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洪荒]满船清梦压星河(124)

作者: 谢初之 阅读记录

女娲目光平淡地望了他一眼,似索然无味一般,望着众人纷纷收手。妖族这边下意识露出一个狂喜的表情,又在渐渐漫长的死寂中,压抑下自己喜悦的心情,逐渐不安起来。

良久,女娲一挥衣袖,将长剑拔出。

那位巫族脸色惨白,生生压抑下几欲出口的惨嚎。

妖族这边跪得愈发沉静,头颅低低垂下。

“不识天数,劫煞蒙心。汝等,好自为之。”她眼眸淡漠,冷声道了一句,却也懒得多言,只以乾坤术法带走了那部分妖族,回了九重宫阙。

*

天庭之上。

金碧辉煌的殿宇笼罩于耀日之辉下,云涌雾腾之间,倏忽有东来紫气三万里,划开了长久的沉寂。

正于太阳神宫中批改奏章的帝俊微怔。

他随即起身,颇有礼贤之风地迎向女娲,以及表现出对天地六圣之一的基本尊重:“不知娘娘此番前来,可有要事?”

女娲眸光轻敛,袖袍一挥,将这批妖族放出。

时空骤转,晕头转向之间,这群妖族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血肉模糊的一团,瞧着分外狼狈。

帝俊低眸一瞧,迅速反应过来,唤了医师将他们抬了下去。

等到所有人都退出宫阙,女娲这才微微俯身,敛衽行了半礼。

圣人古井无波的声音传入帝俊耳中,令其动作微微一顿:“陛下,您执意要把妖族带往绝路吗?”

女娲目光淡淡:“您既然执掌河图洛书,吾兄又通晓九宫八卦推演之术,便应知晓这所谓的洪荒霸主之位,本就是无稽之谈。天数冥冥,何苦违之?”

帝俊微抬眼眸,望向一身素裙,姿容清绝的圣人。她面容上犹带几分莫测情绪,此时直直望来,似携天倾海摧之势。

他似是毫不意外她的问题,闻言淡淡一笑:“吾奉行王道。帝俊可以退,妖皇却不可退;妖族可以退,洪荒二主之一却不可退。”

煌煌若烈阳的妖皇微微垂首,眼底灼染几分血染的锋芒。

他并不避开女娲的视线,反而顺着她的目光回望:“王道之争,退者万劫不复。娘娘心怀不忍,是世间常情。只可惜,帝俊身在其位,不得不行。非置之于死地,焉知不可得生?”

伏羲匆匆赶来,温文尔雅的青年左右望望,却也只剩一声苦笑。

本就是两难之局,谁又说服得了谁?

第84章 看朱成碧思纷纷 ◇

接引:我们不会永远这样下去。

殿内的氛围一时寂静。

彼此相悖的观念宛如蜻蜓点水一般, 惊动了池上恍似波澜不惊的死水。非是难以理解,并未不曾深虑,却似有千万种不得已, 成全了最后的命中注定。

若能有一次机会, 逆星命流转,违天道冥冥, 你的选择是?

女娲眼睫轻轻垂下, 眸底似有波光浮动。

良久,她拢于袖中的手指动了动,忽而开口道:“若有一日,世间秩序重写, 洪荒不复洪荒,您待如何?”

帝俊金眸微顿,若有所思地望向素裙的圣人。

她言语间语气淡淡, 神情中又透着几分不容置喙,仿佛这天方夜谭般的景象,当真有一日会出现一般。

帝俊将将出口的话语一转,眉宇微挑,自唇边扬起一抹笃定:“沧海桑田也好,斗转星移也罢, 妖族若能得这世间永世太平,容祖巫一回又有何妨?”

女娲深深地望了他一眼, 似是想起什么, 目光柔和了一瞬。

她敛眸垂目,沉沉地吐出一口气, 转而正色道:“既然如此, 还望陛下珍重己身。”

圣人眉目微凛, 眼底染上几分森寒:“天欲其亡,必令其狂。量劫既起,将生劫煞。此心蒙尘,万事皆休。巫妖二族眼下局面,尚未至鱼死网破之地步。却未必无人想推动此劫,以此谋利。”

女娲:“圣人不可直接插手量劫,此为天意。更何况此劫与我攸关。若等我察觉危机,恐怕劫数已成,再无转折余地。”

她侧首望向伏羲,眸底闪过一丝难言的晦涩。

伏羲神情动了动,拢在袖中的手下意识扣上八卦图,似有一点灵光掠过脑海,引起几分触动,又在下一瞬消逝得无影无踪。

白衣曳地的青年神色微顿,与她对视一眼,随即微微颔首。

伏羲上前一步,俯身略行一礼:“巫妖两族时有摩擦,若为领域之争,那便是在所难免。若为意气之争,却是本末倒置。除却激发两族仇怨,伤人害己之外,并无好处。”

女娲随之上前半步,微垂其首,却是干脆挑明道:“天命落于今后万载,无论结局是成是败,风希只求这万载的和平。唯愿两族之间,兵戈止息,还洪荒众生太平安乐。”

同时被两双相似的碧眸灼灼地注视着,帝俊神情不由为之一动。

他虚抬其手,招妖幡随即落入手中。

这被世间万妖尊崇备至的皇者,任冕旒微垂,其下金眸熠熠生辉。他定定地望了两人一眼,心下微生几分宽慰,却也不甚在意地朗笑一声:“当应诸君之言。”

女娲、伏羲齐齐颔首,口称一句:“善。”

*

另一侧,与之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巫族族地。

后土、句芒先寻了关系甚好的玄冥等人,言谈几夜达成共识后,方倚仗其势,一举压下族内主战一派。

妖族收势,巫族言和,遍布洪荒四境的硝烟渐渐消弭,竟是在这暗流汹涌的量劫初期,取得了暂时的和平。

余下种族齐齐松了一口气,各自压下那颗惴惴不安的心,重新埋头于发展之中。

所谓「金仙多如狗,大罗遍地走」的盛世,也彻底拉开了帷幕。

至于往后之事?且任岁月安排。

*

【西方,须弥山】

月影沉坠而落,清寒入骨三分。

层层环绕的紫竹林中,清溪缓缓流淌而过。万籁俱静之间,似闻蝉鸣虫语,心间自有一派祥和宁静。

一袭白衣洁净无华的圣人端坐于此,眼眸半阖,双手合十。恍若有三千悲悯藏身其间,又偏生,生了一双无悲无喜的眸。

准提挑着一担水,足下慢悠悠地行着,待远远瞧见他兄长,方放下手中的木桶。等了片刻,见接引悟道正深,他踌躇一二,方又挑起担子,步履匆匆地灌溉起此地的竹子。

沐浴着月华的紫玉竹微微摇晃着,枝叶微展,愈发见出几分郁郁葱茏,青翠逼人。

准提合掌默诵一段经文,心头亦是越发的静谧。

“此日修行如何?”良久之后,他听见兄长一句淡淡的问候。

圣人轻轻起身,眼下未染尘埃,一双淡漠的眸静静地望向他,恍惚见得遍地金莲相涌,身后宝光万丈,又闻焚香阵阵,经文绕梁。

准提微微吐出一口浊气,眼底亦是如出一辙的清明:“心下寂然,不见红尘。”

接引便点了点头,素手取过剩下的半桶八宝功德池水,动作不急不缓地灌溉起周围的竹子来。

偶然间瞧见什么,他俯身垂眸望去,眉目微不可查地蹙起,转而付以轻轻一叹:“又枯萎了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