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382)
太医少不得为此赞了两句,等到郑鑫端了药碗进来,服侍汪氏吃药之后,太医又拉着郑鑫询问药方的事情。
“为母尝百草,孝行可嘉啊!”太医是真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或者说他没想到这样竟然还成功了!
送了太医去客房休息,江城再看郑鑫,目光又复杂了,他是真没想到这人还有这样的能耐。
“你倒是个好的。”他这样说了一句,语气已经平和了。
“辛苦舅舅请了太医回来,不然我也没有足够的把握。”郑鑫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说,“舅舅这般看重母亲,我信舅舅不会做那等陷母亲于不义的事情,父亲之事,想来另有真凶。”
郑鑫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郑有财的案子是一切的开始,如今看来,或许也是该结束了。
晚饭后,郑鑫经过花园,看到了拎着食盒走过的董氏,她的双鬓已经有了白发,有了几分苍老。
见到郑鑫,她的眸子一亮,似乎有话要说,张开嘴发出嘶哑难听的“啊啊”之声,眸中又是一恨。
自从董氏进宅,郑鑫几乎不曾跟她碰面,以前汪氏对此就跟防备,便是董氏被灌了哑药,她也不曾掉以轻心。
她的这种想法显然是对的,董氏跟郑鑫比划着,竟是在虚写文字,虽然不太标准,但也能认出是什么。
这个女人啊,若是时间长了,恐怕这几个字就能落在纸面上送到自己面前。
“董姨娘,我只想问你一件事,父亲之死可是与你有关?”
这一问如炸雷一样,董氏抖了抖,手臂垂下,颇有几分惶恐地看向郑鑫。
“好了,你不用答我了,我已经知道了。”郑鑫说要转身,不准备再继续追问更多的细节。
董氏身子颤抖,看着他的背影,手臂举了举,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了难听的“啊啊”之声,一时间竟是泪水滚落。
当年郑有财是住在董姨娘那里,董姨娘是什么出身,戏子,还有一个在孝期就忍不住勾搭在一起的奸夫,还是个武生,她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在台上甩着水袖,而是剑舞。
她的房中,摆放着一双利剑,郑家的下人,有几个还记得她未曾生子之前常在院中舞剑,那样柔媚的舞姿毫无戾气,她也有多年不练,竟是渐渐被人遗忘了。
郑鑫不知道那武生是练什么的,但若是有心算无心,一个已经发福的商人显然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至于动机,也许是因为奸情败露。
这样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郑有财穿着亵衣穿鞋,而移尸地点的选择,若不是为了转移视线,又何必把人挂在郑家酒楼?
更像是仇杀也能最大限度摆脱他们的嫌疑。
郑有财的死相那么惨,好似出于两人的手法,这般就都可以解释通顺了。
郑鑫没有任何的证据,也没办法让董氏承认,可能做到一击毙命的那个武生早就去世了,这仇也算去了一半。
剩下的,董氏或许已经得到惩罚了,也不知那些年的苦有没有让她后悔当年的冲动?
只是她现在也无法给任何人答案了。
郑鑫没有把这件事翻出来,汪氏的病一好,整个人又开朗了许多,江城为了让她舒心,在送回太医之后告诉她那个让她多年抬不起头来的罪名已经去了,
就连江城,他也可以随时改回本名,奈何他不愿意,只说是给汪家丢了人。
汪氏不知道他和肃王的关系,还想让他娶妻,却被他搪塞过去了。
郑鑫知道只当不知道,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去考,或许是日子舒心,又没什么压力的缘故,考试也是极顺,早早得了进士功名,能够当官了。
他也不贪心,只想当个县令就好,果然成了羊城邻县的县令。
郑鑫没有认为自己的运气真的好到那份儿上,某次看到常来常往的江城,默默地敬了一杯酒,什么都没说。
汪氏没了罪名,又得了诰命,心满意足,去世的时候都是笑着的。江城在年龄大了之后终于改回了本名,还有了一个丫鬟出身的妾室,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甥舅两个,汪氏在的时候总是没有好好说话的时候,吃一顿饭也是沉默居多。
待汪氏去了,两人比邻而居,竟是成了亲戚走动,虽然也不多话,却也多了许多谈资,妻子孩子,还有他们共同的亲人。
江城的身体不好,早年的那些苦让他的根基坏了,没能看到儿子长大成人,他就去了。
郑鑫送走了他,之后是早已经被送到庄子上的董氏,九汇一直在照顾她,倒是尽到了孝心,郑鑫远远看了一眼她的葬礼便走了。
许多年后,他又送走了珠姐儿,看着成人的儿孙,郑鑫在当天夜里也闭上了眼,无悲无喜。
第285章
那一天, 夜很黑, 晚间也并没有微风, 董氏跟王生在房中私语, 她并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 直到贴身丫鬟说老爷要过来。
她跟王生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两人也要有默契,或者说是董氏很明白她对王生的情不足以抵抗清贫的生活。
但, 她不可能对王生那样说, 天下间又有几个女人会承认自己爱慕金钱呢?
以各种不得已的理由,她一边享受着王生的爱和那年轻的身体,一边安然伺候着肚皮臃肿的郑老爷。
她当然害怕纸包不住火,但她更加无法忍受那冰冷的后院。
或许, 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女人吧,哪怕有了儿女, 却还是贪恋欢愉。
董氏在之后也曾回想过,那时候她跟王生说了什么呢?
王生又是怎么想的呢?
被班主虐待都不敢还击的王生,是怎么突然有了胆色, 拔出了那把被她当做装饰用的利剑刺杀了郑老爷呢?
那一刻,那个只会私下里跟她幽会的男人在她的眼中有了不一样的魅力。
被迷惑, 也被吓傻的董氏那一刻跟变了个人似的, 逼着丫鬟拿剑去割郑老爷的脖子,否则就要杀了她。
性命攸关之下, 胆小的丫鬟哆嗦着手拿起了剑……
王生去移尸了, 把尸体挂在酒楼是董氏的主意, 如果在后院,大人们判案定然会注意到这里,但若是在外面,恐怕就要想一想外面的仇人了。
这件事其实并不怎么严密,然而在当时看来却是十分不错的转移视线的方法。
后来,大家果然都在想是不是外面的人下手。
董氏没有对丫鬟动手,两人算是互有把柄,也算是一种平衡了。
只是好景不长,陈侩还是有了怀疑,丫鬟传来的消息让董氏十分不安,她找了王生来商量,却不想被撞破了奸、情。
看着丫鬟低下的头,董氏明白自己中了算计,在她以为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没想到会出现转机。
汪氏竟然放过了她,无论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董氏那一刻都是感激她的。
后来……
“干娘,我们又来看你了。”
已经是掌柜的九汇看着成熟了许多,这几年,他很得上面信用,娶亲的时候娶了汪氏身边的丫鬟,进门一年就生了儿子,如今膝下也有几个皮小子活蹦乱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