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712)+番外
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许攸还要面临一个问题。
在没有同刘备决战之前,主公不会天天守在营里,他会在沮授和审配的协助下统筹调度后方的粮草资源,以及发动起所有河北世家。
当那些世家向他献上忠诚时,他们不仅会拿出钱粮,而且还会送自己的儿郎到前线来,而这位年轻指挥官通常也不是光杆一个背包报道,他一定还会带上一支兵马。
如果陆悬鱼知道,会批评这也不是什么精妙的计谋。
冀州人的行动风格,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但在针对她这点上,确实好用。
这些担任中级军官的世家子如果都凑在一起,恐怕必须袁绍自己的威望才足以压制住他们,否则换大监军沮授来也要颇费心思。毕竟他们家门口都立了一根柱子,并且在这些年的经营里都攒下了一份不小的家私,平时同其他世家联姻交际都还好说,现在进了军营,就很容易想要分出个高低胜负来。
尤其这还是以高强度倾轧闻名的冀州,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只会超级加倍。
因此许攸想到的结硬寨打呆仗的计谋就恰到好处了。
给他们修营寨,五里十里修一个营寨,一个营寨里放一个河北世家出身的指挥官,再带大量自家私兵,然后将能不能守住营寨和他们的绩效挂钩,成了。
花钱是肯定花钱的,但不那么花费袁绍的兵马,而且奖惩分明,丢了营寨的要罚,不想受罚就得交钱抵罪,抵的钱正好拿来论功行赏,岂不美哉?
于是连那些武将的叔叔伯伯表大爷也一起被动员起来了——罚钱是小事,丢人是大事!在明公一统天下的步伐中,自己家必须刷一个高分!
况且他们连蛇首两端的心都不会有。
陆廉在青州打豪强,分隐田的事早早就传到河北了,对于这些受到袁绍优待,因此可以享受各种特权的世家来说,这个天下最好是主公的,也可以继续是大汉的,但绝不可以是刘备的。
他织席贩履也就罢了,他倚重之人也是市井之徒,这也就捏鼻子忍了——但陆廉还查隐田隐户!这就不能忍了!
自幽州往南,一片如火如荼,到处都是准备与刘备决一死战的河北世家,不用宣传别的,只要宣传一下陆廉陆白姐妹都在青州干了什么就够了。
于是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节,许攸不可避免的长胖了一圈。
当部司马审荣走进许攸的帐篷时,疑惑地皱了皱眉。
这座帐篷几面都开了大大的窗洞,阳光可以肆意地洒进来,于是整个帐篷显得一点都不气闷,反而非常符合汉朝人通风良好宽敞明亮的审美。
但正是蚊虫肆虐之时,这样的窗洞毫无疑问会令住在里面的人深受困扰。
不过在审荣仔细又看了一眼后,他就恍然大悟了。
那些窗洞不是真的窗洞,上面覆以薄如蝉翼的绢绡,自然将蚊虫挡在外面,不仔细看是察觉不出的。
绢绡价值不菲,是因为这种布料需要一种特殊的蚕吐的丝,那丝原本就极轻极细,想要将它慢慢地织成一匹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哪怕是世家贵女,寻常也不会穿它。
现下许攸却裁了糊窗户,还不是糊自己家里的窗户,而是行军帐。
对审荣来说,这种不动声色的炫富多少有点刺眼了。
但许攸却好像一点也没察觉到,亲亲热热地拉着他的手,阻止他以子侄辈行礼,待他坐下后,又命婢女送了蜜水上来,那慈祥的目光简直不像是看审配的侄子,而是看自己的亲侄子。
“我今日寻贤侄来此,正为一件大事!”
审荣一愣,“主公若有驱策,在下敢不效死耶?”
效死是不必效死的,相反许攸满满都是亲切的笑,简直把“我这里有个肥缺”写在了那张迅速变圆的脸上。
“若辎重营中那些攻城之物皆给了你,再与你一支兵马,孟仁贤侄,能破范城否?”
审荣刚刚那点不舒服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风巨浪般的惊喜与惶恐!
他有何德何能!能领此重任!
但当他语无伦次地表达自己的谢意时,许攸轻轻地摆了摆手。
“我与你从父是至交好友,这样的功劳,难道我要给别人不成?”这个中年文士笑道,“孟仁攻城,既不要急,也不要出什么奇谋,将兵士一字排开,用云梯和投石车先砸它数日,事必成矣!”
这个头脑简单的年轻人眼睛里那些惊喜与惶恐,终于汇成了泪光闪闪的感动,“子远将军待荣如亲子侄,荣当何报啊!”
“你既知我之心,再叙这般繁缛之礼,岂不客气了!”许攸责怪道,“若孟仁当真有心,待攻下范城,大破仓亭津时,写信报之尔从父便是!”
他看起来真诚极了,待审荣的好一丝一毫也没有掺假。
……当然,许攸真心待这个傻乎乎的小伙子如子侄是不可能的,他和审配有什么交情?一起撒泼打滚杠田丰沮授的交情吗?
但他确实是看在审配的面子才给了这小伙子一个美差的。
负责后勤军需,奖惩犒赏,并且管理整个河北的人一共有三个,除却袁绍之外,尚有沮授和审配。
想靠战争发财,不仅靠劫掠,也要看后方送来的钱粮多不多,除却兵士吃用犒赏之外,留给自己的部分多不多。
袁绍是他的发小,关系一直不错,但同时也是他的老板,不能指望老板为了交情而损失自己利益,捞钱也必须偷偷摸摸;
沮授是袁绍的大管家,人是很温和的一个人,但在政务上也颇为精明,想从他那里多支个几千万钱来充实一下自己家的小金库,沮授能把账本塞到主公眼皮底下;
剩下一个就是别驾审配了,虽然天性烈直,很不好说话,但许攸觉得这三个人里最可以拉拢结交的就是这个了。
自己将这场大功赠予他子侄,他岂有不投桃报李的道理呢?
许攸没有考虑过这个不曾独当一面的年轻人到底能不能担任这支分兵的统帅。
因为他肯定是当不了的。
但这支攻打范城的冀州军其实也不需要一个统帅。
当无数绳索汇聚在云梯车前,用牛马与民夫的汗水将底座下的原木牵扯出沉雷一般的声音时,范城的守军又一次脸色苍白,惊慌失措地去寻他们的军官了!
冀州人来了!他们嚷嚷道,还带来了攻城车!
那些冲车!投石车!云梯车!他们比比划划,那么大!那么高!比城中最古老的那棵树还要高!
可那些攻城器械还不是完全体,它们在运送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些磨损,因此需要在城下进行最后的组装和调试。当工匠们一层接一层地为这些庞然大物维修校对时,城上的守军已经乱作一团。
——那是攻打濮阳用的云梯车啊!
——濮阳城高近三丈,才会用那样的云梯车!可咱们范城的城墙修了这么久,也就两丈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