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461)+番外

作者:静舟小妖 阅读记录

杭峰在感觉自己的身体往上扬的时候,再一次深呼吸。

随后熟门熟路的在最极限的位置起跳,一周半540的空中技巧做完,落的冰壁上。

“啪”的一声,像是黏在了冰上,整个人蜷着,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最高高度。

大概0.01秒后,人往下滑,冲向对面的时候,整个人也再次舒展开。

杭峰在第一跳能完成一周半,已经不算什么让人惊讶的事。

他在太多的赛场展示过自己第一跳的能力。

随后来到第二跳。

这里应该是个三周半。

不用杭峰做,所有人都知道。

果然。

杭峰这次确实是个三周半。

完成的一如既往的好。

现场有掌声响起。

华国的观众多,等着看自家选手的比赛,只要旋起来,就统统给掌声。

很热情。

互联网直播间里,也有很多人为杭峰加油,但这里面偶尔也有些说丧气话的人。

“540接1260,都没什么新鲜感了。”

“江郎才尽。”

“心塞,不看了。”

但这些大概是出发的时候就准备好的评论,很快就被直播间其他观众的“啊啊”声淹没,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发“啊啊啊”的观众也不说话,人还贼多,看的人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在兴奋个什么劲。

之前说不看要走的那个人,嗤笑一声,真就走了。

他前脚退出直播间,后脚就有手速快地发了评论。

“这花活!!”

“看抓板!!”

三个字是极限了,有人看见,后知后觉,咦,杭峰刚刚抓板不一样啊?

是不一样。

要说第二跳的三周半,杭峰完成一个翻腾一周360加偏轴转体720,落地前再转体半周,来个反向落地。

难度高归高,但出现在杭峰身上已经不算奇特了,他有这个能力,前面两场比赛难度也差不多,对于想要看见他有所突破,拿高分的观众,实在算不上什么让人高兴的事。

可这里面总归是不乏一些眼光毒辣的人,在那刹那间发现了“哗点”。

杭峰在玩抓板!!

他起跳的时候前手抓的板头,空中旋转到一半,抓板的前手挪到了内刃的中间。

抓板空中换位了?

嘿!

这就有意思了!

聪明的观众,瞬间就明白了杭峰这一场比赛改变的战略。

既然不能在最高周数上战胜对手,就曲线救国,在抓板等其他方面用力。

这一小细节更是被裁判们捕捉,包括查利裁判在

内,都将身体前倾几分,眯着眼睛看向电视屏幕。

夜晚比赛,灯光越亮越晃眼睛。

但只要捕捉到他抓板上变化的细节,一会回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观察重点在哪里了。

一转眼的功夫,杭峰已经冲到对面,他的第三跳也紧跟而来。

速度起来后,果然观赏效果大增。

不过是第三跳,杭峰的高度就达到了让人赞叹的地步,空中翻腾的抛物线,距离池沿最起码有两米多高。

看来前面两跳成功为杭峰获得足够的冲击力。

他身在半空,腿往后弯,前手后拧,抓在板尾。

这是一个抓板尾,向前翻腾的动作。

难度挺高。

任何动作,一旦涉及到向前翻腾,难度就会提高不少。

而且向前翻腾和反向起跳向来在一起。

这两个动作一起出现后,只要能完成,裁判都会给出同级最高的分数。

杭峰向前翻腾的同时进行转体,这空中难度当然不是杭峰第一次做,其实就在第一场的时候,他在第三跳也做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

直播间里,叫嚣着杭峰江郎才尽的那个观众,干脆利落地关了视频。

不看了!

越看越生气!

从第二跳开始,到第三跳,都是差不多重复的动作,怎么的是直接放弃了吗?还是记性没有自己好,忘记第一跳就已经做过这些?

人在气头上,观察力自然不行。

这边这位前脚一退,后脚“啊啊啊”的声音又在直播间里出现了。

这次没有人来得及打字,但懂的都懂。

怎么说呢。

杭峰虽然这一跳和第一场的第三跳基本差不多,但也正是因为差不多,在喜欢他的粉丝眼里,一眼就看见了不同。

同样在空中做着翻腾动作的杭峰,身体拧动的姿态极为特殊,就像一个向左边拧紧的麻花,在倏忽间,突然就变成向右边螺旋绞紧。

这是一个很难被察觉的细节,但偏偏很多人都一眼看见了不同。

大概是在这一瞬间,用出了高考时候的专注力吧。

把全身所有的感官都汇聚在杭峰的身上。

“不一样。”

“是不一样。”

在心里嘀咕着,不太明白这个变化是因为什么。

直到杭峰稳稳落在地上,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看了一场玄而又玄表演,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落地的杭峰,一边缓解滑雪板与冰壁撞击时,出现的冲击力,一边放松地甩了甩双手。

再放松一点,就靠你们了。

杭峰这一路滑过来,抓板很明显用的都是前手,也就是他的右手,甩右手很正常,甩左手是什么意思?

福至心灵!

啊啊啊啊啊!对了,刚刚杭峰落地前,最后一刻松开的手是左手!!!

卧槽!

刚刚杭峰是换了手抓板的吗?

在旋转的时候,做着四周半的时候,不但向前翻腾抓了板尾,还换手了?

不可能!

没人能在那么短,那么复杂的环境下,再做到换手!

笃定的想法很快就变得不坚定。

主要还是直播间里那些“啊啊啊”的人。

这里面总是不乏一些专业的,眼神更好的存在。

所以洲际杯为什么直播间里没有解说呢?

看电视直播倒是有解说,那也是十分钟以后了,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好不好!

云里雾里的观众来不及深思,只能暗自决定晚点一定要再看一次电视直播,就迎来了杭峰的第四跳。

在杭峰的第四跳来临前,现场裁判室里的裁判们,坐着的姿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的身体都前倾,双手趴在桌面上,脖子拉的老长,恨不得把眼睛黏在电视上。

没错!

杭峰是换手了。

而且很明显。

朝着右边拧动的身体,在偏轴转体结束的瞬间,确实是弹动松开,转到了左边。

位于左侧的后手,在滑雪板还没有来得及移开的瞬间,被后手摸了一下。

时间很短,而且速度太快,不确定究竟摸到了没有。

可要是摸到了,这个动作就不得了了。

“抓板”能玩到这个程度,这样的选手太少了。

在公园滑雪运动里,U型池和坡面障碍技巧这两个运动,除了赛场不同,在空中部分的打分标准完全一样,也有别于其他的比赛项目。

一个是周数。

同类小说推荐: