叫了声好,“七阿哥说得是,阿玛经常说,要顾大局大局,我一直没弄明白大局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如今我懂了,就是牺牲小的,保全大的嘛!”
“滚一边去!”萨布素气得骂了常德一句,稳了稳神,认真问道:“七阿哥可有解决的办法?”
齐佑沉思了下,说道:“我看过这边的人口数量,女人与男人大致持平。至于为何还有人娶不到妻子,除了有人纳好几房小妾外,其他原因,将军不如自己回去好生想一下。你若有姐妹女儿,愿不愿意嫁给那些光棍,推己及人,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萨布素与常德都好几房小妾,父子俩对视一眼,两人的脸同时有点红。
他们肯定不愿意少纳妾,至于家中姐妹女儿,谁要嫁给那些无赖泼皮?
齐佑没再理会两人,望向莹白的窗外,雪又下大了。
瑞雪兆丰年,不知明年地里有没有收成。他没有银子,学堂还没有办起来。
苦什么都不能苦教育,究竟从哪里再能赚到银子呢?
齐佑低头看向茶碗,顿了下,眼睛止不住一亮。
第七十三章
如今对齐佑来说, 能稳妥赚到钱的地方,当然是内务府。
说起来,齐佑将主意打到内务,府也就是康熙的身上, 也就是另类的“坑爹”。
齐佑打算赚康熙的钱, 走非同寻常的皇商路线。不过他问心无愧, 所有得来的钱, 他一个大钱都不会要。全部交到百姓手上,或者拿来发展当地的教育与基础设施。
卖过一次干果皮毛, 总不能年年卖, 不然康熙该翻脸了。
拉平仓地区穷得很,除了黑土地就是令人沉醉的蓝天碧云。
齐佑望着不时晃动的厚门帘,禁不住笑了笑。
他穷得叮当响,能赚钱的地方很多。船坞与水师,与罗刹国的贸易上, 他只要愿意, 能神不知鬼不觉赚得富可敌国。
可惜啊,这些他都不能做。
不知道康熙可喜欢东北能吹散骨头的寒风, 给他装几罐子送到乾清宫,让他体会一下当年祖宗曾体会过的苦寒。
旧时东北有三宝, 人参貂皮乌拉草。新三宝的貂皮则换成了鹿茸。
人参貂皮贵重,貂金贵稀少,还不一定能猎到。
这个时代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比如注重生态,决不允许过度打猎。
猎人都很自觉, 在春季产卵的季节是封猎期, 幼小, 怀孕的母兽也不会猎,保证猎物不被灭绝。
齐佑当然支持保护生态,貂皮再贵重,他也不会打这个主意,发动人去大肆猎杀。
人参主要在长白山地区,这片是朝廷的,决不允许其他人去挖。
至于乌拉草,满人早就当做宝贝,嫩的时候拿来喂养牲畜,老了拿来编织,做靴子。对满人来说见怪不怪,有钱人不稀罕,卖给穷人又不值几个钱,运到京城卖实在不划算。
梅花鹿与鹿茸,宫里在南苑那边有养,围猎场也有,这个也不稀奇。
其实东北地区远不只是这些宝贝,尤其是齐佑所在的地方离牡丹江挺近,物产丰富。
齐佑想到了每年声势浩大的查干湖冬季捕鱼。查干湖鱼有名得很,可惜离得太远,差不多有近三千里,只能遗憾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