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早安!三国打工人(673)+番外

作者: 蒿里茫茫 阅读记录

那人发出了一声短促地冷笑。

“使君既然如此慷慨,在下就再索一件物什,如何?”

天是个好天。

晴朗无风,又带着一股凉意,很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

孙策站在土台上,居高临下地望一望乌压压的士兵,又抬头看看澄澈如碧海的蓝天,脸上的笑容就怎么也止不住。

他原本就是个意气风发的俊美青年,现下粲然一笑,真如玉树生光,士兵有悄悄抬头看的,便一下子脸红了起来。

——将军真厉害!他们悄悄地这样嘀咕,这样年轻,又这样战功赫赫,虽说曾败于陆廉,可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这两年来,将军征战江东,将这些郡县尽皆收复,那些所谓的阀阅世家,宗贼豪强,哪个不是唯唯诺诺,俯首称臣?

——看他们在将军身后那小心翼翼,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士兵们便更加一心一意地觉得,江东孙郎,天下第一!

这些士兵在台下小声嘀咕,土台上那些世家出身的谋士和武将却肃穆得多。

他们只要一个眼神,碰一碰身旁人的脚,或是拽一拽身旁人的袖,又或者蹭一蹭那个始终迟钝的胳膊肘,对方也便领悟过来了。

——听说有位先生渡江而来。

——有没有人听说?

——是刘使君派过来的?

——他来做什么?

那个世家子便垂了垂眼帘,又将冰冷的目光望向孙策,于是几人脸上露出了一种恍然与心照不宣交织的神情。

毫无察觉的孙策忽然向前了一步,

“以我江东之众,吴越之兵,如何不能与天下争衡!”

“万岁!万岁!万岁!”

他那张神采飞扬的脸上,全是对于赢下这一战的自信和桀骜。

仿佛是上天的明证,阳光也不吝倾洒在这个盔明甲亮的俊美青年身上,让他好似整个人都在发光。

——在出征之前,向上天最后问一次卜吧。

有人这样向他建议过。

——如何问卜?

——将军弓马娴熟,尤擅骑射,何不猎一头鹿来呢?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而今四百年汉室业已倾颓,也该换他孙伯符来逐一逐这头鹿了!

江边的一叶小舟上,僮仆小心地将帘子放下,使路过的渔夫窥看不见船中客的面貌。

因此船屋里昏暗极了,哪怕是僮仆,也只能隐约看见有三个人正跪在他家主君面前。

那位文士和蔼地说道,“诸位的故主虽死,奈何孙策势大,何必行此九死无生的险事呢?”

“他便统领江东,也依旧是个人,”其中一人说道,“他若中了箭,受了刀,也得死。”

“话虽如此……”文士叹了一口气,“诸位当真心意已决?”

那三人立刻又叩了一个头,“盼先生帮帮我们!”

船屋虽然不怎么透光,但当那柄刀出鞘时,寒光凛凛,还是令三人眼前一亮。

“宝刀当赠英雄,”贾诩肃然地,双手将刀递给了许贡的门客面前,“在下愿祝诸位义士一臂之力,此刀便作见证!”

第406章

那一天对于江东来说,很不寻常。

对于那些追随孙坚孙策父子的宿将来说,可谓晴天霹雳,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那明明是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明明没有任何不祥的征兆啊!

但对于另一些更有心计,更擅长阴谋的人来说,这件事非但不是什么晴天霹雳,甚至是理所应当,再正常不过的发展。

就像四面八方已经渐渐聚过来的乌云,沉沉地压在了头顶,天色渐暗,树木也被风吹得簌簌作响,有隆隆的雷声由远及近,云层间偶尔一两道电光亮起,便显得云更黑,风更冷。

哪怕是在田边玩耍的稚童,此时也该手忙脚乱地从田埂上爬起来,匆匆忙忙跑回家,而不是视若无睹地迎接即将到来的雷鸣电闪,倾盆暴雨。

但孙策什么也没有意识到。

那天清晨他的确想要出门去打猎的,丹徒山中就有鹿,他曾见过一头很漂亮的,毛色极淡的鹿,远远望去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雪。

那是个好兆头,可惜他从来不曾在意这些祥瑞之兆,也就不曾将它留下。

但现在曹刘相争,袁绍率大军南下,中原如同一口沸腾的汤锅,也激起了他的好胜心。

父亲自吴郡起兵,为他打下了这一份基业,可不是让他偏安一隅,在这里当个土豪强的!他作为孙家儿郎,也要试一试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将军今日神采风范,不愧江东孙郎的美名啊!”有人笑嘻嘻地骑马凑了过来,“未知在下够不够随侍左右?”

凑到面前的是施家三郎,朱治之甥,孙策一挑眉,上下打量一番,便哈哈大笑起来。

“施三郎,你这一身究竟是要同我去游猎,还是私会哪一家女郎哪?”

可施三郎却一本正经起来,“今日游猎不同往日,在下既欲为将军执戟,怎能不修盔甲戈矛,以壮将军声势!”

“不错!将军今日出行,咱们同去如何?”

又有世家子渐渐凑过来了,每一个都精心打扮过,内着皮甲,外配锦袍,一身行装全是新的,真是风流又漂亮,这样围了孙策一圈,连这位美姿颜的孙郎也忍不住喝一声彩。

这些少年中原本就没有生得丑的人,哪怕最差的也有三分清秀,现在这样打扮过之后,就成了七分的俊秀,看得孙策心中也欢喜起来。

这些人都出身吴郡大姓,父兄们基本都被孙策连敲带打,甚至撕破脸皮地打压过,虽然现下总算是被打服了,但也不过面子上恭顺,私下里来往极少,总带了几分矜持,几分冷淡。

但他们今天却突然这样凑过来,孙策想,这到底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还是父兄的想法呢?

如果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好极了,这些年轻儿郎们终于也想要离开家族荫庇,出来闯出一番功绩事业了!他们都可以留在他身边,陪他征战各方,其中说不定就有公瑾那样的奇才呢!

如果他们其实并不情愿,但是受了父兄之命而来,那岂不是更好了?这是一个更加亲热的暗示,江东世家必是见他要北上攻伐刘备,因此也想来分一杯羹,才如此急切地示好——

有亲兵牵了马过来,另外二十余名亲兵已经骑在马上,正准备跟着他们一同出发,但孙策看了他们一眼,却改变了主意。

这些亲兵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甚至有人曾经跟随他父亲出生入死,恩义不可谓不厚。

但今天他又不是临阵杀敌,他武艺高强,又擅骑射,哪怕是孤身一人出去打猎,只在这丹徒山中,料也无妨。

而这些亲兵穿着朴素,在那群漂亮的世家子弟身边,真就被衬成了蒹葭玉树。

“你们今天不必随我游猎,”孙策哈哈笑了起来,“我与郎君们同去便是。”

有亲兵吃了一惊,“将军——”

“过几日便要出征,你们各自回家,多陪陪父母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