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67)

作者: 白马骄驰 阅读记录

苏靖个人更倾向于克里斯多夫能逆转杰夫杨拿回金牌,主持人则开始跟他讨论:“我看杰夫杨今天状态不错哦,也或许能保持住这个第一呢。”

屏幕上恰好在换角度回放这两个夺金人选的飞行瞬间。

“看,克里斯多夫这个黑眼圈,连滑雪镜都快挡不住了,有点像我们国宝熊猫哈哈哈!我倒是觉得,今天杰夫杨第一跳的那个状态,堪比下山虎,凹背昂首,气势凌人!”主持人调侃感叹,活跃气氛。

“嗐,”苏靖从运动素养出发,是认同克里斯多夫,但是关于杰夫杨,他也说,“你期待他也没错,杰夫杨是美籍亚裔嘛,如果他能有好成绩,起码也算是对我们亚洲跳雪运动的鼓舞。”

这两位期待看杰夫杨能否守住第一的,自然不知道前一天晚上,杰夫杨还和凌放差点发生冲突的事儿。

至于凌放,他的第一跳成绩普通,按常理可以说是退出了前三的争夺。外国电视台都没有给他回放那个高大上的多角度镜头。

但是,自家孩子自家疼嘛。央视自己用刚才的转播信号、加上慢镜头和音乐,单一镜头也照样给重放了三遍。

飒爽纤细的少年神态专注,透出护目镜的眼神凌厉,滑行、深蹲、凌空一跃,飞腾而下。

毕竟,很难得能播个自家运动员在跳台滑雪高水平国际赛事决赛的跳跃。在凌放出现之前,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还是挺好看的。

“苏靖老师,”主持人认真看着屏幕上自己国家的跳雪小将,提问,“你觉得目前,我国U20组唯一的运动员凌放,他目前的主要不足是哪方面呢?当然,我们知道,他还会有很大的未来进步空间。”

苏靖沉吟着说:“在我看来,凌放的先天素质非常好,下肢弹跳力尤其厉害。核心力量问题也一定能够随着年龄和训练得到加强。这一点算是亚洲运动员的普遍弱势之一,凌放现在年纪小,体重偏轻,在用减跳跃仰角、提高起跳曲线的方式弥补,危险性高了些,而且可能不是随时能发挥,比如刚才这一跳他就没用,或许是个人也会有心态变化。“

“和成熟运动员相比,他还缺大赛经验、和应对不同环境的阅历,观众们可能不太清楚,凌放在这个年龄的运动员里,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对于他今后的成长,我真的是非常看好,未来可期。”

都听得懂他的言外之意:这届冬青奥,大家也不要对自家跳雪运动员有过高要求了,咱家这跳雪的娃娃,还小呢、还小呢……

“第二跳要开始啦,咱们好好看吧,观众朋友们觉得,这个运动观赏性是不是还挺好?”苏靖呼了口气,姿态松弛了一些,笑着问镜头外。

作者有话要说:

第48章

央视解说间里, 女主持人也微笑着说:“是啊,咱们节目的实时互动平台有不少观众感叹,第一次看跳台滑雪比赛, 实在是很刺激!”

体育节目观众有个特点, 一旦得知自己国家选手的成绩大比分落后, 就有不少会转台了,恰如此刻。

不过, 还是有许多被跳雪这项运动吸引的观众, 会看完这场比赛。

决赛轮,开始了。

跳台滑雪的轮次顺序是按照排名倒序——符合打分项目惯例, 也方便后出场选手实时判断前面选手的最优成绩, 用那条在跳台顶上都清晰可见的绿色动态最优成绩线。

凌放第一跳第九,顺序排在倒数第九位出场。

决赛第二轮跳跃,凌放前面出场的选手也没有几个发挥太好, 还有两个跌倒的。这一点, 正印证了苏靖关于风场不利的预判, 直到凌放出场, 前面30多名选手,没有一个超越自己第一次的跳跃距离。

央视还在凌放出场前, 上个选手跳完的空档, 插了半分钟广告。

“好的, 观众朋友们欢迎回来,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现在为您直播的是第二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个人跳台滑雪标准台的决赛,我们继续陪您一起观赛。我们看到, 目前在决赛第二轮跳跃中, 还没有哪位选手能对第一跳的前三名产生威胁。现在出场的是我国跳雪运动员, 16岁的凌放,可以看到他的神情还是沉稳镇定——啊,看来他的教练这次很果断,凌放也没有迟疑,他出发了!”

“……诶?是我的错觉吗?怎么感觉凌放这一次的蹲深幅度比较—— ”主持人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旁边的苏靖打断了。

苏靖紧紧盯着凌放的动作,直到一个临界点。这位作为中国第一代跳雪人,当年几乎承担过所有出国比赛任务、经历丰富的前职业运动员,在少年的身影如闪电般逼近台端、微屈的身体开始下沉的那一刻,失声喊出了:

“高起跳!!!”

……15分钟前。

凌放结束第一次跳跃后,跟叶飞流有过短暂的沟通,叶飞流很关心地看着他问:“刚才怎么回事?今天是不是状态不太对,定好的起跳动作怎么了?”

这次赛前,本来他们商定好的。凌放已经针对性训练了下肢肌肉和腹肌,虽然背部和后腰部肌肉比起成年运动员有欠缺,但他们还是决定冒点险,使用高起跳、接续高飞行曲线动作。

冬青奥非常重要,但叶飞流也不是什么保守派。用他的话说:哪怕咱们不冲着那三块牌,就为了让国际上的跳雪青年组见识见识,嘿!

哪怕他不说,凌放也是这么想的。这下子一拍即合。

决赛第一跳的时候,叶飞流观察了许久选好了相对合适的风,以他对徒弟的了解,没什么问题。然而,凌放却并没有用商量好的起跳动作。

凌放突然放弃冒险的原因和解说们的猜测不同——并不是因为风。

他在叶飞流的询问下,沉默了片刻。

刚才,他又出现了那种偶发的、短暂的空白状态。不是指失去技能和记忆的空白,而是心态上的平静——过于平静了,像片荒芜的雪原。

高空的风,裹着雪的气息迎面而来。凌放清楚地知道,这是冬青奥决赛,是他期盼很久的青少年组高级别赛事,他自己心里有冲金的目标。他在决赛场、在准备出发、在距离地面近百米的跳台上,一旦松手腾空,三秒后他就会身处八十米高空!

可,他一点都不兴奋,甚至还有些茫然。

兴奋度,影响运动员对外界和对自己肢体的基本感知和判断。在跳台滑雪这种具备超乎寻常的运动速度的项目里,这种感知极为重要。凌放自己都说不好这种状态会不会影响起跳时机的判断,所以他下意识选择了求稳。

说起来这还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要不是教练们上回要求他看心理医生,他没准,还不会下意识这么郑重应对……

想这些都没用,箭出没有回头路。

他下沉后蹬的力度和速度都没有达到预想,随后,由于风力情况,接上了前倾较小、雪板略开的姿势飞行,距离就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