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胃都被热乎乎的糊汤粉占据,油条泡在汤里软绵绵的,一口吃掉,就没有油腻感了,舀一勺清甜的豆腐脑缓一缓。
唐依依吃的快哭了。
经历了几天自力更生,终于能花钱买到好吃的,她一口气把一碗糊汤粉都吃完了。
吃完了,再看看时间,还不到七点呢。
她忽然想起林岸来。
林岸一看就是跟她一类人,估计平时就是蹭吃蹭喝自己连饭都不做,——不然上次蹭她的面包牛奶都吃的那么开心呢?
这会儿林岸肯定还没起呢。
唐依依下定决心要抱的大腿,断不可能中途放弃,她自己吃完,又买了根油条一个面窝,再买了一碗热干面,让老板多加点汤。
“你又买一份做什么?刚刚没吃饱?”杨阿姨震惊,她一个小姑娘干完一大碗糊汤粉一碗豆腐脑一个面窝一个油条就足够她震惊了。
“给朋友带的!”
“噢,也是哈。”杨阿姨没细想她一个刚进村的小姑娘有什么朋友。
村里是没有早点摊的,因为没有这个需求。
以前村里人要早起干农活,村口还有一户人家搞早点,后来生意越来越差,就没人搞这个了,现在村里的人要么上街过早,要么就在家里煮碗面了事。
吃饱喝足,唐依依又发现了菜市场的小惊喜,荷叶粑粑,蜂蜜小蛋糕各种小吃,再就是容易保存的糍粑,年糕,面条,宽粉,碱水面等等可以下火锅的材料。
这一趟菜市场,唐依依钱没花多少,倒是买了一大堆东西。
没办法,镇上的物价太让人心动了,现在哪里还有两块钱六个的蜂蜜小面包啊!!!
好在杨阿姨开了小电动,她的农具和炉子以及放不下的菜才有地方放,她手都被勒红了,心情太激动完全没注意到,上车前还揉了揉手心。
回村的路程似乎格外快一些,到了家门口,杨阿姨帮她把菜拎进屋,炉子放在门口,提醒她肉排骨和鱼要早点放冰箱才回去。
唐依依把该放冰箱的放冰箱,带着热干面还有自己没吃完剩下的一个荷叶粑粑,脚步欢快到人家门口啪啪敲门。
林岸家就是普通的村里平房模样,嗯,大概要比贴了瓷砖的两层楼看起来要磕碜一些吧,墙面是水泥的。
村里人讲究的人家外墙墙面会贴小瓷砖,看起来鲜亮又干净,花色还不一样。
林岸跟她家挨着,中间就一条缝,唐依依家跟另一边的邻居中间隔了几米,房与房之间的空间被划进她的院子里,这块地方光线不太好,夹在两个房子中间,她还没想好要种什么植物。
正想着,林岸就给她开了门。
这会儿正是八点多,林岸平时起不起早全看有没有活儿干,很不巧,今天没有,他原本打算是睡到日上三竿再出门的。
一大早被人吵醒,林岸心情极差,一低头看见面前嘻嘻哈哈喜形于色的小姑娘,耷拉的眼皮支棱了一下。
她最好有事,他想着。
“正好你醒啦,我跟杨阿姨去了镇上菜市场,想着你肯定没吃早饭,就给你带了份热干面,还有荷叶粑粑哦~”她两手捧着热干面递给他。
的确是需要解决过早问题的林岸起床气一下子就没了。
“噢,谢谢。”他接过,目光在她身上打量。
她好像有点变了。
第一次见的时候光鲜亮丽衣服都漂漂亮亮的,名副其实的小富婆,今天却是一件长袖加黑色外套和一条简单牛仔裤。
“你家里有什么要帮忙的?”
她主动献殷勤必定有事相求,这算是林岸跟人相处几天摸出来的规律。
“感谢你昨晚上给我指路!”唐依依坚决不承认自己是为了日后请人帮忙打基础。
“是么?”林岸挑眉,“那我心安理得收下了。”
“您千万不要有心里负担。”言外之意,请务必要有负担。
大概是两人在门口说话吵到了旺财,旺财摇头摆尾凑到门口来,鼻子动了动,黑溜溜的眼珠看了看主人手上的碗,忽然格外谄媚地蹭了蹭林岸的裤腿。
林岸冷冷扫了一眼它。
旺财乖乖坐下,仰头看着他,一副好狗模样。
林岸看着狗,忽然觉得旺财这副模样有点熟悉。
他的目光从旺财挪到唐依依身上。
嗯,他明白为什么熟悉了。
作者有话说:
唐依依:人话???
第8章 野生葡萄
五点起床的后遗症就是,唐依依忙了五个小时,才十点钟。
十点啊,是她上学时没早八的早午饭时间,可能她才刚睡醒。
她给林岸送完早饭之后就回家开始干活,从二楼的浴室开始,再到一楼的洗手间,楼梯也要拖干净,她在楼梯入口放了新拖鞋,上二楼必须要换新拖鞋,避免弄脏二楼的地板。
一楼客厅还堆着很多东西,热植跟蝴蝶兰们都放进一楼的植物房了,还剩下几个大个子选手绣球月季,以及她赶在搬家之前起好的种球,种球要放在通风好的地方,太潮湿容易烂,所以不能跟热植放在一起,剩下的还有一堆她的园艺工具,泥炭土,粗椰壳,赤玉土,松鳞,各种花盆等等。
月季她花了吃奶的力气才搬动,搬到了门口,——村里的房子每家门口都有个平台,经常能看见老头老太太在自己门口坐着聊天。
绣球放在巨大的月季后边遮阴,三棵大型藤本,二十几个品种的两三加仑月季,十几个品种的绣球,摆在门口还是很吓人的。
这些她目前还处理不了,要等她把后院收拾出来才行。
今天农具都买回来了,正好可以开始收拾后院。
今天的午饭十分丰富,唐依依难得蒸了米饭,弄了个卤菜的拼盘,自己炒了个番茄炒蛋——卖相很差,但是对于照着教程做的唐依依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进步了。
吃完饭把鱼块洗干净,按照杨阿姨的语音一点一点加调料腌好,再用盘子装好放在塑料菜篮子里,用绳子挂起来,吊在门口的衣架上。
村里没那么多讲究,人口少衣服少,常常就直接在自己门口拿竹竿做个衣架了事,唐依依的衣架是住宿舍的时候用的,有了新房子也不愁没地方挂衣服,正好成了活动的晾衣架,还挺方便,晒她一个人的衣架就足够了。
杨阿姨说等晒干了收起来放冰箱,想吃的时候煎就行。
劳动人民的智慧呀。
她一个人住,这种食物最方便了,不容易做多剩下浪费。
挂好鱼,唐依依拿着相机开始今天的拍摄。
“当当当——这就是我的大院子……”
昨天拍的植物房素材够了,还没有剪辑,她争取今天剪完就能发,她都鸽了好久了呢。
简单拍了一下院子的杂草,自言自语似的谈了一下自己的规划就结束了。
这个相当于是一个预告,视频不会很长,主要是用来跟之后做对比,所以拍起来也比较简单,唐依依又拍了些杂草的照片留着之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