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老干部面前作死后(66)+番外

顾馨之:“……所以,你是来瞻仰我的风采?”

柳霜华:“……”她噗嗤一声,“可不得瞻仰一番,你现在,都不知道是多少闺阁少女的妒恨对象,要是你住京里,家门口都得被踏破。”

顾馨之不信:“她们要来找我麻烦?”

“哪能啊,谢大哥都把事儿扛下来,在满朝文武面前,说你是坚毅勇武、洁身自好的好姑娘,是他违背礼德看上你……谁敢找你麻烦,不怕谢大哥打击报复吗?”

顾馨之:“……”昨天谢慎礼轻描淡写的,她以为真是小事……这事,竟是在满朝文武面前被提及的吗?“谢大人不是罢官了吗?还怎么打击报复?难不成谢大人还会半路套麻袋揍人吗?”

“噗——谁知道呢?”柳霜华笑得不行,半晌才缓过劲来,“这事太刺激了,吓得我大老远跑过来,要是请你到我府上,我家可就要不得安宁了。”

顾馨之:“……”

柳霜华还反过来叮嘱她:“反正啊,你这段时日别往京里去。”

顾馨之:“……我那铺子后日开张。”

柳霜华震惊:“这么巧?”她想了想,“要不,改期算了?”

顾馨之却笑得咬牙切齿:“改什么改?我不光要按期开张,我还要大张旗鼓地开张!!”

柳霜华:“?”

……

农历四月二十八,黄道吉日,宜开张开业。

早市方歇,午市未开之时,路上行人三两,。

当其时,锣鼓声陡然传来,舞狮队现身街尾。一路舞狮敲锣,在街道上穿行。

还有数名半大小童跟在舞狮队后,一边拍掌一边合着锣鼓,唱着乱七八糟的歌谣——

“长福路,十二巷,布具一格喜开张。

太傅夸,百官唱,不拘一格做新裳。

东家姑娘,西家妇,上门看看顾家布。

孩儿衣衫,万福帐,买布就送诗百张!”

路人惊奇。

“这是布坊开业?”

“听着像,什么布具一格?还颇有新意的。”

“以往都是酒楼开张舞龙舞狮,这布坊怎么也玩这套?还沿街传唱的,够大手笔的。”

“太傅夸、百官唱……好大口气!”

“怎么买布送诗?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

舞狮队几乎绕了半座城,唱歌的小孩儿都换了两批,方罢休。

耗资绝大,但效果卓绝。

顾馨之站在铺子对面,看着铺子人来人往的繁华模样,笑得见牙不见眼,耳边仿佛能听到银两入袋之声。

直到一行车马停在铺子前。

“这就是那顾家布铺?”下的车来的几位姑娘站在铺子前。

“这也太小了吧?看着还不如我那书房大。”

“小小铺子,也配唱太傅夸、百官唱?哗众取众!”

“走,进去里头看看,若是名不副实,咱就砸了她的招牌!”

顾馨之挑眉。啧,还真来了。

她转头吩咐:“水菱,去通知一下,大主顾们上门了。”

第44章 大赚

长长的车队堵在门口, 将布坊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铺子里的人都在忙着,压根顾不上门口。

顾馨之吩咐后头的振虎,道:“你去找大钱领些银钱, 到对面买些清爽的点心,给各家各送一点, 再客客气气地请他们将车开到街口等候。”

振虎应声去了。

顾馨之带着香芹往门口走去。

那些姑娘夫人们还都在门口排队, 挨个从小张姑娘手里抽签子呢。

铺子主要是张嫂、李嫂照看,一个早班一个晚班, 繁忙的午间是两个人同在。小张姑娘和小李子就由得两家人安排,顾馨之只要求大的站岗时间不许超过三个时辰,小的只给跑跑腿、打下手。

当然, 开业这天全都得上。

连许氏、庄姑姑都放心不下,早早进了铺子帮着招呼客人呢。

顾馨之则是在门口守着, 谨防突发状况, 比如, 面前这批姑娘、夫人。

这会儿,这批姑娘夫人正被铺子里仅有的两名小孩儿拦住。

小张姑娘虚龄十四,实则还不到十三。小李子更是只有八岁。俩人扎着双髻,穿着统一的布坊制服,可可爱爱地站在门口,小李子还提了个小篮子, 甜着嘴,挨个给她们送布艺小簪花, 连丫鬟们都不放过。

那些姑娘夫人不好意思为难小孩, 便都乖乖排上队。

小张姑娘则站在门口, 捧着签筒, 嘴里伶俐地介绍着:“欢迎光临, 姑娘,这是我们铺子的开业抽奖签,人手一支,待会抽奖环节会用到这根签子,请您收好。”

那姑娘刚收了小礼物,便顺势接过来,扫了眼,诧异:“竟是诗笺?”

小张姑娘笑眯眯:“是的,这是印了我们铺子标记的竹制诗签,每一支都写了不同诗句,待会抽签时,主持人念出对应上句,客人以此为证,领取我们铺子精心设计的礼品。”

那姑娘好奇了:“若是不认识的诗句,不确定能否对上怎么办?”

小张姑娘:“姑娘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哪会有不知道的?我们还怕出的简单了,惹大伙笑话呢。”

那姑娘被哄得高兴:“那送的诗什么礼品?”

小张姑娘:“姑娘进去便知了。”

“这样啊。”姑娘迟疑了下,捏着签子,领着丫鬟踏进铺子。

小张姑娘忙对上下一位:“欢迎光临,夫人……”

“听见了听见了,给我根签子就是了。”

“诶,好的好的,夫人慢走。”

顾馨之见俩孩子游刃有余,心中满意不已。

门口情况良好,她从另一边进去。

铺子是三开门,一门正在排队,一门是被小桌子堵了,另一边则是工作人员进出。

顾馨之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穿过那道门,大大方方走进铺子、

铺子两边都是墙,左右各有别的铺子,开窗是不可能得,顾馨之便将靠街这一片墙打了联排窗,加上三开门,采光便差不多了。

但只有采光,怎么够?

顾馨之让人在铺子上空加了横平竖直的木栅格,上面缠上栩栩如生的绿叶彩花藤,藤下是高低错落的雅致灯具。

那灯具并不同寻常灯笼,半圆的浅色灯罩虚笼而下,中间一根铁丝吊着,灯罩中心是一个托盘,上面摆着看不出形状的烛盏。灯罩倒扣向下,仿佛将烛火压下,在地上晕出一圈浅浅光环。头顶是高低错落、成排成列的灯具,地上便是浅浅淡淡、一圈一圈的光晕。

那灯罩上还描了图,或一支红梅,或三两竹枝……甚至还有题诗写句。

门口光亮觉不出名堂,越往里走,那精致华丽之感便扑面而来,惊艳非常。

再看产品展示。

寻常布坊,大都是打几张木桌,一匹一匹的布料堆在上头,任由客人挑选。若是成衣,则悬挂在墙,以作展示。

顾馨之却不。

她模仿现代手机店,在铺子里摆了几张长条桌,桌上再摆上两排支架,每个支架上架着一个竹制绣绷。要展示的布料剪一块下来,压在绣绷上,边沿垂下,方便客人触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