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经略是部队退下来的,虽然没在部队了,但有些东西他还是知道的,卫子英刚才吐出来的那个名字,要是他没听错的话,好像就是美国军方在军事行动上,能精确定位的那款军用卫星……
任经略懵逼。
他不懂这种高科技的东西,他只知道,这款定位系统是美国军方军拥有的。
他就想知道,眼前这个小不点,是怎么把人家的军用卫星定位,给弄来安在汽车上。
任经略想知道,自然也就问了。
卫子英回答的平平淡淡:“我看过资料,十五六年前,这款卫星导航系统就组网,并允许他国使用了。“
“他国能使用,但局限性很大。只能用到某种特定的东西上,民用这方面,我国似乎还没能签下民国协议。“任经略就觉得神奇的很。
卫子英:“对呀,不能民用,所以我破掉系统防御墙,再阻断追踪,再弄弄传感接收器,就弄到了啊。“
她写了个操作系统,再把这系统运用到电子导航上,隔断卫星系统追踪就成了啊,只要那个卫星系统,察觉不到她这边在借用,那这汽车的导航,就能一直用下去。
当然,如果被抓到了,那就没办法了。
任经略:“……??“
这天,没办法聊了。
卫子英说完,摇头叹气了一声,感慨道:“这系统好用是好用,但到底不是常握在自己手里的……“
这款卫星不止只是能民用那么简单,好多国家的新型武器,实则用的也是这款卫星导航。
一个国家的强大武力,却用别人的卫星作导航,这万一哪天,别人不给用了,一个指令按下去,那武器系统就差不多瘫痪了。
这种致命的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终归不是个事。
卫子英一句感慨,任经略好像就明白了什么,当天把卫子英送回家后,就连夜开车去了一趟盘州军区,然后将卫子英的话,说给了莫志安听。
莫志安是一个军区的最高司令,眼界绝非常人能比。
听完任经略汇报的内容后,他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晚上,第二天亲自动手,写了个文件出来,并坐上专机抵达了首都。
然后,这份文件就这么搁到了最高首长的桌子上。
最高首长看到文件内容,也是静坐了好久。随后,他亲自打了一个电话去某实验室,把某位研究武器的专家请到办公室,两人关着门谈了好久,随后又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实验,文件中的担忧终于被坐实了。
新型武器上的精准打击定位,确实能人为控制……
也就是说,这套定位卫星的掌握者,愿意让你精准打击,你就能精准打击,若是不愿意……那新型武器就会变成废钱,全部瘫痪。
这一坐实,华国上层领导顿时哗然。
卫子英说的没错,好多国家的新型武器,用的都是美国这款卫星导航,华国也不例外,到现在,这导航都没有出过任何故障,但若是人为故障呢。
安装在国家尖端武器的东西,掌握在别国手中,到底是隐患。
八二年正月一过,上层领导就下达了多个有关卫星方面的文件。这文件一下来,好几个省就开始秘密建造发射台了,在建发射台的时候,华国卫星也开始跟踪起了美国与隔壁毛子国的卫星运行轨迹。
美国有些事做得隐秘,但该知道的却都知道,卫子英所说的卫星导航名字,一开始,就是美国跟踪毛子国的卫星,探测到频率转移效率后,而研发出来的。
前面有人走过,华国就准备跟着人家的路走,然后搭建一个独属于华国的军民双用定位卫星系统,而且覆盖范围必须是全球性质的。
当然,这些事卫子英都是不知道的。
寒风兮兮,卫子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初中期末考试。
考试一共三天,这还是加上体育考试的,别人考试怎么样卫子英不知道,但她却考的特别轻松,把考卷写完了,她还放空脑袋,走了一会儿神。
其实她是不想走神的,但奈何期末考试,老师不让带书进场。
考试的时候除了一个文具盒,她啥也没带,所以,只能浪费时间发呆了。
毫无意外,期末成绩出来,卫子英又考了个第一名。
领寒假作业那天,宋温茂让各班班主任组织一下学生,在操场上开个校会,顺便给每个年级的前十名,发点奖励,鼓励学生们下学期再接再厉。
这奖励是从上发到下的,等高中部,和初三、初二的奖励发完后,就轮到初一年级了。
初一年级前十名,卫子英他们班就占四个,有她和潘玉华,还有开学当天第二个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女生冯秋露,另一个,便是她二哥卫志辉。
卫志辉超常发挥,吊尾巴考了一个年级第十名。
上台领奖的十个人,高的八个,除了卫志辉神清气爽,高高兴兴,另几个都木着一张脸,尴尬的很。
无他,全因带头站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小不点。
这换谁,谁都尴尬。
因为这,一群尖子生觉得,今儿的奖励都不香了。
明明考得很好的,偏就是高兴不起来。
第一名和第二名,简单太打击人了。
别人不高兴,但卫子英高兴,抬头挺胸接过了校长发的三好学生奖状,然后脆声给校长说,下学期她肯定会考得更好。
一起领奖的众人:“……??“
还好,你连体育分都没落下,拿了个大满贯,还想怎么好……
太恐怖了,还让不让他们活了啊。
领完寒假作业,卫子英就收拾收拾,准备和大哥二哥,还有卫志武和卫志刚回村里了。他们是第一批回去的,因为大人们上班的上班,忙得忙,得到腊月二十七八才能回去。
卫家的家具厂,有一个对各种家具都特别熟悉的卫永华在,那生意好的南山这边的国营家具厂都眼红。
卫家的厂子原本是主打做绷子床的,但自从卫永华接了几单外省家具城的生意后,这家具城好像就认定他了,时不时就送来一笔单子,有打沙发的,有做衣柜的,只要是木头家具,反正是能找卫永华做,就找卫永华做。
除此之外,还有慕名过来找卫永华定制家具的。
这种定制家具的工钱特别高,要求高一点的,都能顶得上十张绷子床的价了。
而绷子床这一块,卫永华现在是不咋亲自动手做了,把工序教给厂里的工人,他则搞起了定制和家具城的活。
绷子床很易学,但学会了却不见得能另起炉灶。
别的不提,就棕绳那一关,就能难倒不少人。绷子床需要大量棕绳,这一道工序,整个西口市只有甘华镇那一片行成了产链。而这个产链,目前是掌握在卫永治手里的,毕竟一开始,是他牵得头。
厂里的工人就算学会了绷子床的做法,最多也就私下捣鼓一下,想大批量生产还做不到。
所以,卫永华和苏若楠一点不担心厂里的人,把这学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