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反派总是被宠爱(87)
“夫人不急,再等个朋友。”
两人品着美食,薛蔚之坚决不让他再沾一滴酒,过了小半个时辰,门外才有人敲门。
来人正是薛康仁,见到二人后急忙上前行礼,随即难得的面露一丝喜色,“叔叔、婶婶,我母后同意我去了。”
薛蔚之直接问出:“哦?什么条件。”
薛康仁感慨他的聪明,喜色很快落下,“叔叔我能说。”
孟元祈觉得这叔侄二人挺有意思,年纪相差不大,却看起来毫无违和,他看向薛康仁问:“五爷,你觉得男人与男人成婚如何?”
薛康仁神态平静,对孟元祈抱拳:“叔叔与婶婶伉俪情深,侄儿尚未开窍不懂男女之情也不懂男子与男子,但是在侄儿眼里,叔叔和婶婶是神仙眷侣。”
孟元祈与薛蔚之相视而笑,一旁的孟康仁更觉得自己在此好像很多余。
没一会儿,隔壁竟然再次开门,这次一下子进去不少人。
其中一人刚说话,薛蔚之就皱眉不悦,而孟元祈过了半天才听出说话的是谁。
那人嗓门巨大,不想听都不行,“怪我?你们未经我同意私自找我胞弟,被王爷打出来已经算是轻的了。你们能和我比?我可是王妃的亲哥哥。”
“那事儿是我们的错,我们这不是也了惩罚么。”
“我在家高烧了七日,整整七日!”
“我还被我爹毒打,还把我最喜欢的一套孤本送到王府给赔礼道歉,我招谁惹谁了啊。”
听到这里,薛康仁也大概知道了情况,听到他们说的主人应该就是自己眼前的叔叔婶婶。
孟元文更是得意,声音洪亮,“那是当然,亏你们想的出来还敢给我弟弟送雏儿,我那弟弟可是对丽妃情根深种。从不沾染其他女子,你们以为是个女子就行啊。”
这边的三人原本未言听着他们说话,孟元祈听到这里“噗”的把刚喝进嘴里的热茶喷了薛蔚之一身,差点没笑出声。
而自家的夫君依然不悦,薛康仁也不好意思再听,低着头。
孟元祈伸手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一敲,薛康仁才抬起头,听到孟元祈低声说:“侄儿,你好歹也是个亲王,旁边有人私自议论你叔父和婶婶,你不生气?”
“我…… ”
孟元祈接着说:“这点小事你都搞不定,南方可不是随便能去的。”
薛康仁看向自己亲叔叔,见他也没反对,当今太后是他生母,可他只是一个普通皇子,他想去南方赈灾,母后告诉他,那些功德他不是不能取,取了便是站在陛下的对立面,他必须做好准备。
太后给了他选择,他也做出了选择。
他猛然起身,严肃的神色再次出现在他那张干净还带有稚嫩的脸颊,“叔叔婶婶你们在此等候,我是断不会让他们就这样辱骂你们。”
薛康仁一出门,孟元祈蹦哒着跑到两个隔间相连的隔断旁,伸手在纸窗上掏了个洞,朝里看去。
里面的人还在络绎不绝地说着他和薛蔚之。
薛康仁走过去连门都没敲,直接推开门,质问:“你们是何人,敢当众议论文皓王与王妃!”
里面的人本就是发泄情绪,什么话都敢说。没想到这都能碰到亲王,且他们都知道五王爷从不来这种地方,他们是多走背运,偏偏被他碰到。
一个个都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其中要说最淡定的还数孟元文,他可是王妃的亲哥哥,王爷的兄长,说他们几句也在情理中。
薛康仁一字一句,颇有震慑:“依据律法,随便议论皇家可判重刑,更别说你们说的那些话,真被王爷听到了杀了你们也不冤。”
孟元文急忙起身解释,“冤枉啊,我乃是王妃亲兄长,自家人啊王爷。”
“谁跟你自家人,”薛康仁对他呵斥,根本没有徇私舞弊的意思,“你配当王妃兄长么,跟着一群富家子弟羞辱王妃。”
“来人!”薛康仁虽然是只身与薛蔚之他们见面,却携带了几个侍卫在楼下,呼声之后,迅速跑上来几个人,齐声呼喝:“在!”
而这边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毕竟是京城豪华的酒楼,有不少人认出了跪着的人。
他们可谓是丢了夫人又折兵,本就被王爷惩罚过,谁知背后说了几句还被亲王正好逮住,真是运气差到极点。
薛康仁对侍卫说:“把他们送去见官。”
“是!”侍卫跟着分散开来,把他们一个个从地上拖起来,就往外拉。
地上的几人呼喊着求饶,周围的人看的好不热闹。
尤其是孟元文更是大喊“冤枉,”还自称自己是王妃的亲兄长,现任高职,还是王爷给他安排的。
“蠢货。”孟元祈在窗户这边低声骂了一句。
薛蔚之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身边,凑在他耳边说:“那可是你亲大哥,你真不管?”
孟元祈眼睛都没挪动,“我连我亲大哥都敢这样对待,你不怕我也这样对你?”
薛蔚之从身后环住他的腰,咬着耳朵低声说:“不怕,就算你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怕,能死在你手里此生足矣。”
孟元祈不理他,看着薛康仁把那群人连拖带拉的全部送了官,心满意足坐回矮几边给自己倒茶喝。
一饮而尽之后,孟元祈看着薛蔚之说:“你这当叔叔的还偏心,特意给你这五侄子送业绩。”
“夫人生气了?”
孟元祈摇摇头,“我那哥哥什么本事我一清二楚,你贤名在外却偏偏给了他一个肥差,就是等着他掉坑里。”
薛蔚之替他续上茶,低声和他说:“聪明还是夫人聪明,康仁虽正直但为了避险,一直不敢展露锋芒,眼看马上他也到了年纪,是他该做选择的时机了。”
两人开开心心吃顿饭,完成了一箭三雕之事,华灯初上,确认了周围没人跟踪,他们两人才携手回了家。
宫中,薛康孝正忙着批阅奏折,探子来报,把薛康仁在酒楼发脾气把一众贵公子抓入官府的事。
薛康孝停笔,发出疑惑:“因为他们胡乱议论?”
“是,多是些富家公子,其中还有文皓王妃的亲哥哥。”
这确实超出薛康孝的意外。不过薛康仁既然敢抓文皓王妃的亲哥哥,就是和薛蔚之翻脸。
薛康仁明知道他做事容易传到自己耳朵里,还是这么做了,说明他已不打算再隐忍。只会让自己对他更加设防。
但是上来就和薛蔚之翻脸,还是让他心中窃喜,只要他们三方势力保持平衡 ,那么最后赢得一定就是自己。
薛康孝对探子挥挥手,“去吧,多观察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有任何情况来报。”
批阅奏章时,薛康孝收到薛康仁跟随南下救灾的帖子,思索片刻后,薛康孝直接准了。
他不是不知道此去办差,做好了就是功德一件。但是他也有他的考虑。
一是太后就没办法在寿宴时替他请封;二是南下天高路远,一个十几岁的皇子路遇危险也是很正常的事,说不定此去就再也回不来了,也让他免了腹背受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