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167)
患得患失。
凌放待他何尝不是特别的,但这种特别, 又可以解读为只是自幼相伴的习惯。
“那你怎么知道——”
凌放很自然地歪头, 接着他的上一句话反问,“我就不担心呢?”
韩墨京咂摸着这句话,花了几秒。
直到凌放一脸平常地凑过来。
靠近到两个人马上就鼻尖能对上时, 速度也没放慢。
“……”
韩墨京站在原地, 一直没动, 眼看着凌放亲了一下他的嘴角。
——比起真正的暧昧氛围, 感觉更像是什么疏远人类的羚羊或麋鹿,忽有一天对同行过雪原的旅人好奇, 就凑来碰碰鼻尖, 似亲昵、又似漫不经意。
但、这、时、候、要、不回应的话……人生前二十几年算白过了吧?!
韩墨京反手捉住亲完就要快速后撤的人!
此时要感谢厨房小, 不然以专业运动员的速度, 他恐怕抓不住这个家伙。
他一手按住凌放的肩, 一手捉住他的手腕,果断低头吻了下去。
厨房里安静片刻, 又响起有些急促的喘息。
半晌——
“……好像技术比影视剧里你的同行差……”凌放很冷静地, 发出了含含糊糊的抱怨。
虽然凌放也没试过别家总裁, 但知道撞得牙花子要出血肯定不是达标水平。
“唔……”忠言逆耳,理智锐评往往不受欢迎。
会被大资本家封口。
2025年1月28日,除夕当天,凌放身在塞尔维亚。
科帕奥尼克滑雪跳台就坐落在塞尔维亚市的市中心。
十字形钢筋铁管构成的120米大跳台,展开的上方像一本斜向天幕打开的巨书,再加上线条协调流畅的支撑台,如此巨大的钢铁建筑,造型却优雅到极致,别具特色。
这是世界杯塞尔维亚站决赛,临近赛季末,凌放的关注度在逐步升高。
当凌放出场,许多本赛季第一次看他的中国观众都觉得,他比起前几年成熟了些。
少年人冷锐的锋芒稍敛,气质像冰封之下静水流深。
媒体席记者对着他第一轮跳跃的全过程一通猛拍。
这位身材修长纤细的运动员,迅捷起跳和滑翔前冲的倾斜幅度、动态,比起抛物线,都更像鹰击长空,拍出来就是好看。
这是凌放突出的技术特点决定的。
凌放第一跳161米,发挥出色,暂列第一。
不过,本场挪威选手克努特才刚跳出了159.5米,芬兰选手克里斯多夫紧随其后距离达到157.5米,德国的科赫拿到157米。可以说都是无限接近,差异极小。
第二跳,科赫的发挥尤其好,落地点在160米。
转播的中国国内解说在感叹:“这届世界杯近期的几站分站赛,都拉升到160米级以上了,现在的男子跳雪真是神仙打架!”
“……我估计,到你也还是强顺风。”场内等待二轮出场时,叶飞流看着当前的几位选手跳跃时的形势,对凌放讲他的判断。
这个跳台的确顺风多些,一部分原因是山脉走势。
山顶气温低,温差大时,沉重的冷空气顺坡而下吹向谷底,山行地势下偶尔会形成干燥的强劲顺风,波及到山腰的跳台。
凌放干脆地点头,“前三的距离分太接近,我考虑升门。”
叶飞流忖度片刻,“好,你最近状态不错,试试。”他又想想,“看对手的下一跳情况,有必要的话。”
话音未落,克里斯多夫已经出发。
起跳滑翔落地,169米。
——这是凌放近期顺风天气训练时到过的最远距离。
凌放和叶飞流对视了一眼,叶飞流拍拍他肩膀。
凌放走出休息室,去做准备。
他决定升门。
凌放二轮最后一个出场,在观众的瞩目中,他站上了比标准出发门高10米的第二出发门。
实时关注赛事的记者、解说、观众和网友们都立刻兴奋起来!
但从运动员本人的表情动作,却看不出心态有任何不同。
依然是微抿唇安静地等待,看到指令后一秒不停,松手就走。
强力顺风、加上更长的滑道,让凌放抵达起跳点时,达到了惊人的118.8公里每小时!
起跳时,破空声骤然而起!
懂行的现场体育记者们,看着实时大屏的这项瞬时速度数据,集体发出不可思议的吸气声。
令人敬畏的速度。
在这样的高速下,人的视界几乎只能捕捉雪地。余光里,天地一切景致都成了光影和色块,远山近岭的边缘也是瞬逝扭曲的模糊线条。
百米高空中的中国运动员,却依然完美地控制着身体,完成了近乎完美的一跃!
顺风有些影响滑翔距离,比他平时的滑翔时间略短。
但极高的出发速度充分弥补了这一点。
落地—— 179.5米,姿势精准,毫无瑕疵。
由于冬季顺风天气多,本座跳台的历史最佳成绩定格在168米已经十二年,凌放大幅刷新了它的历史最佳。
这种事在他两年前还是平常,但复出后还是首次。
叶飞流站在教练台上远远对着下面的凌放举大拇指,不管徒弟看不看得见,“漂亮!!!”
“2年8个月后,凌放赢回K120金牌!”成为了这一天跳雪赛事相关网站、论坛的热门头条……
一年后。
2026年,是中国跳雪运动员凌放成为世界跳台滑雪K90标准台和K120大跳台双项总积分榜首的第一年。
这一年,米兰- 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上,凌放连摘个人标准台金牌,大跳台金牌,卫冕双项奥运冠军。
也是这年,凌放拿下世界杯分站赛标准台11站冠军,大跳台12站冠军,FIS世界总积分超过克努特,拿下总排名第一。
次年,凌放的优势甚至还在扩大,尤其在K120男子大跳台——参加既夺冠。全年参加15站FIS大跳台比赛,拿到15枚金牌,展现了堪称恐怖的项目统治力。
这是世界跳台滑雪历史中从未有过的全年单人战绩。
两年里,在冬季运动相关的媒体评价、简介目录里,跳雪项目,凌放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表人物。
紧接着,在挪威奥斯陆K120大跳台,天时地利的条件下,他的决赛第二轮跳跃落点259.5米。打破了现存252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人类目前最远的跳雪距离拥有者。
2028年1月底,凌放再次拿下2028届跳台滑雪世锦赛的大跳台金牌、标准台金牌。
同年,中国跳雪队首次派出符合参赛资格的足额运动员参加男子团体K90、混合团体K90两项跳台滑雪世锦赛团体赛。
凌放带领的男子四人队由他和马尔赛、江卓、滕九中组成。
可惜了,比赛时队员们略有些紧张,四人跳完两轮,哪怕队长凌放在K90标准台发挥出了132米、127米的绝对实力,他们的团体总分依然没通过资格赛。
休息室里,马尔赛和江卓开展了充分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通叽里呱啦。
其实,两跳成绩最差的是首跳就失误了的滕九中。他最近经常做户外有氧训练,肤色更是黝黑,此时羞愧得黑里有点透红,挺壮实的孩子,就差对手指头,“队、队长,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