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悲剧发生前(390)

作者: 莫向晚 阅读记录

韩大展愣了一下,又给他头上来了一下,不重,“小兔崽子,毛都没长齐就会威胁人了!”

“我说的是真的。”韩少则挣脱开他的手,抬头很认真地看向韩大展,“我为你们争光,我养着你们,你们不要再做那些事。”

“等你有钱了再说吧。”

韩大展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到心上,吐了个烟圈儿,又把韩少则带到了车站,送他离开了。

韩少则回到学校就听到一个消息,杨梅被拐卖了又逃回来了。

留在宿舍的不止有韩少则这种特困生,还有那些不愿意回家的学生,他们的消息灵通,竟是把事情说得活灵活现的。

不过,并没有提到韩少则。

来找韩少则的是警察。

杨梅回来就报警了。

国家的力量并不是个人能够抗衡的,韩少则没有多做挣扎地说出了自己这样出身所该知道的。

其他的他什么也不能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的话,事实上也是如此,农村习俗嫁娶走礼,很多都是直白用钞票给的,能够因为这样就说是买卖人口吗?

买家卖家,他事实上都不清楚,小韩村就是一个中转站,如果不能在那里逮住拐子,那些村民顶多也就是被骗的。

哎呀,他说她是他侄女儿,我咋知道不是呢?

什么?打人?那算什么?谁家的长辈不打人啊?

至于骂人那更是经常,城里人说话还爱带上口头禅呐,何况是村里人,带两个脏字算什么?

如果说到绑人的问题,更是一群的无动于衷,孩子不听话老是闹腾,绑起来也正常,这也算是教育方法的一种,有什么不对的?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便是责任心强的警察问到这里也不知该怎样继续,说他们狡辩,当然可以,但有什么证据呢?

各个村子都是串联的,在这件事上,他们互相包庇,便是受害人也不能直接指证,因为报案的这位受害人显然没有受到惊吓以外的伤害。

至于韩少则,没有人指望他这个自小在村中长大的人给出什么有利证词。

事情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地过去了,杨梅有些失望,就此事还跟韩少则聊过。

不满他那完全不给力的证词,便是彭越,听说了此事也埋怨韩少则包庇,埋怨他没有大义灭亲,还留着那些该杀千刀的拐子。

朋友就这样没得做了,学校里还流传着韩少则的种种,他被孤立了。

事情的影响很不好,哪怕学校知道韩少则是无辜的,也不曾为此劝退,但之后的态度很有些放任自流,反正最后一年,之后怎样也不归他们管了。

幸好学校里的事情并不能影响高考,韩少则还是考了一个好成绩,如愿迈入了大学的门槛。

因为韩少则上次弄出来的事情,韩家在小韩村也是毁了声誉,韩少则又把当警察的事情拿来说,还有房价什么的,总算是劝动韩父韩母离开小韩村,搬到交通更便利的镇上居住了。

这期间,韩母还回去认了亲,她当年是被人以打工为名骗出去的,如今回来自然要戳穿拐子的真面目,只是韩父摇身一变就成了救人的那个。

小韩村的事情闹得不大,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于是韩父得以充当成英雄,两家的条件也还相当,他这个女婿就继续当着了。

事情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291章

韩少则以为没什么事了, 安安心心学习, 他的心也不大, 总要先顾好家人再顾其他, 却没想到事情并不如人料。

韩母本姓张, 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算是个大家庭,逢年聚会总会围坐一桌,说起各自的情况。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诅咒拐子, 这个话题在韩母认回家中,家中知道她并不是叛逆逃家之后就没少过。

韩父这个“救命恩人”被他们恭维的时候丝毫没有喜色, 便是当事人韩母听到这样的话题也很难积极附和。

一次两次下来,大家对此也都不甚积极,又开始说各家孩子的出息。

韩父的大儿子并不是韩母所出, 张家人对他便有些疏远, 韩大展也是识趣, 不想打搅韩父“洗白”之后的生活,只是按照农村观念,长子是负责养老的,他便时常送些钱来。

有几次被张家人看到,就好奇他是做什么营生的,来钱这么快,还说自家儿子不争气, 想让他也跟着韩大展学做生意。

韩母拒绝都没来得及, 韩大展就答应了, 两边儿一拍即合,竟是让韩母没话说。

“你怎么想的?”

人走后,韩父闷头抽烟,来到镇上之后,周围的人都是正经生意,他也不好说他是做什么的,大家信了韩母那套救命说辞之后,跟他的话题也多了些拐子可恨之类的,耳濡目染,他也有些耻于谈起自己的营生。

事实上,自从离了小韩村,他便没法做那个中转站的买卖,都是大儿子接手了。

如今听儿子应了,少不得问问他的想法,牛皮吹破的后果也要想一想。

“他要跟着,我有什么办法?”韩大展无所谓地说着。

他并没有跟着韩父下山,还在山上住,买卖还继续着,只不过因为上次韩少则闹腾得,他的生意有些不好做,也只能出手去弄些人来。

这样一来,他反而在这一行越陷越深了,却也因为这个缘故,走的地方也多了,看着就是一副大有见识的样子,再加上那一笔笔轻易拿出的钱,怎么看也算是个成功人士了。

这也不怪张家人的态度会因此发生转变了。

韩父板着脸看着韩大展,气氛一下子又严肃了一些。

韩大展拉过凳子坐下,说:“不是想赚钱吗?我就带他去赚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都不怕被抢生意,你担心什么?”

韩母在一旁不敢说话,这父子间的事情从来不是她参与的。

韩父没有再说什么,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表明心中的感受,如果,如果他们都知道自家就是拐子一伙的,会怎么样?

平日里听到的咒骂是那样不顺耳,以前也有人骂,那些“货物”知道自己要有怎样的命运时也会骂,但,似乎有什么不一样。

韩大展是个说话算话的浑人,果然没带着张家的小子学好。

那小子也是读过初中的,知道这件事不对,一直有些犹豫要不要报警什么的,但韩大展和那些人对待“货物”的态度让他一个字儿都不敢说。

等到出货了,手中有钱了,真实的钞票和那点儿微薄的法制观念比,高下已分。

韩大展完全不在意他的反应,嘴角挂着嗤笑,不是总骂拐子,看不起那些“杀千刀”的吗?等你也成了拐子,看你怎么说。

他对张家人全无好感,更不喜欢韩父如今的改变,连带着对弟弟韩少则都有了些不满。

同样的出身,他的母亲后来被卖了,为什么那姓张的就留下了?

如今,他们都离了山里,一副正经人的样子,一家子好不亲热,他倒成了他们看不上的“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