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娇软美人海岛种田(469)

潘大娘租住了一间汽配厂家属大院里的柴棚——说是说柴棚,其实大家都烧煤。柴棚是用来堆放杂物的。

这间出租屋统共就一间屋子,既没有窗户、也没有厕所。

但屋里有一盏电灯——也是从旁边的家属筒子楼里的房主家拉下来的。

黑漆漆的屋子里亮着一盏不甚明亮的灯,屋子里被收拾得干净整洁,虽然没有窗户,但将木门大大打开了透气,屋子里并没有不洁的异味儿。

潘大娘蹲在门口张罗了一会儿,生了个炭炉准备烧开水。

方丽娟担心年轻孕妇这个点儿了还没吃上饭,会对身体不好;在潘大娘烧开水的时候,就问了一嘴儿这附近哪儿的饭菜比较干净卫生的。潘大娘指了条路,说附近劳保用品厂的食堂条件还可以,不过,劳保厂食堂不爱卖饭菜给外地人,再就是不知道这个点儿了还能不能买到饭菜,只能去碰碰运气。

方丽娟和李爱国急急地去了……

等到潘大娘烧好了开水,方丽娟和李爱国也买到了饭菜回来了。

不过,就像潘大娘所说的那样,劳保厂食堂确实不愿意招待非本厂职工。方丽娟拉着工作人员说了好一会儿,说自家孕妇表姐没吃的……最后人家才免为其难的将最后几份饭菜卖给了方丽娟,还送给她两个带壳的水煮鸡蛋。

潘大娘把自己的搪瓷杯子反复烫洗了好几次,才倒了一杯开水,递过去让年轻孕妇捧着。栀栀她们自带了搪瓷杯,就拿了出来,也一人接了一杯开水,慢慢的喝。

方丽娟就在一旁分饭……

连潘大娘也有份。

其间,年轻孕妇也把她的基本情况告诉了栀栀和所有的人。

她叫汤韵兰,是省城邮电部门的职工。汤韵兰的丈夫叫程庆军,在省人民政府工作。

因为汤韵兰怀了孕,又是头一胎,程庆军的父母就从老家赶了过来,一是想着来省城和儿子儿媳过年,二是准备在这儿照顾汤韵兰,一直到她分娩为止。

在汽配厂食堂里,和巨鼠近距离亲密接触的中年女人叫翠花。翠花是汤韵兰婆婆的亲妹妹,两家人相邀着一块儿来省城亲戚。

翠花也有俩儿子,长子也在省人民政府工作,次子在省城卫生局工作。

不过,翠花姨的俩儿子都挺忙的,所以今天陪着翠花姨和土根姨父来逛的,是他们的两个儿媳。

栀栀大约明白了。

——就是老姐妹两个大家庭的人来汽配厂这附近玩儿。

栀栀又问汤韵兰,“韵兰姐,那你们无缘无故来汽配厂这儿……玩吗?”

汤韵兰傻了一会儿,哎了一声,说道:“我这脑子啊!我们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来这儿了,我们是来走亲戚的嘛!只是想着说,我们人多,又没有提前和汽配厂的亲戚打招呼,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做饭,就寻思着先吃了饭再上亲戚家去……”

“你们家亲戚是谁?”栀栀又问道。

汤韵兰道:“其实我们和这一位也不算是亲戚,她叫党珍,是我婆婆和翠花姨的同乡,以前她们仨好得像亲姐妹一样。不过,党珍姨是去年才随夫调到汽配厂的,我们还不知道党珍姨住在哪儿呢!”

顿了一顿,汤韵兰又着急地说道:“能不能……赶紧找到党珍姨啊?如果报警没有用,那请党珍姨来解决这件事儿,成吗?”

栀栀问潘大娘,“大娘,您认识党珍姨吗?”

潘大娘摇头,“我虽然住在这儿,但我不在这儿打零工,也不太认识这院子里的人啊。”

栀栀又问汤韵兰,“能再多说一点儿党珍姨的细节吗?你告诉我们,我们在这院子里问问人,看能不能找到这位党珍姨。”

汤韵兰仔细凝思,说出了几个细节。

栀栀点头。

说话之间,大伙儿已经吃完了米饭又喝了杯开水。

然后栀栀让潘大娘陪着汤韵兰,她和黎恕、方丽娟和李爱国离开了潘大娘的出租屋。

四个小伙伴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兵分两路:栀栀和黎恕留在院子里寻找党珍姨的下落,方丽娟和李爱国马上回国营饭店去。

——因为今天宋顺邀请了好几位他的公安朋友在那儿吃饭、看场子。如果宋顺知道了死对头汽配厂食堂发生的事,想必也会很感兴趣。

如果有了其他片区的公安参与到汽配厂食堂里的争执事端里,然后汽配厂保卫科报了警……当地辖区派出所的人会因为事件已经被同行知晓而不得不更加重视!

于是,方丽娟和李爱国离开以后,栀栀和黎恕在院子里逮着人就问……

栀栀生得好看,小嘴儿又像抹了蜜一样甜,一连问了十来个人,终于还打听到了党珍姨的下落。

——党珍姨的丈夫,是去年新调到汽配件主管技术的副厂长葛新荣!

栀栀和黎恕又一路问着人,找到了葛新荣家。

正好这会儿是饭点,葛新荣一大家子都在。

栀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葛新荣的脸色垮了下来,他的妻子王党珍也愤怒极了,却按捺住怒火,问道:“小别啊,所以翠花她们现在还在食堂里吗?”

栀栀点头。

王党珍对丈夫说道:“你赶紧上食堂看看去,我跟着小别去接韵兰。”

葛新荣点头,叫上了他的一儿一女婿,三人匆匆下了楼;葛新荣也跟着栀栀、黎恕下了楼,去潘大娘那儿把哭得浑身都在颤抖的汤韵兰给接到自家休息去了。

栀栀这才和黎恕赶去食堂那儿。

这会儿食堂正处于火山爆发状态。

翠花姐妹和老五还在争吵不休。

一开始是翠花姐妹落于下风,因为老五不让她们走、还反要她们赔钱。翠花姐妹誓要和老五讲道理……可老五是个讲道理的人吗?

不是啊!

翠花姐妹被气得不行。

后来,方丽娟和李爱国去国营饭店请来了宋顺的几个便衣公安朋友……

这时葛新荣又赶到,直接找来了保卫科,让保卫科处理此事。

葛新荣是副厂长,老五的靠山是厂子里的一把手郑厂长,保卫科当然偏向老五,要求翠花她们赔偿给老五板凳损失费用七十块钱。

翠花她们不同意,葛新荣也被气个半死。

栀栀这才上前,给翠花和葛新荣支了个招。

葛新荣立刻让他儿子直接去了辖区派出所报警……

结果就是栀栀之前预判的那样:翠花和老五之前的矛盾不是刑事案件,属于纠纷,派出所也只能起个调解的作用,但会偏向汽配厂的保卫科,主张的是,翠花她们确实损坏了食堂里的板凳,理应赔偿损失。只不过,派出所把老五想要的七十块钱给降到了三十块钱。

翠花她们还是很生气,不愿意付。

栀栀也去劝,还悄悄告诉翠花她们正确的投诉方法。

在栀栀的劝说下,翠花拿出三十块钱,赔偿给老五。但翠花也因些拿到了一份由派出所手写、并且盖了公章的调解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