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早安!三国打工人(433)+番外

作者: 蒿里茫茫 阅读记录

混战之中的关羽遥遥地瞥了一眼,心中的困惑始终不解。

但当攻城的士兵越来越多地爬上城墙后,守将迅速地做出了决断,全军自北门迅速撤了出去!

攻城时永远不可能四面皆尽全力猛攻,总有一面城墙要承受绝大部分的压力,其余城门的压力则相对轻了许多。

他现在逃,还能逃出去,若是等攻城的兵马下了城墙,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想逃恐怕也插翅难飞了。

……但如果他继续死守,是不是能够再一次将徐州兵赶下城墙呢?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了。

当兖州人快速且保持着完整阵容撤离淮安城时,关羽的样子狼狈极了。

这个很爱惜自己颜面,尤其是胡须的美髯公坐在城头,摸了摸自己那把被火撩过,因此散发着焦糊味的须髯。

与此相比,他满脸的灰,满身的血都不算什么了。

“执旗兵呢?”这个大汉坐在城头,粗声大气地喊道,“执旗兵呢?!”

“将军!小人来了!来了!”

“你来我这里做什么!”关羽尽管喊得很大声,却一点也没有动怒,“快将旗插上城头!”

“是!”

金乌西下,远处似乎刚刚经历过一场大雨,云彩尚未散去,一霎便被夕阳的光辉点燃,铺就了千里红云。

就在那燃烧的半面天空下,“关”字大旗重新插上了城头。

“他们会知道吗?”有疲惫的士兵望着那面旗,小心地互相问,“他们识字吗?”

“那是关将军的旗帜?他们回来了?!”有躲藏在林子里的稚童悄悄探出了头,仔细张望之后,擦一擦眼睛,“他们回来了!”

“从父,从父?”有年轻的民夫声音颤抖着,摇一摇相依为命的叔父,“你看!你看!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泥沱林的雨停了。

于禁的兵马走得并不快,他需要维持自己这两千士兵的阵容齐整,尽管曹休奉命断后,拖住张辽的骑兵,但于禁平素并不是个莽撞的人,他总得时刻准备着应对张辽的追击。

不过这段路程就要走到终点,只要回到淮安城,只要城中的守军出迎,他是可以与守军合为一处,先击退关羽,再从容进城休整的。

当淮安城的轮廓终于自火烧云下慢慢显露出来时,风中飘来了鲜血与烈火的刺鼻气息。

……那不是从城下那些尸体身上飘过来的。

……那是从远处赶来的那一队人马身上飘过来的!

于禁脸上的表情一瞬间凝固了。

……那是他十分看重的一名偏将,被他委以守城重任,绝不会在这样强敌环绕的情况下贸然出城来迎接他!

“尔如何却出了城?!”于禁观其神色,立刻明了,“淮安已失?”

“将军……”

“守城尚不足三日,这城究竟如何能丢?!”

“将军——!”那偏将的表情纠结极了,既委屈,又愤怒,但最终化为了一片茫然,“将军留在城中的民夫,少了!”

这样的回答简直离谱至极!

但于禁已经从一瞬间的困惑与愤怒中冷静了下来,他慢慢地扫了一眼那些守军的数目与面貌。

至少带出了两千余人,因而他仍有一支具有威胁力的兵马,不管是北上与主公汇合,还是留在淮阴一带阻止关陆北上,于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总不能现在束手就擒。

“经此一役,关羽亦为强弩之末,”于禁冷冷地说道,“且不要慌,待下邳城破,关陆夺回一城一地,又能如何!”

第268章

于禁没抓到。

当察觉到战局已经无法挽救时,于禁迅速做出了决定,留一部分士兵殿后,自己领着亲随与预备队很快就撤退了。

尽管那些殿后的士兵也在察觉到主帅撤退后很快开始了溃退,但他们仍然拖延了一些时间,使于禁并未被擒,并且成功召回了一部分仍然在与太史慈僵持的兵马。

这人很难评价,虽然都堪称名将,但他与曹仁孙策的作战思路大不相同。后者有一股古人的意气与血性,要打就轰轰烈烈打一场,战死沙场也可称一声快哉。

而于禁在进攻时比莽夫还要勇猛,但撤退时又瞬间变回了四足爬行动物的思路,冷静残酷,自断半条尾巴也在所不惜,反正就是要活下来,再图后日。

……陆悬鱼不知道于禁觉得她是打不死的那种讨厌生物。

……如果知道的话,她可能会谦虚一句,认为他才是那种打不死的讨厌生物。

但此刻无论如何,这场战斗算是暂时结束了,于禁可能会带兵与曹操汇合,也可能在淮阴附近徘徊不去,继续企图阻绝援军北上,但不管哪一种,关羽和陆悬鱼都没有力气再去追击他了。

……无论如何,总得先休息一下。

淮阴城很热闹。

大战之后,民夫们要搬运尸体,要搬开外面的鹿角,士兵们收缴兵器,小吏清点物资,大家都很忙忙碌碌。

她骑在马上进城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气味极其刺鼻,满眼都是褐色的血迹与尸体,有人在寻找自己亲故之人的尸体,也有人已经寻到了,正在哭泣。

进了城门里时,哭泣声便渐渐消了,取而代之是一种熟悉的吵嚷。

更多的百姓已经走出家门,有些站在路边围了一圈,探头探脑正看热闹,将城门口这里堵了个水泄不通。

她伸了脖子去看时,发现那一大圈的中央不是别的什么稀罕物资,而是几十具尸体,摆在路边,看衣衫既不是兖州兵,也不是徐州兵,只是一群民夫而已。

她正准备问一句出了什么事,路边看热闹的已经有人察觉到这边又进来了一队兵马,立刻闪到一边去,让出了一条路来。

这些人从一个圈变成了半圆,原来在内圈的人就显了出来。

……一群民夫,灰头土脸,衣衫褴褛。

“怎么回事?”她看了一眼那个关羽麾下的小吏,招了招手。

后者脸色铁青地跑了过来,“将军!这群贼人!”

“……怎么说话呢。”

“将军!这真是一群贼人!”小吏显见是被气得狠了,嚷嚷道,“将军不信,问问他们自己!”

她看看这个小吏,又看看那群民夫,民夫立刻就趴在地上,头也不抬,乌压压跟一片抱窝的鹌鹑似的。

“……你先说,”她说,“这些民夫尸体是怎么回事?他们又是怎么回事?”

“昨日攻城时,城内有义勇冒死搏杀,襄助我军!”小吏大声说道,“虽为贼军所杀,但关将军说,他们每一个人的尸体都要好好安葬,还要寻到他们的亲眷家属,给他们一些钱帛粮米,彰其凛凛义士之风!”

她听得愣了一下,看了看那个愤怒的小吏,又看了看那一具具静静躺在路边的尸体。

他们有高有矮,几乎都不怎么胖,但即使肠穿肚烂,血糊了眉目衣衫,也能看出原本的穷苦困顿的模样。

……那并不是世人想象中勇士该有的,高大壮硕,威风凛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