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1619)
叶韬说着好像不好意思一样摸了摸脸颊,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似乎是掩饰这句实话带来的心中羞涩。
“放心学,不怕,这学费,公司给出了。”
叶波拍着胸脯大包大揽,他这时候的样子,很有几年前操刀子砍人的爽气了。
叶韬笑了笑,“有您支持就好,我就怕大家知道了嘲笑我。”
“笑什么,这也是提升业务能力嘛!”
叶波不以为意,脸上却也是笑盈盈的。
公司里,尤其是他们部门之间,消息几乎瞒不住,当年随着叶波一道混出来的还有几个,都被安插进了各个岗位之中,叶韬这个外联部小组主管,看着没什么权力,但不做事儿光收钱,还是被很多人看不顺眼的。
其中一个绰号鹰眼的,还曾为叶波拼杀差点儿瞎了一只眼,一道刀疤从额头划过一只眼,落到鬓角,生生坏了容貌,在正规公司的各个岗位之中很不吃香,被叶波安排到了安保部,听起来还不错,但由于公司表面上的性质,他们这些保安就好像是看大门看仓库的一样,很不受重视。
叶波还一直说着正规公司,不要那么多打打杀杀,安保部的位置无形中就降低了很多,在他们内部也不太受待见了。
叶韬次日去公司递交报告,跟这位鹰眼狭路相逢,对方眼神儿之中都透着嘲弄:“听说咱们叶大少也要去学习了,这是想要包装自己,讨那些富婆欢心了?”
对这种看不得别人好的,叶韬一向都是无视的,可惜道路太窄,在一方有意挡路的情况下,还真是无从错开。
“人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自暴自弃不是吗?”
目光在鹰眼的伤疤上瞄了一下,嘴角的笑容怎么看都带着点儿怜悯的意思,叶韬想,难道我不会戳人伤疤吗?伤人的时候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啊。
“你——”
鹰眼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到身后一声询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说话的是一个青年,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是总公司派下来的秘书贺南淮,经常跟在叶波身边儿,可能也算是个眼线。
“没什么,我过来递交报告。”
叶韬轻笑着,从鹰眼身边儿经过,他走得自若,快要撞上肩膀的时候,鹰眼匆忙侧身,像是专门为了给他让路一样。
在外人面前,他们这些叶波的嫡系部队,可是不能闹不和掉链子,这点儿大局观鹰眼还是有的。
“叶总一早就说了。”贺南淮一手扶了下眼镜,笑得温文,像是听了叶波的命令专门过来迎接的一样。
对他这种无形的挑拨,叶韬视而不见,笑了一下,像是接受了对方的示好,走过去,跟着一同去叶总的办公室。
报告是真的报告,每个月都有一次,因为金额巨大,奖金提成什么的,也都是当月就发下去的,能够更好地提高组员的积极性。
到了叶波办公室门口,贺南淮就在门外的办公桌坐下了,叶韬自己直接进去,把放在文件夹里的报告递上去。
叶波打开看了看,报告是很正规的打印版,但上面的内容就显得有些无聊了,都是文艺品的名字,他们这个公司明面上经营的就是一些价值比较高的文艺品,仿古的画,仿古的瓷器,还有纪念币等值得收藏的产品。
报告上面,就是这些名字,每一行都是最简单的格式,一个名字之后跟着一个数字,再后面就是一个组员的代号,很简略,如小五,在上面写的就是小五,而不是真实的名字。
这种内部文件,本来也可以不用太详细,若是外人看起来,也只会以为是记录的人为了简便方便,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叶波随意翻了一下,就把文件放到了一边儿,在这方面,他们没有跟总公司作假,毕竟很多网站都是总公司弄的,钱具体也是投入到里面去,他们这里要等着返回来的钱,作假只是增加麻烦罢了。
“培训的事情已经联系好了,你直接去读就行了,金融学可是热门,好好学。”叶波递给叶韬一份资料,上面是某大学的金融课程的介绍,这种金融课程是专门为一些已经工作又想充电的人准备的,效果多少不好说,反正进去一趟,总能镀个金,结识一些人脉。
“好好看,好好学,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叶波对叶韬是真的关心,知道他以往的秉性,并不一个劲儿地加码,生怕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反而不愿意学了。
以前的时候,叶波就曾说过让原主去学习,都是原主自己拒绝了的,如今叶韬主动要求充电,他的目光之中都多了欣慰。
叶韬的心情有些复杂,剧情中,原主是被叶波拉去挡枪的,原主死的时候怨不怨的不好说,但看叶波现在对他的态度,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要找挡箭牌的样子。
“嗯,我会好好学的。”叶韬接过资料,他还想借着这一步跳出樊笼,当然会好好学。
第1214章
这所大学的所在位置就在唐妍所在的城市。
金融进修班在大学里面讲课, 时间安排很灵活, 尽量错开了学生们上下课的时间,让这些人到中年的成功人士无需跟风华正茂的学生们打太多的照面,免得他们拉不下颜面。
说到底,这样的课程就是镀金罢了, 说得再好听, 也不可能真的增加多少底蕴,人到中年,未必还能学进去,听个思想,感受一下学习气氛罢了。
有些人还专门就是为了人脉来的, 希望能够从这些已经较为成功的人之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叶韬这样的年轻, 在进修班露面的时候,就把很多已经中年微秃的人镇住了, 以为他走错了教室, 知道他也是来进修的之后, 就把叶韬当成了想要混人脉的那种人, 有意无意地稍稍拉开了一些距离。
叶韬也不在意, 他来学习, 也不是为了这些人的人脉。
一方面能够看看公司的底蕴到底如何,能够给他安排怎样的进修班,另一方面, 跳出樊笼之后, 有些事情就更好做了, 起码能够看起来白莲花一些。
在进修班上完课之后,同期的中年同学们就各自相约,或忙或聚,叶韬则跟着大学生去其他教室听课,他长得出众,又有进修班的听课证,来去大学都很方便,没有多久就有了点儿名声。
为了这次进修好看,他那个外联部主管的职位也被改成了口头上的销售经理,公司之中,销售部中的人都是不知道公司生意的人,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很熟悉,突然冒出来一个销售经理,悄无声息,也没人会拆穿。
叶韬对那些中年同学介绍起来,他们都颇为不以为然,大概是当做房产销售之中那些泛滥的“主管”“经理”头衔一样,没有当回事儿。
但在大学生之中,这个头衔就很有些魅力了。
任何时候,爱学习的人总是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
一段时间之后,叶韬的手机上就多了几个大学生好友,他们还把叶韬拉进了学校群中,对叶韬这位外来者颇有些敬意地称呼为“学长”,听起来还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