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们没有花(42)

作者: Judy侠 阅读记录

谢寻意失笑,也没再勉强只说道:“那我就给你拿小一个尺码吧。”

“不用了,等下个学期吧。”孟朝熙说道,嘴角不由扬起微笑。他觉得谢寻意很细心温暖,关心着他人的难处,他瘦下来之后的确觉得现在的校服很大不太方便。

“没事,我爸公司里有存货的。”谢寻意笑说道。

孟朝熙没再说什么,是接受了谢寻意的好意。

这个学期,谢寻意放假都是吴新云来接,她大部分时候都打车来,让出租车等在校门口;偶尔她也会开谢秉正的车来接谢寻意,但像今天这样,她搭贺延忠的车来接谢寻意却是第一次。

谢寻意看到贺延忠很意外,惊喜道:“贺伯伯,好久不见,你怎么来了?”

“我正好来找你们陈校长,就捎你妈一起来了。”贺延忠笑说道,看了眼吴新云。

吴新云没看贺延忠也没有搭腔,只是关心问谢寻意:“累不累?”

谢寻意摇摇头,扯了扯书包带,欲言又止低头抬脚踢了踢鞋子。

贺延忠见谢寻意的情态是有话当着他这个外人不好和吴新云说,便笑说道:“上车吧,尘尘,伯伯送你们回家。你还没有看过自己的新家吧?”

谢寻意笑点头,道了谢上了车。

回家的路前半段是熟悉的,在一个熟悉路口从原来的向左到向右之后,一切变得很陌生。谢寻意从来没有到过这边,路边种满了梧桐树,新的餐饮店新的超市新的菜市场,尘嚣在树荫之下沉寂,空气中弥漫着别人的生活气息。

吴新云和谢寻意一起坐后排给她介绍周边,她说了会,见谢寻意都没有开口只是望着窗外,便探过头去看了看,结果她发现谢寻意脸上挂着泪。

吴新云心疼把谢寻意搂在怀里,安慰道:“慢慢你就会熟悉这里了。”

贺延忠看了看后视镜,也安慰伤感的谢寻意说道:“尘尘,你的新家非常漂亮,你一定会喜欢的。”

谢寻意有些不好意思,她忙笑了起来,抬手擦了擦眼泪坐起身说道:“嗯,我肯定会喜欢的。”

贺延忠笑了笑,说道:“我们尘尘真的很重感情。”

“妈剪了院子里的苹果树枝,找了个园林工作室扦插在大盆栽里,等成功养活了就搬来现在的阳台给你养,和你作伴。”吴新云轻柔掏出手帕替谢寻意擦干净脸,温柔说道。

谢寻意很惊喜,高兴抱住吴新云,她觉得自己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总是被母亲保护着。

贺延忠把母女俩送到小区门口没打算上楼,谢寻意向他道谢时邀请道:“贺伯伯,您上来坐坐喝杯茶吧。”

贺延忠回答前看了眼吴新云,见她侧开了脸,他笑道:“改天吧,等你爸在家。”

“好,您有空经常来玩。”谢寻意点点头,想了想补充了一句,“代我向贺禹哥问声好。”

“好,伯伯会转达。”

贺延忠目送母女两人转身离开,但他又喊住了吴新云:“那个,小吴。”

吴新云皱眉转过身,回了句:“贺大哥,什么事?”

贺延忠张了张嘴,说了一句含糊的话:“秉正还贷的事解决了。”

“我不管那些事。”吴新云则丢下一句话,转回了身。

谢寻意没听清大人说什么,只觉得吴新云不太高兴,有些担心回头看了眼贺延忠。

贺延忠对谢寻意宽慰笑了笑,抬手和她挥了挥。

第二十九章

贺禹听说谢寻意向他问好,有些出神。他握着手机通着话望着书架,目光无意识落在那本《有人喜欢冷冰冰》上。原来那本书已经送给了谢寻意,他又买了本新的。这本书是短篇小说集,不是每个故事都很有趣,但贺禹很喜欢这本书的幽默感。其中最让贺禹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人喜欢冷冰冰》那一篇,暧昧和热情乘兴而来,戛然而止,这其中经历了什么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或许暧昧和热情向来都只是一个念头和情绪,但爱不是。

贺禹大概是在给谢寻意打了三次电话,她都不在寝室之后,渐渐知道她改变了作息,不再等他电话。她后来告诉他,她现在每天在晚自习后去跑步了,解压又减肥。

对此,贺禹说:“尘尘,你以前的样子就很可爱。”

谢寻意听到这话没有很开心,只是说:“不是可爱不可爱的问题,贺禹哥,我现在就是觉得瘦一点挺好的。”

贺禹感受到小姑娘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和看法,他替她高兴,但说实话也有些无措。

最后他只能说:“那你就把跑步坚持下去。”

“好!”谢寻意这下应得很开心。

贺禹也笑了笑,试图和她同频。这个学期,贺禹很忙,他放弃了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学生会也不再参与,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业和刚起色的事业上。他可以清楚知道自己对谢寻意不是热情消退,而是在等待时间过去,等待她长大考上大学。而现在对她说什么似乎都太早了。

“也替我向尘尘问好,让她好好学习。”贺禹徐徐笑说道。

“尘尘今年成绩进步了,陈校长私底下和我夸了她,说她很聪明又上进,品学兼优很难得。”贺延忠笑说道,他的语气就像在夸自己的女儿。

简单说完谢寻意的事,贺延忠告诉贺禹自己会迟两天回金洲,原因是他要陪谢秉正去见客户金安,还是欠款的事。

贺禹虽然和贺延忠聚少离多,各自忙碌,但他其实都有通过贺延忠在关注谢秉正的生意情况。从去年,在他了解了谢秉正的性格和他卖了金洲房产,还是自信满满投资扩大生产开始,贺禹就有担心谢秉正步子迈太大,困在工厂里。谢秉正这个人对做实业有异常的热情,今年的春节之后,谢秉正有和贺禹联系过电话,他向贺禹这个年轻人请教他们现在创业的方向,两人聊了好半天。

在通话的时候,贺禹感觉谢秉正是想为公司转型,当老板意识到这事或许是件好事,但贺禹误解了谢秉正,因为他转头把新学来的思路用在和另一个朋友跨行做新工厂,还是搞起了实业生产。谢秉正始终认为生产产品才是最终的财富,还乐观觉得所有产品总会卖得掉,他还认为只要产能够大,就是行业之王。

贺禹很难理解谢秉正的想法,工厂是累赘,他却一直往里跳。前不久,贺禹听说谢秉正为了新工厂贷了款,最近资金周转不灵向贺延忠借了一笔钱,这些事情在贺禹听来都不是什么好现象。贺禹也发现人都很有趣,比如谢秉正嘴上说着知道自己的经营模式已经过时,但真到决策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会用自己习惯的思维去做事。

而在这些背后,除了是每个人的自我修行,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磨砺。贺禹在听说谢秉正还没有起诉金安的时候,问了贺延忠:“谢叔应该都没有和吴阿姨说这些事吧?”

“一家人应该多少知道。”贺延忠回答。

上一篇: 落款不明 下一篇: 在我喜欢他的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