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悲剧发生前(377)

作者: 莫向晚 阅读记录

他又是个花边不断的,关于他的八卦不仅多,说起来更是没什么危险,大家都乐于说两句,展示自己知道的多。

郑鑫因此得了消息,疑似汪佑伦的戏子江城已经失宠,新上位的还是戏子,却不是喜乐班的戏子了,而是一个女青衣。

因为肃王作风不正,男女不忌,又从不掩饰,大家对他如此爱好戏子没什么意外,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无百日红,总有接替的,有什么奇怪。

郑鑫听了却是心中一动,他一直担忧自己的到来引发什么变动,比如说汪佑伦得宠时间提前,比如说他得了别人的宠什么的,若是那样,那对方的报复可就真的防不胜防了,这个年代可并非法制健全的年代,有时候弄死一家人连理由都不需要找的,破家县令,灭门府尹,可不是平白说的。

从事商贾行业遇到的种种问题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地头蛇都可以随便为难人,只因为他的靠山是一个品级都没有的书吏。

或许大商人能够做到让官员重视,但除非他有别的大官当靠山,否则也不过是待宰的羔羊,不但不能反制地方官,还要经常孝敬对方。

作为小商人,又更可怜了几分,黑的白的都要给孝敬银,选的不说,就说郑鑫才在城里开的锦绣布坊,没有郑吏的关系之前,行业打压,地痞找事儿,连乞丐都敢往门口一坐不起……

有了郑吏的关系,又成了对方的外甥女婿之后,这种事再没见过,布坊未必因此赚大钱,却是少了不少的非必要成本支出。

形势如此明了,便是为了过得好,生活有保障也要去考功名了。

而功名既然是国家取士,标准自然要严格一些,除非郑鑫能够虚构出三代人,又能让人作证,为此担上连坐责任,否则根本进不了考场。

这其中还有一个户籍所在地问题,一般考秀才都是要回原籍考的。

如此反复思量,又听得肃王宠爱的人变了,一个女子,显然不可能是汪佑伦,以年龄论还是之前的喜乐班的江城最有可能。

这样看来,肃王对汪佑伦也非真爱。并非什么真爱的话,那此时的郑鑫也可算安全了。

有这一番考量,郑鑫才对珠姐儿道出真相,又没让她隐瞒郑吏,为的便是郑吏来劝,他好就坡下驴,也显得他听劝,免得突然更改主意,更显可疑。

珠姐儿这边儿,哪里知道这些事,只听得汪氏旧事,又得郑鑫嘱咐,对婆婆尊敬之外多了一层可怜,两人你怜我我怜你的,婆媳之间相处愈发融洽。

郑吏劝说了郑鑫之后就着手让他恢复旧名,这也容易,至于这般改名原因只说孩子读书犯狞,硬把字当名,要考试才发现这般无法报考,只得改回来,怕丢人,还多给了钱财不让说。

这种事听来也就一笑,读书人做傻事是这些小吏们喜闻乐见的,想想郑吏这个外甥女婿父亲死得早,也难怪犯这种错误了。

这般操作之后,又办了户籍迁移,自来为了考试,多有南方往北方迁的,郑鑫便是反过来也不算什么特殊事,没准儿人家就是自负才学,要跟当地才子抢名额呢?

在郑吏的援手之下,郑鑫很快恢复了旧名参加考试去了,而他的考试结果也并不令人意外,顺利成了举人老爷,活得了升级资格。

这时候,郑鑫的名字是瞒不住了,哪怕他在城中住,他曾经待过的那个小县城里也有不少人喜气洋洋,高兴自家地界儿出了个举人老爷。

锦绣布坊因为是郑家的,更是为此高兴,六顺随着郑鑫去了城里,打理城中的生意,县城这边儿则交给了董氏的干儿子,曾经被提拔起来的乞儿九汇。

他觉得自己跟六顺关系近,便自己改了名字,一脉延袭下来。

这日回家,便把东家的喜事告诉了董氏。

第281章

“什么?!你说那东家叫什么?”

九汇回家说起此事, 董氏正在缝衣服, 闻言一针戳在了指头上, 瞬间, 血珠就冒出来了, 她顾不得疼,把东西扔到一边儿就扯住九汇的袖子问:“你说那东家叫做郑鑫?”

“是啊!”九汇还在高兴,没察觉董氏的异样,说, “咱们东家可真是了得,听说把一位才子都给挤下去了呐!”

每次科考, 谁能中底下都是有预测的,一般来说当地的才子还是会榜上有名的。

至于排位也是赌庄都会在意的事情,便是那些才子为首的读书人之间对此也是有些预计的。

虽然这种预计未必多么准确, 但大抵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种时候突然冒出来的以前并不出名的郑鑫, 自然会让人惊讶一下。

有人上榜,就有人落榜,郑鑫的上位导致别人被挤下去也是正常的,至于才子,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娘是不知道这几天本地书生可都是酸溜溜的呐!”九汇引以为傲地说着。

董氏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一些,也许只是巧合才同名的呢?挤出一丝笑容问:“哦?为什么?”

“东家不过二十二,就能成为举人老爷, 可不是让人羡慕?”九汇的年龄也不小了, 这样子一对比, 怪不得人家是东家呐。

“一个外地人,硬生生办起了锦绣布坊,娶了十里红妆的媳妇,又考取了功名,可不是让人羡慕?”

九汇也见过郑鑫几面,自家的生意,郑鑫再信任掌柜的,也会去查看一下。

“那样俊俏的东家,可是让人羡慕死了。”九汇最开始对于男人的相貌问题并没有那么重视,但是看到东家之后,看到东家来了布坊之后那眼睁睁见涨的人流量,他就明白有一个好相貌是多么重要的了。

那就是活招牌啊!能赚多少钱?!

新世界的大门就此给九汇打开了,他开始每天都仔细收拾自己,齐齐整整的样子后来还真为他赢得了一桩好姻缘。

越听越觉得与自己不敢想的那人暗合,董氏得脸色又变了。

这一回,九汇也注意到了,忙问:“娘,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我去请大夫来!”

“一惊一乍地做什么?”董氏略带责怪地看了九汇一眼,拉着他在身边坐下:“这样的喜事,我听了也高兴,你多说说,我也听听……”

董氏的说话技巧挺好,很快就从九汇口中知道了自己想要的讯息。

东家叫做郑鑫可以算作巧合,掌柜的叫做六顺,还曾是东家身边儿的小厮可就不是什么巧合了。

到底是亲生的儿子,碍于郑有财和汪氏,董氏从来没对儿子表现过怎样的关切不舍,但儿子身边有什么人她都是知道的。

六顺的名字太过好记,这些年了,便是不曾刻意想起,听到了却还是知道。

既然可能是,那么……想要认亲的心思一起,董氏便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郑鑫顺利成为举人以后,还没等到派人打听的江城的消息,就见到了妆容慈爱的董氏。

多年未见,这人的模样真是老了,却未脱形,依稀可见当年的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