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995)
季禹点点头,他的意思就是如此。
远在季地的季老夫人早在两年前就去了,只有季夫人接到消息,她又哭了一通,却没长久,怀中还有吃奶的孩子,也容不得她长久地哭,孙氏劝着,丈夫安慰着,她感怀了两日,很快就放下了。
长寿侯的死讯并没有惊动多少人,他这位尴尬的侯爷,之前存在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试图说服季禹斩草除根,他不在了,很多人倒是都觉得少了一道枷锁。
篡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心理负担的,哪怕是从者,总也想要灭掉受害者的眼,除去那点儿心中不安。
季禹亲自下令,为长寿侯建了一座规格堪比君王的陵墓,葬入其中的只有封敛在棺中的衣物,长寿侯别无所爱,墓中也就空荡荡,没有他物。
“那孩子… …”
去长寿侯的陵墓之中转了一圈儿,季禹一时口松,说了半句感慨。
跟在其后的陆玮冉从这半句中敏锐地感觉到了季禹对魏盈的看法并非太恶,之后收敛了很多恶语,反觉得季禹对自己好似宽和了两分。
在后来的那些日子,陆玮冉甚至成了唯一能跟季禹谈一谈魏盈的人,那个来去匆匆的人,真是什么都舍得下,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若有一日,他回来了… …”白发苍苍的季禹躺在床上,土黄色的枕边儿,褐色的药痕还未来得及清理,他浑浊的眼往旁边儿看去,老年的陆玮冉躬着身,一如这些年的恭敬,没有半分懈怠地等着听他的后半句话,可是,再也没有了。
许久听不到声音,陆玮冉抬头,看到的便是季禹闭上的眼,这位外室子出身的魏王,一生如同传奇,曲折的身世,百战百胜的传说,还有跟魏盈相连的佳话“魏盈让位”,再有之后的励精图治,增广人口,这位魏王比之前两位,简直是天生的明君,由不得人不心服。
此时薨逝… …
“王啊!”陆玮冉痛呼一生,撕心裂肺,如山陵崩,直觉天地再无可容之处。
“天帝无眼,不容明君千载!”
哭声从内而外,一层层传递出去,长街上红色皆下,白色的布被挂了起来,百姓多有哀声,他们早就忘了曾经的魏王是怎样,只记得这一位魏王是多么贤明。
“如此明君,何命短耶?当是地府急招,求君为冥府乎?”老迈文人哀声悲痛,如丧考妣。
还有人为此作文哀悼,不少人,都把此事记在了自己的文章中,连同已经被淡忘的“魏盈让位”都再次被提了一句。
因季禹外室子出身,不少文人还编篡出各种故事,季老夫人在其中当了个恶毒反派,各种迫害季大将军和真爱,却还是不能阻拦天命之子的上进。
连季老夫人因年迈而死都成了“羞惭而死”,失踪多年的季博雅,这个差点儿被遗忘的季老夫人之子也因此成了“天降报应”。
还有人更是脑洞大开,把季禹直接说成了先魏王之子,被季大将军抱养,躲过了争权之害,多年蛰伏,一朝回归,重登王位。
新上任的魏王乃是季禹三子,这位是个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自己收藏了好多本类似的文章,看得还不过瘾,干脆自己上笔,以“史”为名,编了一段所谓真解。
有那么一段时间,已经告老的陆玮冉常被魏王宣召说话,说的就是当年的那一段旧事。
已经在记忆中模糊的孩子模样似乎渐渐清晰起来,连同季禹死时那未完的半句话,让那个离去已久的人更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出于忠君之心,陆玮冉特意强调了这一段儿,试图让君王重视起来,若干年后,可能会有个潜在仇人过来复仇,这种危机感,还是很容易让人上进的。
把小爱好给了旁人继续的魏王开始认真国事,与大臣们各司其职,延续了魏国的繁荣安定。
许多年后,当他临终的时候,跟儿子说起这一段儿往事,还道:“陆氏骗我,且记下,来日算账。”
其子哭笑不得,您都要死了,还记小账,光彩吗?看到一旁的史官,只觉得爹坑子也,以后有个不好便是流传千古,可是丢大人了!
千年后,有盗墓贼启棺,发现长寿侯墓中无人,只余一件衣裳,魂飞魄散,只当诈尸已跑,匆匆而逃,不忘念叨长寿侯之小气,竟不肯陪葬值钱之物。
又千年,有人意外发现此处风水有人占了,到底不舍得此地,又看其棺已损,便干脆移走,重新修葺一番,安葬于此。
多年后,有人于他处寻得一墓,墓主人记载为长寿侯小厮腾蛇,言及长寿侯假死远遁之事,又提及九鼎之说,曰“寻三鼎,定,又寻,未果… …”
“得九鼎,而天下定?”这句话渐渐流传出去,不少人深信不疑,开始了寻找九鼎之事。
多有帝王为此耗费心血而无所得,定鼎天下,成为一句虚言。
又有为得天下者筑九鼎而安,以为定鼎,自称为皇者,果得天下,自此,九鼎易,多有后人以此九鼎为彼九鼎也。
千余年后有自称长寿侯后人者,公布了九鼎所藏之地,魏国故地,已于山体之下,不可挖掘… …
一队科考队挺进大山,试图寻找魏国故地,看着那座高山巍峨,惊叹莫名:“这样的地方,就是魏国王都旧地吗?”
“应该就是了,史料记载,山陵崩,罚无道。便是那一次灾难,可能是地震或者山体滑坡,导致魏国王都被覆,至此血脉断绝。”
“这些古人也真够笨的,挨着山建城,还不好好保护水土,弄成山体滑坡,真是… …”
“未必是不保护水土的问题,有传言说,魏王乃山子贵胄,说魏王是山神后代,说不定那山神说的就是这个山,然后神仙睡觉,觉得孩子在羽翼下好好的,醒来一看,人都没了,一生气,翻个身,魏国王都就没了。”
“哈哈,你可真能白活,这些都能编出来,你咋不去写小说呢?”
“笑什么,笑什么,说不定我说的就是真的。”
争辩了两句消遣了路上无聊,等到了地方之后,认真勘察,试图挖掘未果,山哪里是那么好挖的,便是有了□□,也未必能够挖出想要的通路。
天长日久,有些历史就此掩埋在地表之下,无从揣测。
曾经的长寿侯陵墓被考古队发掘出来了,后来的墓主人放进去不少的东西,全部清理之后,才有人发现古墓的某些建造并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专家从故纸堆中找出了魏国长寿侯的历史,确定了最初的墓主人是谁,只可惜,并未见到那个几乎消失在历史之前的国家更多的资料。
专家遗憾不已:“那个神秘时代,几乎是一片空白,若是能够找到更多的东西,也许今日的很多谜团都能够做出解释了。”
“只可惜现在的保存技术还不过关,很多东西都不能够挖掘,否则就是毁坏,不知道多少真相还埋在地下,等待后人的发现。”
“寻根溯源,唯有找到证据,才能够证明一些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